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省情介绍

省情介绍

发布时间:2008-03-10 14:15:06

历史溯源

   四五万年前,古人类就已生息活动在黑龙江地区。夏商周时期,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先民有肃慎人和索离人等,并已向中原朝贡。秦以后,在黑龙江地区生息活动的先后有挹娄人、夫余人、鲜卑人和勿吉人等。清末开禁后,关内大批汉族人移居黑龙江。民国以后,以松花江为界设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伪“满洲国”成立后,划分为龙江、滨江、牡丹江、黑河、北安、三江、东安省。解放战争时期分为黑龙江、松江、嫩江、合江、绥宁五省。新中国成立后,设立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和松江省(省会哈尔滨)。1954年,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系由境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黑龙江古称黑水,满语称“萨哈连乌拉”。“萨哈连”是“黑”的意思,“乌拉”是“江”的意思。清建国初期始定名为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省区界线东起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的东经135°线,西至大兴安岭北部的大林河源头以西的东经121°处,东西最长相距930公里;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北纬53度处,南至东宁县南端的北纬43° 处,南北最长距离为1120公里。北部的夏至前后可以看见北极光,东部的乌苏里镇是祖国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

    全省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千米。占全中国总面积的4.7%。水面和陆面与俄罗斯边界全长3045公里,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独联体国家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绥芬河、黑河、同江等口岸城市是沟通东欧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窗口和桥梁。

区划与人口

    黑龙江省现辖13个地市,其中12个省辖市,1个行政公署,65个县(市),其中县级市19个;877个乡(镇),其中镇462个,14488个村。 至2001年底,全省总人口3811万人,拥有少数民族51 个,人口达199.9万人。
  
地  貌
 
    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 总体地貌特征是“六山、一水、三分田”。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土    地 

    全省土壤面积4437万公顷(折合6.7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待开发土地居第4位,可垦后备耕地居第2位。黑龙江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宜农土壤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0%,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7.6%,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全省农业后备资源面积479.3万公顷(720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土地待开发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居全国第4位。

气    候

    黑龙江属中温带到寒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5摄氏度。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南北差近10摄氏度。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光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300-2800小时。春季大风日最多,多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风能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

      黑龙江省的植被覆盖率为43%,森林总面积和树木总蓄积量、木材生产量都居全国榜首, 是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黑龙江的支流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松嫩平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合处的三江平原,同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乌克兰大平原一样,是世界上仅存的三个黑土地带之一。这里也是中国著名的粮仓。

     黑龙江省还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大庆油田是现代化油类工业基地,全省有上百种矿物资源,已经发现有131种,其中探测出埋藏量的有74种,各种矿物质的年产量占全国第二位。

     黑龙江省也是有名的观光地,以欧美建筑为特色,称为“东方巴黎”的哈尔滨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每年夏天这里会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这个城市培育了很多音乐家,音乐已经融入了哈尔滨人的生活。

工业

    建国之初,黑龙江省被列为国家的重点建设省份,工业起步较早,“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22个落户龙江,其中有三大动力、十大军工、十八罗汉有其二,还有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国宝的“一重”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数控机床、铁路车辆、轴承、发电动力设备、石油化工等,都在全国居重要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和调整改造,逐步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以石油化工、食品、机械、煤炭、森工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木材、原油、发电设备、亚麻纱布、天然气、原煤等主要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精密仪表和工量具、机器人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工艺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目前,黑龙江省以石油、机械、食品三大传统产业为支柱,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后起产业为新武器,发挥其工业基地的作用。
 
农业

适合发展农牧业

    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全省耕地面积960.1万公顷,是全国耕地最多的省份,人均占有耕地7.7亩。粮食产量及综合加工能力、农业机械总动力均居全国之首。近年来,围绕“打绿色牌,走特色路”,重点发展畜牧业、大豆和绿色食品三大优势产业,大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取得了可喜成绩。

旅游业

    黑龙江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专向旅游的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等主要城市为中心的旅游发展框架,依托毗邻俄罗斯的地缘特点,依托以冰雪、森林为主体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推出了边境跨国游、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特种专项游,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发展迅猛。黑龙江省已经连续6年成为全国旅游业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对外贸易

    黑龙江省依靠独特的地缘优势,采取“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的方针,敞开北大门,与毗邻的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发展边境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黑龙江省有3000多公里的中俄边境线,全省先后开通黑河、绥芬河等25个对俄贸易口岸。已经和世界上15个国家的39个省市缔结了友好关系,进行紧密合作,并同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济往来。通过举办出口商品交易会和经济贸易洽淡会等方式,积极发展同东北亚,东南亚以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每年6月15日开始的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已成为国内外有名的交易会,每年都引来世界各地的众多厂商。

运输与通讯

    黑龙江省铁路营运里程5464公里,居全国第一位。省会哈尔滨拥有国内国际航线73条,是东北亚重要的航空港。公路网建设突飞猛进,交通运输畅通无阻,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洲里是连接欧亚两洲的“大陆桥”。沿黑龙江水道通过江海联运,可以直达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通讯基础网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固定电话用户1081.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05.5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76.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66.6万户,所有乡镇和村屯都通了电话。截至2006年底全省电话普及率为61.5%。国际互联网络用户108.8万户;宽带接入户176.1万户。
  
科学技术

    科技实力较强。黑龙江省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48所高等院校,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831个,在焊接、工业机器人等研究方面,拥有一批国家级顶尖人才,具有较强的开发研究能力,综合科技实力排全国第六位。在情报、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成果也荣居全国前列。

文 化

    黑龙江省具有传统文化艺术,又有富于激情与活力的文化氛围。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繁荣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4个,文化馆145个,公共图书馆95个,博物馆47个、档案馆147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7%。有线电视用户362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7万户。2006全年出版报纸7.1亿份,出版杂志0.4亿册,出版图书0.8亿册(张)。

体  育

    近几年我省的体育事业进入了发展腾飞的新阶段。1996年我省成功地举办了第三届亚冬会,向世人展示了黑龙江作为冰雪运动之乡的雄厚实力和风采。2002年结束的第十九冬奥会上杨扬一人独得两枚金牌,实现了中国冬奥史上零的突破 。我省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中获金牌1000多枚,其中在世界重大比赛中共获世界冠军50人次,先后聂卫平、闫明、黄晓敏、孔令辉、杨扬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举办运动竞赛会584次,参加运动会人数30万人次。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06年我省运动员共获24个世界冠军、4个亚洲冠军。在国内比赛中获得181枚金牌、172枚银牌、166枚铜牌。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国特奥运动会和第十一届全省运动会。

    一个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黑龙江省正以骄人的英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黑龙江政府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电话:0451-53642022 邮箱:hljstb@126.com

地址: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