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岳台胞

台湾“金孔雀” 临湘开屏亮美

发布时间:2012-08-02 09:10:27

   大家口中的老陈,本名陈昭明,来自台湾省桃源县,地地道道的台湾本土居民。1993年从台湾前来大陆准备投资兴业,却机缘巧合落在了岳阳临湘市,在这里创办了“台湾金孔雀钓具有限公司”,并一呆就是16年。期间他将台湾最顶尖的钓具,尤其是鱼漂生产技术传至临湘,用行业内的话说就是:他在临湘的16年,就是给临湘办鱼漂生产培训班的16年。在临湘,他的鱼漂说第二好,没人敢称第一。而近二十年的在湘生活,也让他在这里找到了特有的“熟悉感”,湖南临湘已成为陈昭明生命独特的一部分。

    在临湘市107国道边的一栋居民楼房中,笔者见到了老陈,个子不高,西装裤、T恤,戴顶棒球帽,一个有活力的老头是老陈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台灯下,老陈戴着老花镜正琢磨着这一次新推出的“革命性产品”。陈昭明出生钓具制造世家,在来湘之前是在台湾从事钓具制造和销售事业,从他手中出来的钓具在台湾属于最顶尖的产品,目前,他太太和一个儿子仍在台湾桃园县经营钓具销售业务。就着空闲,老陈讲述了自己在湘的这些年。

        神秘的憧憬——大陆

    回忆第一次来大陆时的心境,陈昭明说从小他对大陆就抱有一种既陌生又感到神秘又憧憬的一种感情,“这种感觉我相信很多台湾人都有,千丝万缕的感觉。”老陈说其实自己最早来大陆是1992年,因公事需要来大陆出差,匆忙间并未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他遇上了一位武汉某高校的教授,“他跟我说,你掌握那么好的钓具生产技术,应该来大陆发展,这里优越的生产条件会是一块发展的沃土,听了他的建议,加之我个人对大陆的向往,就来了。”

    当带着投资兴业的梦想再次踏上大陆,老陈说那种感觉与先前截然不同,那个时候就有一种非常感动的感觉,好像多少年的想象竟然终于成真了。“这个想象和现实之间有没有什么差距,应该说在当时来讲的话,我觉得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因为当时资讯已经比较发达了,差距并不大。”

    老陈最先将目标选在武汉,却因为牵线人有事耽搁,原计划被搁置,而偶然的一次机会,老陈来到了临湘,“当时的临湘街上还是马拉车、拉货,计程车是很稀奇的东西,跟我熟悉的台湾相比确实有差距。”虽然对内地钓具销售市场存在担忧,但是这里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原材料最终留下了老陈。他和伙伴将公司位置选在临湘一所废气的小学内,第一期投资为一千万台币(合约人民币300万),老陈的大陆投资兴业梦就这样红红火火开张了。

      在坚守中突破——湖南临湘

    据老陈介绍,90年代初,大陆尤其是内地的人们,对钓具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和讲究,所以对老陈公司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特别的感觉,“我们计划是大陆生产,主销台湾和国外,最初的几年也确实是按照这个计划进行。”公司生产经营顺利,也得到了临湘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紧接的2000年对老陈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如果说前一个十年台商投资大陆尚且集中在代工生产的“小打小闹”的话,进入21世纪后,内地包括临湘人们的市场经营和抢占市场概念日渐增长,老陈的公司和技术受到本土的冲击,金孔雀的钓具成为许多临湘钓具生产商竞相学习的对象,“好像一夜之间,临湘的钓具生产商由30多家增加到200多家,”临湘已经名副其实成为国内知名的浮漂之乡。这真实地反映了大陆经济发展的迅猛,同时也对老陈家钓具的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度经营火爆的台湾金孔雀钓具有限公司显现出沉寂的迹象。

    祸不单行,一同和老陈来临湘投资的伙伴消失了,留给老陈一张几百万的欠条和一场官司,“那算是我来临湘最困难的时候,几乎是跌落谷底。”说起那段历史,老陈说他也曾灰心过,但他最终仍是坚持了下来,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临湘市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李红安,老陈说是台办干事陪着自己打官司,一路坚持了下来,“我们在这里有什么不方便,以及对台商政策都是李红安主任跟我们介绍,帮我们奔波,台办就像我们台商在大陆的娘家。”

        从立业到“熟悉感”

    事业与家同在,成为越来越多大陆台商的生活写照,也是对老陈在湘生活的真实写照。“才来临湘时,除了公事,我几乎与当地人没什么接触。现在,左右邻居都喊我老陈,对临湘,我已经有了一种特别的熟悉感,类似家的感觉。”2000年,在老陈事业最低谷的时候,老陈在台湾的母亲对老陈发出了归家的呼唤:你在大陆亏了多少钱,我给你,你不要呆在大陆了。“我很感谢我的母亲,她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但是我还是留在了临湘。” 2001年,老陈在临湘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脊椎骨骨质增生,老陈回到了台湾,陪同母亲做手术,一直到母亲最后过世,“中间耗时约3个月,这是我来大陆后,在台湾家里呆得最长的一次。”老陈说母亲的去世对自己的打击很大,“一直以来,母亲、妻子和几个子女都非常支持我在临湘的事业,虽然几经起落,但是他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而说到这里,老陈表示其实自己也很想家,也觉得亏欠家人。

    当问起一年回家几次,老陈笑着说,这16年来,他在台湾家里呆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年,春节留守临湘已成为惯例。起先的几年他还觉得自己一个人有点凄凉:“大陆本身很重视传统佳节,看着周围的人们都欢欢喜喜过年过节,我就一个人在家,随便吃点东西,也没亲人围在身边。”现在,已经习惯临湘生活的他坦言自己生活得很好,一年回去两次,过节的时候,员工、朋友和临湘台办的干事来家里走动走动,大家一起聚聚,同样热闹开心。“16年的在湘生活让我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以前我不吃辣,现在没辣椒吃不下饭,还有我最喜欢吃湖南农家腊肉。”

      超车道 谋新发展

    现在老陈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参加不久将在北京举行的世界钓具展销博览会,“前不久在苏州举行的钓具博览会上,我的鱼漂和其他钓具获得了非常棒的反响,别人等顾客,我们展台是忙不赢。”他说这次在北京举行的钓具博览会规格更高,代表了目前国内钓具业最高水平,而他预备在这次博览会上推出自己新研发的产品,而且要尽力揽下大宗订货单,将公司经营推向新的高峰。

   “在临湘发展钓具业的16年,好比是办培训班的16年,我把我的技术传给了临湘人们,现在我将突破原来的技术,寻求更高的发展。”对此,老陈显得信心十足,他说他已经和两个儿子商量好了,8月份,两个儿子也将来临湘,帮助老陈打理这边的生意,同时学习经营公司,并适应这边的生活,“做长期打算,他们会在这里留多少年,我不敢说,但是我这辈子最宝贵的几十年和最珍贵的记忆是留在了湖南临湘,我对这里已经有了归属感。”采访结束后,老陈转入一家店铺,熟稔地与老板交谈,看来与一般的临湘老头并无两样,老陈说他期待着儿子们的到来,期待公司新一轮的发展,也期待在临湘再发展一个16年。

 

    精心检测

陈昭明亲手制作

 

岳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