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茜颖 记者 李治
今年的清明节对小汪(化名)而言格外特殊。除了缅怀已故亲人,他还特别思念一位对他极为重要的陌生人。小汪患有圆锥角膜,不久前在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这次手术使他重获光明,得以继续自己的学业,而这一切都归功于那位慷慨捐献角膜的陌生人。
清明节前夕,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感恩和缅怀人体器官捐献者的纪念活动。从湖南长沙到湖北武汉,从四川成都到广西南宁,再到甘肃兰州和辽宁沈阳,爱尔眼库的工作人员在当地红十字会及相关部门的组织下,积极参与了追思活动。这些活动旨在缅怀那些“无言良师”,赞美他们的“永恒生命”,通过传递人间大爱,让光明得以在更多人心中延续。
一片特殊角膜,两人重获光明
角膜病是我国第二大致盲眼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视力残疾全球数据报告》,我国有大约400万至500万人因角膜病而致盲,每年还有约10万新的角膜盲症患者出现。然而,能够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每年不足1万人。
“角膜因其无血管和无淋巴的特性,被认为是‘相对免疫赦免’的组织。这意味着相比其他器官移植,角膜移植的成功率较高,大约在90%左右,且手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和公众对捐献途径了解不足,角膜捐献的数量仍然远远不能满足手术需求。”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角膜及眼表学组副组长、汉口爱尔眼科医院院长曾庆延教授说。
每一枚捐赠的角膜都是无价之宝,象征着捐献者对生命的至高礼赞和对世间的深切关爱。如何提高角膜的利用效率,让一枚角膜能够帮助更多的角膜盲症患者重见光明,成为了眼科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
跟小汪一样,王大叔也在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并且所移植的角膜来自同一个捐献者。
在这个特别的案例中,一位生前做过全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捐献者,其角膜因手术而具备了400度的屈光度数。这种独特的情况为两位患者——小汪和王大叔的治疗带来了契机。小汪患有圆锥角膜晚期,经检查,他的眼轴长度为25.69mm,相当于拥有400-500度的轴性近视,这与捐献者角膜的屈光度数高度吻合。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角膜及眼表学组组长、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李绍伟教授团队经过深入讨论和精心设计,决定利用这片独特的角膜为小汪和王大叔分别进行角膜移植手术。手术很成功。
据悉,将一枚角膜分割成多片进行移植是提高角膜利用率、缓解供需矛盾的有效策略,有助于更多角膜盲症患者重获光明。应用如DALK、DSEK/DSAEK等板层角膜移植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层次切割和移植,提升了角膜利用效率和手术成功率。
李绍伟教授介绍,近年来角膜移植技术取得显著进步,特别是飞秒激光角膜移植技术的应用,这是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飞秒激光技术通过极高的精准度和控制性,能够在角膜上进行微小且精确的切割,这使得手术的精确度大大提高,从而能够在手术中更好地控制屈光效果,减少散光的发生。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还显著提升了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使角膜移植手术进入了屈光性手术阶段。
爱尔眼科“9库53站”与“瞳聚”系统
助力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
近年来,为有效缓解角膜供给不平衡的现状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向角膜盲患者提供及时、专业的医疗帮助及资金支持,爱尔眼科和爱眼公益基金会共同推出了“瞳聚”角膜捐献及移植预约系统。
爱尔眼科通过在全国16省50余城市建立的9家眼库和53个角膜捐献接收登记站,旨在通过整合角膜资源、专家团队和公益机构等多方力量,为患者提供角膜移植手术预约和公益救助服务。同时,“瞳聚”系统还为有意愿捐献角膜的人士提供登记协助服务,通过信息化平台提升角膜材料的分配与使用效率,帮助更多患者重见光明。
据悉,爱尔眼科完成了国内首批EndoArt?人工角膜内皮移植术,国内第一例飞秒激光表层镜片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及角膜内皮移植术;在全国范围内拥有30余名位角移手术医生,近40家能开展角膜移植手术的医院,平均每年为超千位角膜盲患者带来光明。
自2016年3月起,爱眼公益基金会与爱尔眼科联合发起了“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公益项目,旨在为角膜盲患者提供及时和专业的医疗援助,并培养当地的手术医生及技术人才,提升角膜眼表疾病的医疗服务能力。
“遗体器官角膜捐献不仅延续了生命,还能帮助他人重获光明。我们鼓励更多人了解并参与这一崇高事业,对所有捐献者表达最深的敬意和感谢。”李绍伟教授说。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