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臣李绂的家乡临川区荣山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镇里至今还保存着近百幢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其中的石雕、木雕、砖雕堪称精美绝伦。
荣山镇位于临川区南部梦港河上游,距抚州城区47公里,与宜黄县犁溪乡接壤。自古以来,是经济发达、文化鼎盛的一个重镇,古有“金山银山不如荣山”之美誉。
古镇的南部,有很多幽深的小巷,小巷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古屋气势恢宏,牌楼式的门楣上书刻着“外翰第”、“迎恩第”、“州司马第”、“登科第”等字样,显示出当年荣山名门望族的气势。据村中老人介绍,这些古建筑绝大部分是明、清以来的古屋,虽然经历了近400多年的沧桑,依然光彩照人。
据史料记载,荣山一地,在明清时期,是商贸重镇,也是水陆货运的重要码头。繁荣的经济带来了建筑的兴起。特别是清代初期,荣山出了一位与清朝历史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人物――李绂。李绂,号穆堂,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大臣,曾任清代的直隶总督、广西巡抚、内阁学士,史部、吏部、礼部侍郎等重要职务。李绂一生精研理学,文章亦工,著作巨丰,晚年曾在家乡兴书院亲任教授。李绂对家乡的影响极大。李绂自幼家贫,是外祖母含辛茹苦抚养长大,为官后,为了报答外祖母的养育之恩,李绂在荣山为外祖母建了一幢房子,名曰“登科第”,至今保存完好。清代以来,荣山尊师重教,崇文尚理之风日盛,荣山的后生奋发读书,光宗耀祖,建起了一幢幢文化品位极高的古屋。
在荣山镇的东南方,记者还看见了一幢被称为家院内的街市,在这幢古屋里,有一排长达30多米的店铺。据传,清道光年间,古屋主人的母亲是一位小脚女人,她恪守妇道,从未上过街,临终前一年,她跟独生子说,想去荣山街上看一看,但已无法行动。读书入仕的儿子十分孝顺,倾尽所有,命工匠在自己家里做了一幢街市,让母亲足不出户便能看到街市的景象。据村中老人说,这幢屋内的街市一直十分繁荣,多时有30多家店铺同时开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荣山新街的建成,才逐渐冷静下来。
荣山镇的村民十分珍惜这些古迹,即使在文革破“四旧”时期,也想方设法保护好古建筑,他们用石灰、水泥将古建筑门楣上的雕刻、字牌封存起来。直到2002年,省文物部门来该镇调查,才请工匠小心翼翼地除去石灰、水泥,使其恢复原貌。
抚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