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省情介绍

黑龙江特产系列

发布时间:2008-12-30 11:08:32

天麻

    兰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用于燥块茎入药。遵义、毕节等地区,是我国天麻的主要产地,所产野生天麻,个大肥厚,色黄白呈半透明状。天麻作为珍贵名产可与茅台酒齐名,作为名贵药材可与人参媲美,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入药。

黑龙江大马哈鱼

    产于中国黑龙江乌苏里江,大马哈鱼,又称“大麻哈鱼”,属鱼纲、鲑科。大马哈鱼属溯河洄游鱼类。它的习性很古怪,每年春天,幼鱼刚孵化出来,就从黑龙江、乌苏里江顺水而下进入大海,摄食生长。经三、五年成长之后,到九月初,成熟的大马哈鱼要产卵了,它便离开海洋进入江河,溯流而上,越过鄂霍次克海,回游到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它们凭着特异功能,寻找到自己四、五年前的出生的地方,进行产卵、孵化幼鱼。由于历经长途艰辛溯游,加之长期不吃食物和生殖期间体力消耗,大马哈鱼亲鱼在产卵后不久就死去。根据大马哈鱼的特殊习性,一般在每年九、十月为捕获旺季。

    大马哈鱼肉味鲜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磷酸盐、钙质,维生素A、D,经加工后,即为海味中的“红鱼子”。

猴头蘑

    猴头蘑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菌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味道也特别鲜美,另外,它还具有助消化及治疗胃溃疡、神经衰弱等病的功效。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一带,非常适合猴头蘑的生长。所以,猴头蘑成了该省的著名特产。

驯鹿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特产,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形体奇特,肩高1米多,头似马,身似驴,角有许多叉枝,蹄宽大如牛,与麋鹿同有“四不像”的俗称。性情温驯,能负重物,冬天于雪地上奔走迅速,是拉雪撬的能手。乳汁可制奶茶、奶酷等食品,鹿茸有补气益血、强筋壮阳等药用价值。皮可制衣帽鞋靴,保温性能良好。

蛤士螟

    又名雪蛤、中国林蛙,是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山林水泽中的两栖蛙科动物,与熊掌、飞龙、猴头蘑并列为黑龙江省的“四大山珍”。天寒季节潜入水底过冬,春分过后开始上岸活动,并产卵繁殖后代。躯肥腿壮,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干燥体和雌蛙输卵管的干制品(俗称蛤士蟆油)含脂肪、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激素,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等作用,是强身的补药。

黑龙江大豆

    黑龙江省著名特产。颗粒圆润饱满,皮薄色黄,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氨基酸,质量上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可直接用来做汤,经研磨加工后的各式豆制品,味正色纯,更是素食者的盘中佳肴。每年大量出口,是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

玛瑙雕

    以黑龙江玛瑙为原料雕刻的工艺品。多以仕女、鸟兽、花卉、宝瓶、香炉等为题材,形象千姿百态。玛瑙是高温高压下形成的一种矿产,有灰白、红赫、翠绿等各种颜色,光彩夺目;内含一汪清水的水胆玛瑙尤其罕见,用它雕成的工艺品极为珍贵。有的如同牙雕一般雕成数层,里面几层雕成可以转动的玛瑙球,更显出技艺的精湛独到。

羽毛画

    黑龙江省的地方工艺品。用鸡、鸭、鹅、鸽、锦鸡、孔雀等各种鸟雀的羽毛作原料,经过洗、漂。染等工艺,借鉴国画、浮雕等表现手法,将各种颜色的羽毛按构图要求,运用平粘、对接粘、排列粘、悬浮粘。堆积粘等粘贴方法,制成一幅幅颜色鲜艳、具有光泽、造型生动、有立体感的羽毛画。

天池矿泉水

    天池矿泉水以产于黑龙江著名的五大连池,健康人喝它能健体强身,病人喝它能祛疾治病。

椴树蜜

    椴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单叶互生,花两性,复聚伞花序,为优质蜜源。黑龙江省所产椴树蜜,与广东省的荔枝蜜齐名,为我国南北两大名蜜。椴树蜜晶莹洁白,色纯味甜,含丰富的葡萄糖、维生素、无机盐、有机酸酶,有益气补中、止痛解毒及防治高血压、便秘、失眠等效用。

抱马子茶叶筒

    具有黑龙江省地方特色的工艺品。抱马子学名白丁香,色泽洁白,木质柔软,做成的茶叶筒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存放茶叶可防潮,经久不会变味。筒身四周适于烫画工艺或浮雕,表现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或田园山水。实用美观,可作为礼品馈赠亲友。

海伦剪纸

    海伦县是“剪纸之乡”,传统的剪纸以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为题材,造型简洁洗练。建国后增加反映新生活的内容,同时加强了装饰。阴刻用“面”表现,阳刻以,‘线”表现,还有用铝金纸衬色或用丝、绸、绒压色的剪法,更富于表现力。

北五味子

    俗名山花椒,黑龙江省特产之一。木兰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形如豆粒,圆形或扁圆形,略带皱榴,鲜红或紫红色。果肉味酸,种子味辛苦。含五味子素、苹果酸。挥发油类等多种成分,有补肾、润肺、生津、明目、升高血压等药用价值。

