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交流视窗

栽好梧桐树 自有凤凰来— —营口市营商环境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2019-05-06 10:07:06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吸引力、集聚力,更是竞争力、生产力。

  2月11日大年初七,营口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项目建设暨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大会召开,这是营口市连续第三年在春节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围绕项目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召开千人大会。

  回首三年来,营口市全面聚焦打造东北营商环境最优市目标,着力破解营商环境建设的体制机制难题,良好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趋凸显。

  建章立制重长效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更为关键的是要注重顶层设计,立下长期遵循的规矩,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只有实施刚性的制度约束,才能避免各项改革“一阵风”“走过场”。

  近年来,营口市相继制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优化营商环境十条禁令》、《营口市营商环境投诉处理实施细则(试行)》,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科学部署,对全市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有力约束,对涉及营商环境的投诉案件办理进行全面规范。同时,将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和理顺体制机制纳入《营口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为规范审批权力,营口市还实行了“一套标准管审批”,建立了“前台受理、内部审查、复核批准”三级审批工作机制和“一次性告知”、“受理告知单”制度,设置统一受理标准,率先在全省实现了行政审批受理标准化。

  为推动各级干部的理念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让越来越多的重点项目享受到管家式的贴身服务,近年来,营口市着力打造“项目管家”制度升级版,陆续出台了《营口市项目储备工作服务规范》《营口市项目洽谈工作服务规范》《营口市重点项目精准帮扶服务规范》《营口市投产运营企业帮扶工作服务规范》,形成了“1+1+1+N”的“四个一”帮扶制度,对引入项目做到“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团队、一抓到底”,对投产运营企业实现“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子、一包到底”。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市已有1549个项目(企业)得到“四个一”帮扶,解决各类问题750余个。

  深化改革补短板 

  曾经,营商环境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痛点,也是“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论调?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近年来,营口市下大力气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强力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市本级341项行政许可有311项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25项进驻分中心,进驻比例达到98.5%。精简审批环节,全力推进“容缺审批”“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截至2018年12月底,审批环节由原来的1526个减少至1083个;行政许可要件从原来的1782件减少至1443件,有效提高了行政审批服务效率。

  自贸区营口片区通过推出“六十证合一”“新办企业涉税事项一表通办”“外国及港澳台投资者主体资格认证新模式”“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业务一口受理、综合审批”、人民银行开户许可证、机构信用代码证办理流程创新、“二维码扫码缴税自助服务”“零拒绝+容缺受理服务”等举措,不断推进商事主体设立综合服务模式改革,实现了“流程精简、时间压缩、成本降低”。过去,办理多证合一业务,企业要跑32个审批部门,最少往返各部门40余次,填写82套材料,花费79天才能办成。改革后,企业只需一次性填写1套30页的材料,花2天时间就可完成。

  客观评价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既要纵向与过去比,也要横向与其他城市比;既要在国内比,也要在国际上比。在打造东北营商环境最优市过程中,营口市坚持把国际国内最高标准作为努力方向,通过聘请全球知名服务机构开展“第三方评估”,对全市营商环境进行全方位把脉体检。针对“第三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制定了《做好“第三方评估”建议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涉及的部门根据建议采取措施,不断优化提升相关工作。目前,公安部门的刻制公章时间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费用由每套510元降至240元;不动产抵押登记,存量房转移、变更登记等办理时间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消防审批绿色通道”审批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自贸区营口片区工业项目审批,从项目签订土地合同到核发施工许可证由135个工作日精简到15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至8个工作日。

  建纠并举治烦苛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考验的是作风、检验的是能力。营口市坚持把案件办理作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干部作风整顿,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除下发《营口市营商环境投诉处理实施细则》(试行),规范案件办理工作流程外,营口市还成立了营商环境案件审查管理委员会,按照“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严谨高效”的原则,对营商环境案件的受理、结案等进行集体决策,杜绝了“一言堂”和“人情案”问题的发生。2018年,全市共受理各类营商环境投诉案件80件,办结69件,“8890”政务便民服务平台受理企业群众诉求79595件,办复率100%;

  针对机关干部“管卡压”“推绕拖”等机关顽疾,以及微笑不办事、客气不担当、热情不服务的新衙门作风,我市将明查暗访作为倒逼机关作风改进的重要抓手,推动明查暗访工作由查处一般性问题向解决深层次矛盾转变,由“官本位”向主动服务转变,切实根除不主动担当、不主动化解矛盾等“中梗阻”问题。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来自营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全市围绕营商环境问题组织明查暗访26批次,检查窗口单位120家次,发现12类183项问题,处理问责45人。问责,解决了部分机关干部和办事人员的不作为、乱作为,也进一步彰显了营口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来自《营口日报》

编稿:张爱民                审稿:王玉晓

主办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