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古建遗风

明末建筑“宁家大院”南城传福三百余年

发布时间:2011-01-24 13:10:49

南城尧坊村一幢宅院昔日可容纳一村人居住,明末建筑“记载”三百余年兴衰……


宁家大院

  精美绝伦“大夫第”

  位于南城县天井源乡尧坊村?F上有一处明末建筑的古宅院,占地面积约10亩,房屋高7米左右,砖木结构,整个大院如同客家围屋一般。大院内为两个一进三厅,每厅三层,村上人习惯称“108间(房)”,实则共有118间房。宅院高墙深苍,条石垒砌至一米多高后,再以统一烧制好的青砖筑起,磨砖对缝、飞檐翘脊,仅外围高墙就将官府的大气与江南园林的婉约完美地结合起来,浑然天成。走进大院,可看到两块“大夫第”的匾额悬挂在两个大门之上。

  古宅东西并排两个主厅,分别由叔侄两家居住,西边的主厅房梁上均雕刻一个“侄”,由此可推测出侄子家居于西,叔叔家居于东。每个主厅有两个天井,把主厅分为上中下三厅,厅堂宽敞明亮,门窗钩花烫金,梁椽处处浮雕,檐下的雕花柱、木雕板门上的花鸟鱼虫勾勒生动、栩栩如生。上厅和中厅分别有8个房间,下厅有4个房间,两个天井旁边还有若干间厢房。主厅之内处处可见飞檐翘角、雕廊画柱,古宅的每一处折射出古代建筑的高超的工艺和艺术水平。主厅向外延展,还有许多院落和房间,有些是大房间套小房间,进去后,屋屋想通,结构非常复杂,但是只要一把锁就能将整个古宅关好,充分显示出古代建筑家的智慧。

  叔侄两家的厨房建在一起,位于宅院的西边,用防火的高砖墙与东边隔开。由于防火砖墙间立于其中,排水系统设计科学,三百多年水火无忧。而古宅内所有砌墙的砖块均由田泥包裹小卵石特制,隔温性能良好,冬暖夏凉,地面均以青石铺设,堪称江南明清建筑的上乘佳作。

  悠悠岁月“兴”与“衰”

  据居住在古宅的尧姓老人介绍,这幢古宅是明末的一个宁氏盐商所建。宁氏叔侄俩在福建苦心经营,发达后便衣锦还乡大兴土木。据说,这幢宅院耗资十几车官银,仅铺设地面的青石就是从几十公里外的地方用船从水道运输而来。砌墙用的青砖,每块都烧制了一个“宁”字。这幢宅院在当时可谓兴盛至极。

  宁氏后人也不曾辱没先人,非常注重读书育人。宅院内总共有两个书房,南面的书房用来做私塾,北面的书房是主人读书休息的地方。至光绪甲午年间宁家后人宁文琳又高中举人,为了庆祝纪念,在院子里立了两块旗杆石。

  新中国成立后,宁家大院迎来了三百年来最鼎盛的时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住了整个村的28户人家,共200多人。由于整个村就住在这幢宅院里,所以,宅院内安装了大喇叭。每日早晨到了农作的时候,大喇叭里就播放出号角声,各家各户的男人就扛起锄头到田间劳作,妇女们就在宅子西边的厨房忙碌着一天的伙食,孩子们有些在院落里玩耍,有些则在房内看书,整个大宅人气兴旺,好不热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文明的推进,宁家大院渐渐变得冷清起来。很多人外出打工后,就在县城定居下来;也有一些人搬到在乡镇上,住进了自己盖的小洋楼。现在宁家大院里只居住着三四户人家,加上一些不愿意搬出去的老人,合计起来也才六十来人。只有每逢过年,老人的子孙回来团聚之时,宁家大院才能窥觑到当年的光辉景致与喧闹场面。

  造型独特引探访

  2002年,一个偶然发现让沉寂了十几年的宁家大院又重焕活力:从远处看,整个宁家大院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大船。消息传出后,造型独特的宁家大院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这些游客之中,有些是专家学者,有些是摄影家,有些只是单纯的观光客。他们带着疑惑和好奇来到宁家大院或探寻或考证,得出种种结论,让这幢明清建筑沉浸在各色的传奇之中。可在南城当地人心中,宁家大院却简单的多。

  “船屋”一词在南城方言里与“传福”同音,也许宁氏叔侄俩在打造这座精美绝伦的府邸之时,只是存着一个简单而美好的愿望:宁家大院一传万世,子孙后代福荫绵绵。

  记者  宁璜  黄初晨


精美石雕

抚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