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通称洗墨池。有的利用天然小水坑为之,有的则刻意开凿小水池而成。
墨池并不是文房四宝,但它的文化意蕴更加丰富多彩,它的历史价值也更加悠久长远。墨池里凝聚的是文人的汗水和智慧,映射的是墨客的品格和精神。
现在学文化、做文化的人很少用墨池了,但墨池的芬芳时刻在我们的周围飘香,墨池的故事永远在一代一代地传扬。
王羲之洗墨池
东晋成帝咸康元年至六年(335-340),王羲之任临川内史。他一上任,就选择在抚河旁一个山青水秀的高坡上建筑新宅、挖掘水井、开凿小池、设立采芹亭,并高兴地将其命名为“新城”(位置在今临川三小)。而那个小池,就是王羲之苦练书法时洗笔刷砚之处。那个小亭取意于《诗经》里“乐思泮水,薄采其芹”,表示自己要像读书人一样努力练好书法。后来王羲之故宅被改建成学校,墨池则几废几修,以清康熙二十六年重修的墨池较好。池上有厅,池旁立有亭,池边垒石护持并有沟渠与外界连通,还竖了石碑,上刻有“晋王右军洗墨池”,池的周围广种花木,基本恢复了墨池原貌。现在的王羲之洗墨池已迁至文昌桥头的公园内。大门上方匾额为“王右军墨池”,园内绿树翠竹掩映,小小花圃青葱,通过卵石通道,可见正西面有古色古香的“王右军祠”。祠前有洗墨池,被一座小桥一分为二,池旁北边立有宋朝文学家曾巩撰写的《墨池记》石碑。往东数步是雕梁绘栋的采芹亭,其幽雅壮美,远远胜过康熙年间修的墨池,蔚然而成为抚州城中的优美景观。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其字体圆转流利,又善隶、草、正、行各体,故世人称其为“书圣”。
在抚州流传着王羲之是书圣的故事。那年,王羲之受民众的委托,要为“飞云阁”题写匾额。然而,王羲之不因自己书法有成而草率从事,他先是翻字贴、打腹稿,折腾了半天才取来纸张试写。写了三四十张字样,他都不满意,尤其觉得“飞”字写得更差。这时,他来到洗墨池边刷洗毛笔,从身体的前后俯仰中,猛然悟出了写“飞”字的道理,那就是字体的重心要稳。王羲之欣喜地回到书案旁,又反复练习了几十遍,直到感觉良好了,才直接在玉石匾上题写。石匠在镌刻题字时,发现王羲之笔力确实遒劲,墨迹都深入玉石三分了,于是不禁叹道:“王羲之真乃书圣也!”
曾巩在《墨池记》中说:“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则其后能,盖亦以精力所致者,非天成也。”曾巩认为王羲之能以书法成名,靠的是自身的努力。曾巩中肯的评价,对于后人来说,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谢灵运洗墨池
谢灵运洗墨池最天然、最传奇。它位于灵谷峰的隐真观旁边,原来只是一个小水坑,现在成为灵谷峰十景之一的谢灵运洗墨池是后人改造的,小水坑围成了小水池子,上面还搁着两支象征性的毛笔。
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子,袭封康乐公,为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谢灵运出任临川内史。《宋史?谢灵运传》说他到临川之后,游山玩水,行为放任。灵谷峰是临川城东面的大山,谢灵运当然会去游览。据说,灵谷峰不但得名于他,而且山上的十个景点也是他创建的。
谢灵运自幼刻苦好学,当然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遇有婚庆寿诞或逢佳节时,人们都希望得到父母官谢灵运的墨宝,以显示荣幸,光耀门庭。无论士农,谢灵运都是有求必应,而且绝不收所谓的“润笔费”。