梅花鹿

    黑龙江省特产之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躯体两侧布满梅花般的白色斑点,故名梅花鹿。它体态清秀,活泼可爱,是珍贵的观赏动物。雄性的成年鹿头上长有三叉或四叉的角,左右对称,每年春天脱去老化的硬角,重新长出的嫩角就是可作药用的鹿茸,有补气血、养精髓、壮元阳、强筋骨的药效。其他如筋、骨、胎、鞭、尾等都可入药,可谓全身是宝。野生的梅花鹿数量稀少,现经人工繁殖,已能成群饲养。

貂皮

    黑龙江省特产之一,与人参、鹿茸并列为“东北三宝”。黑龙江省所产貂皮有紫貂皮和水貂皮两种。紫貂主要生活在大小兴安岭、完达山脉的丛林中,似猫而体稍长,毛为灰褐、黄褐或黑褐色,毛绒细软绵密,受压不会变形,用其毛皮做成的衣帽保温性好,且有光泽,属上等裘皮。水貂是从国外引进的家养动物,毛皮质地稍逊于紫貂皮,但有的色泽鲜艳,且适于室内生活,繁殖率高,经济效益好。

通草画

    黑龙江地方工艺品。通草又名通脱木,五加科子乔木,茎中的髓颜色洁白,有丝绒的质感。经漂、染等工艺,用剪、粘等方法制成各种画幅,具有立体感。现又发展为用双层纱粘贴即把花鸟鱼虫等形象粘在前后两层纱上,产生纵深的感觉,更富表现力。

麦秸画

    黑龙江地方工艺品。用普通的麦秸作原料,借鉴国画、民间剪纸等表现手法,将麦秸剖开、烫平,剪刻结合,经染色、烫色、抢毛、撕毛等工艺制成。题材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田园山水、古今人物等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构图、造型已由平面向立体发展,制成各种图案的麦秸盒,做工精巧,色泽鲜明,颇得中外人士好评。

牛角画

    黑龙江地方工艺品。用牛羊角作原料,经过烧、雕、磨、粘等工艺拼制而成。利用牛羊角具有光泽的特点,经磨薄后有一定透明度,用来拼贴成花卉、鸟兽、蔬菜、瓜果、山水、人物等形象,或表现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能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

大兴安岭飞龙鸟

    产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飞龙鸟,属于鸟纲松鸡科,体形很象鸽子,体重在六两到九两之间,肉质洁白细嫩,前胸肌脯硕大丰满。它的颈骨长而弯曲,犹如龙骨;腿短有羽毛,爪面有鳞,就象龙爪一般,故取名“飞龙鸟”。飞龙鸟多栖息于灌木丛或松桦树混交林中,雌雄成双成对,形影不离,有“林中鸳鸯”的美称。“飞龙”常作为上等汤菜,肉雪白细嫩,味道鲜美异常,沁人心脾。

刺嫩芽

    刺嫩牙属五加科,刺灌木或小乔木的嫩牙,别名刺龙牙,主要分布于东北东部地区,生长在排水较好的林中空地,森林边缘和灌木中。

    本品以小兴安岭优质刺嫩牙为原料,经独特的工艺加工,既保存了其富含的人参素、蛋白质,有机酸及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同时也保持了其特有的清香和荤香味。其风味独特,清香宜人,回味无穷,是极具代表性的山菜精品。

松茸

    又称松荤、松口蘑,黑龙江省的特产之一。在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的密林中生长。体大肉嫩,香味浓郁,是厨中佳品。响水乡所产优质大米。响水乡位于镜泊湖附近,牡丹江流过时声响数里,故名,耕层多属油砂土,水源充足,早晚温差大,都有利于作物生长。颗粒圆润饱满,青白色略有透明,煮后光泽油亮,互不粘连,并有一股诱人香味。明、清时作为贡品献送京城,声誉益盛。

柳编

    黑龙江省的实用工艺品之一。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如浅盘、吊篮、提蓝、水果蓝、面包篮、野餐篮、花盆套、洗衣筐等。价廉物美,深受国内用户欢迎,现已打入外贸市场,成为省内创汇商品之一。

松江编结绣

    以黑龙江特产的亚麻或棉布作底布,用棉线织绣而成的编结工艺品,采用抽纱、雕空手绣、编结拼镶等传统技术,编结成纹筛美观的床套、枕套、绣衣、台布、餐巾和各种垫子,除了花鸟鱼虫等形象外.还有变化无穷的几何图案,适用于卧室、书房、餐厅、会客室、会议室等场合使用,有利于美化室内环境。

枣核毛笔

    黑龙江省呼兰县特产名笔。笔头用黄鼬尾毛为主料,佐以兔须、松鼠毛、香狸尾毛等制成枣核形,丰满圆润,富有弹性。笔管用香妃竹制成,顶端镶嵌牛角,造型美观。清代曾作御笔进贡,现今颇受书法家喜爱。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电话:0451-53642022 邮箱:hljstb@126.com

地址: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