我生长在晋西北的原平,很早以前的一个清明节上午,我正无忧的嬉玩在秋千场上,父亲喊我,回到家里,父亲说:咱们给你爷爷上坟去!上坟?姐姐在家怎么不让姐姐去?我这样想,父亲看出了我的心事,哪有女孩儿清明节上坟的,父亲说。于是,我跟父亲去了。临走,母亲吩咐:回来时,别忘了割一根圪针回来,扎寒燕。
关注忻州网
我跟在父亲的后边,走在通往祖宗的路上。原平的四月天,柳枝开始摆精、柳条吐翠,绵绵的田地里随着暖阳的作用撒发着新土的气味,人们三三俩俩都在朝着一个方向走去,都在心事沉痛地做着一件庄重的事情。“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土番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
我和父亲来到祖父们居住的地方,坟头荒草凄凄,枯萎的蒿草一尺来高,经年累月随着风的走向就像风烛残年的老翁久未修剪的头发一样零乱不堪。父亲让我拔草,他用铁锹整理歪邪的锅劳劳灶,这是祖先们用餐的地方,必须周正,锅碗才能放平,吃起来才会舒心。父亲整理的极为认真,他把砖拿起来,踩实浮土,重新把砖放得方方正正,兔子或是狐狸作害的坑父亲铲土填平,然后和我一起铲除毛草。父亲点火吃烟时,我说一把火烧光算了,父亲说:不好。究竟怎样不好,父亲没说,只是极其认真地拔除。小时候,不懂这事,长大后,细想这事,这正是祭祀者对亡人的孝崇和敬畏。铲草、整坟,培土,整个程序后,原来荒草连天的坟头就像祖先最初住在这里一样整洁。父亲把供品拿出来:苹果、寒节人、饮料,烧酒放在锅劳灶上,点燃香火,纸不断在抛起、抛起,烧干净的纸灰随着习习南风飞向西天,送到了列祖列宗的手中。我从父亲的敬畏的举动中,知道了慎终追远的意义和生命的珍贵。
回家时,父亲没忘割回一根圪针,扎寒燕儿。
寒燕儿据说是纪念介子推的。当年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途中,重耳饥饿难耐,介子推竟然刀割自己的肉煮熟供重耳充饥,当重耳返回即位时,给许多近臣封官,却忘记了介子推,于是介子推背母进山躲避,最终烧死在绵山山中。这个故事本来不是十分可信也就不是十分感人,可留给我们寒食节敬忠祭祖习俗却绵绵流长,盼望春天到来祈求美好生活的意义却十分厚重。
在当地,母亲捏的寒燕儿最有名。
那时的我就喜欢看母亲捏寒燕,小小的一块面,在母亲的手里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只只小鸟,虽然个头核桃大小,却个个活灵活现。至今还依然记得小时候看母亲捏寒燕的情景。
母亲捏寒燕,其实不单是燕子,而是母亲按自己的想法捏成花鸟鱼虫,通称为寒燕。只见母亲揪一小块面放在掌心,揉成一个细长条,用中指慢慢地按比例先揉出小脑袋和细脖,然后放在案板上开始塑形。捏寒燕,最难捏的就是小鸟的嘴巴了,绝不能大,小小的一个尖儿,还要一次成形。捏身子的步骤多。先把小鸟的脖子挺起,同时把身子按平,两边的翅膀微翘,这时就用上了小篦梳,在翅膀上均匀地压上齿纹,最后还要用剪刀把尾巴剪开叉,用小红豆或者小黑豆点上眼睛,同时,按照动物的不同肖形点上不同色彩的颜色,一只只栩栩欲活的小飞燕便出世了。接着就把寒燕扎在酸枣圪针上,一同扎在上面的还有红枣。每枝酸枣圪针上扎的寒燕和红枣都是双数,寓意好事成双。然后把这根扎满寒燕红枣的圪针插在家里的土坯墙皮和门框上,五颜六色的寒燕和红圪丢丢的红枣构成色彩斑澜的春景,顿觉灰暗低矮的屋子里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就像春天来到一样明媚。
清明节又要来了,祭祖怀恩的习俗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乡愁情结,而寒燕却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我的童年不再有,就像那枝令人馋涎欲滴的寒燕不再有,我怀念寒燕,就像怀念我的童年,但它只能留在我美好的记忆里了。
来源: 忻州网 作者:李玉生
主办单位:忻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