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名胜风光

张谷英

发布时间:2012-08-02 09:42:20

  

  

  

  张谷英属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镇,位于岳阳县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至今已存在500多年。目前保留1700多座明清建筑。 

  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江西人张谷英沿幕阜山脉西行至渭洞,见这里层山环绕,形成一块盆地,自然环境优美,顿生在此定居的念头。张谷英是位风水先生,他经过细致勘测后,选择了这块宅地 ,便大兴土木,繁衍生息,张谷英村由此而得名。   张谷英村几经沧桑,基本上保留了原状。比较完整的门庭有“上新层”、“石大门”、“潘家冲”三栋,三栋门庭各自分东、西、南方向设置,主庭高壁厚檐,围屋层层相因,分则自成系统,合则浑然一体,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规格不等而又相连的每栋门庭都由过厅、会面堂层、祖宗堂屋、后厅等“四进”及其与厢房、耳房等形成的三个天井组成。顺着屋脊望去,张谷英村整个建筑就变成了无数个“井”字。厅堂里廊栉比,天井棋布,工整严谨,格局对称,形式、尺度和粉饰色调都趋于和谐统一。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建筑材料以木为主,青砖花岗岩为辅。2001年,张谷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张谷英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据传在600多年前,张谷英乃明洪武年间江西大官,其父辈多有传云。后到清乾隆年间,相传乾隆为寻其亲父(多有云尔,乾隆并非雍正亲生。据说乾隆母亲分娩那晚,正好与皇宫中某位贵妃同时产儿,但贵妃生了一位格格,而在朝为官的乾隆父亲却得一贵子,雍正却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来了个狸猫换太子。而乾隆双亲却在此后辞官隐居,一路南下,游历多方。后乾隆知真相后悲愤而然,乃道为人之子,却不尽其孝。出宫微服南巡,随同有纪晓岚、刘墉等人)乾隆先来岳州,登岳阳楼,望洞庭。随后往东南而去,一路打听其父踪迹,来到幕阜山西,慢慢的就到了张谷英村。在张氏族长陪同下游览,知道了张谷英在洪武年间为朝廷命官,驻守江西。时有贪官污吏,用百万白银贿赂张谷英,他不愿同流合污,携家眷祖业,与刘万辅,李千金三人,迁移到岳州一带,当看到张谷英村古木森森,四面环山,犹如一个天然屏障,往外面的路只有几个山坳,便在这里安居生息 ,其时乾隆与当代族长和一众人说天谈地,乃道:当年张谷英身世多有迷雾,元末有张士诚在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反元,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大周,改元天。其子多有可能是张谷英也不无可能,后朱氏称帝,张谷英为江西官宦多半有此尔. 

  张谷英村呈半月形分布在山脚下,以主屋为大门,背靠青山,门前的渭溪河成了天然的护庄河。大门门楣上有一幅太极图,为全族人保平安、佑富贵之意。大门里的坪上有两口大塘,分列左右。它们寓意龙的两只眼睛,既用来防火,又壮观瞻。屋场内渭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河上大小石桥47座。屋宇墙檀相接,参差在溪流之上,形成"溪自阶下淌,门朝水中开"的格局。傍溪建有一条长廊,廊里用青石板铺路,沿途可以通达各家门户,连接着各个巷道,巷道两旁由青砖垒墙,高达10余米。墙高且厚,宜于防火,称为风火墙。大屋场里像这样的巷道一共有60条,它们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最长的巷道有153米,所有的巷道加在一起,总长度达1459米。居民们在此起居可以"天晴不曝晒,雨雪不湿鞋"。檐内,浑圆的梁柱上刻有太极图,屋下镂雕的是精巧的小鹿。窗棂、间壁以及隔屏大多以雕花板相嵌,图案有喜鹊、梅花、猛兽之类,栩栩如生。 

  张谷英村比较完整的门庭有"上新层"、"石大门"、"潘家冲"三栋,三栋门庭各自分东、西、南方向设置,主庭高壁厚檐,围屋层层相因,分则自成系统,合则浑然一体,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规格不等而又相连的每栋门庭都由过厅、会面堂层、祖宗堂屋、后厅等"四进"及其与厢房、耳房等形成的三个天井组成,可以说,张谷英村整个建筑由无数个"井"字组成。厅堂里廊栉比,天井棋布,工整严谨,格局对称,形式、尺度和粉饰色调都趋于和谐统一,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建筑材料以木为主,青砖花岗岩为辅。 大屋场中最大的一个天井,大约有22平方米,既可以采光,又可以通风。天井内有一座花岗岩砌成的花坛。天井一角的地下有下水道,雨水可以从下水道一直流到渭溪河里去。一般天井的左右两侧房屋对称。正面的会客堂屋比较高,常达10米左右,屋里冬暖夏凉。正屋后面是偏房,用来作牛栏、猪圈、柴房、谷仓和堆放农具,老人和孩子在屋前的天井里乘凉和嬉戏。 

  张谷英村人世世代代一直尊奉孔孟之教,重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族内人团结和睦,而且不以族大而欺压附近异姓邻居,与邻村人关系友善,互相帮助,许多老人主动帮助年轻人照看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白天劳力出工后,屋场里也没有关门闭户的现象。   张谷英村人以读书为光荣,以不识字为可耻,喜好读书的风气代代相传。科举时代曾有40多人取得过功名。近年来则有85人从大专院校毕业,还有博士生和留学生。张谷英村人不但爱读诗书,也精武术,不少人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专家认为,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

岳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