这年春节,谢灵运兴趣来潮,决定到灵谷峰上的隐真观过一个特殊的节日,想亲身感受山上风景的精华。谁知消息一传出,灵谷峰周围村庄的民众奔走相告,纷纷上山来求谢灵运给写字,以增加春节的喜庆气氛。那时过年还不作兴贴对联,但为红红火火过节,人们还是喜欢在大门上贴张四方红纸,上面写些吉利的字词,简单的有“福”字、“春”字等,内容深刻一点的有“迎春接福”、“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等。谢灵运照例热情地答应了,当他进了书房后,却发现砚台和毛笔都结冰了,而且由于几天来使用,笔砚都显得很脏。有人说用火烤一下,谢灵运说毛笔见不得火;有人提议用开水泡,谢灵运说临时烧水等不及。就在大家无计可施之时,谢灵运脱口说:“笔砚呀笔砚,我想为老百姓办一点小事,你们都不肯帮帮忙吗?如果你们能帮忙,我是临川内史,你们就是临川之笔!”说来也奇怪,谢灵运的话音刚落,笔和砚一齐飘飘然飞出门去,后来落在隐真观旁边的一个小水坑里,几番涤荡后,笔砚上的冰溶化了,灰尘墨渍也洗干净了。跟踪而来的谢灵运及众乡亲都喜出望外,齐拱手告拜苍天神灵。谢灵运捧着笔砚飞快地回到书房,为老百姓写了漂亮的春节用的红字纸。后来,老百姓就把这个小水坑尊称为“谢灵运洗墨池”。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光照临川之笔”名句是否缘于此,尚无证据。但谢灵运受到临川人民的爱戴并奉为“康公菩萨”,却是不争的事实。
曾巩洗墨池
曾巩洗墨池是在南丰县县城南面的“读书岩”前,为曾巩早年刻苦读书时洗涤笔砚之处。据《南丰县志》载,原来的洗墨池池壁上有宋朝理学大家朱熹题写的“墨池”二字,由于长年的风吹日晒,已风化无存。1984年重修“读书岩”时,朱熹的墨池手迹就改刻在池边的石碑上。朱熹能为曾巩的洗墨池题字,可见对他的勤奋读书、文学成就及人品政绩是极力褒扬的。
曾巩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由于父亲早故,所以家境较为贫寒。但曾巩谨记“人穷志不穷,艰苦出俊才”父辈遗训,坚持利用劳作之余,带领弟妹闻鸡起舞,在油灯下刻苦攻读。继母朱氏对儿女们的学习也给予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勤奋加上生性聪颖,曾巩12岁时就写了篇《六论》的文章,赢得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赞誉。可惜的是,曾巩18岁和23岁时,与弟弟两次去京城参加考试,结果都落榜而归。这时,南丰的一些纨绔子弟都说曾巩是小麻雀想变凤凰,还编了一首打油诗讽刺曾巩,一见他就摇头晃脑地吟唱:“三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欧阳修对曾巩的落第也深感惋惜,写了《送曾秀才诗序》勉励曾巩,曾巩也向恩师表示一定“广其学,坚其守”,实现远大理想。曾巩回家后,对讥诮挖苦置之不理,去城郊石岩静心攻读。石岩里无遮无挡,冬天寒风刺骨,兄弟们相依相偎以体温取暖,夏天蚊虫成群,兄弟们互相打扇以驱赶蚊虫。一年四季,石岩里读书声不断,石岩前的那方小水池也逐渐黑如墨汁。之后,曾巩的文章名闻天下,许多人手抄口诵,称羡不已。
功夫不负有心人。宋嘉?v二年(1057),39岁的曾巩与弟曾牟、曾布及堂第曾阜一起中了进士。一门同出四进士,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中进士后,曾巩在京城为官20多年,清廉勤政,有口皆碑。元丰四年(1081),曾巩被委以修撰五朝大典的重任,官拜中书舍人,赐紫章服,得到神宗皇帝的异常信任和恩赐。当然,曾巩一生最荣耀的事,还是文学超群,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现在许多文人墨客、莘莘学子经常来曾巩洗墨池参观游览。站在这位乡贤的遗迹前,人们会浮想联翩,油然而生敬意,更会得到深刻的教益。
抚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