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名胜风光

君山岛

发布时间:2012-08-02 09:39:14

    

  

 

  

  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位于岳阳市西南面,与岳阳楼隔湖相望,相距水程15公里。君山古称湘山、洞庭山、有缘山,别号小蓬莱。岛上有36个亭、48座庙,72个大小山峰。也有黄帝留下的铸鼎台、纪念虞帝二妃的湘妃祠、汉武帝败仙酒的酒香亭、柳毅传书的柳毅井,洞庭庙、吕洞宾的朗昤亭、杨幺起义的飞来钟等。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近年,人们在君山乌龙尾发现了7000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游览君山,不但可以欣赏优美的风景,还可以观看许多稀世奇珍。例如君山金龟,常伴灵芝草,甲板开合自如;君山奇竹,有15种,遍布全岛,最负盛名的是上有泪痕的斑竹和视之则圆、摸之则方的方竹:洞庭银鱼,生于君山后湖,通体银白无鳞无刺,食之鲜美无比:君山银针,黄茶极品,五代始贡,现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冲泡时呈现三起三落的景象‘除此之外’君山还有一种传说中能通人言的猴子,以及东方白、白额雁等28种世界珍禽,也有金桂、杜英、紫薇’黑壳楠等20种古树名木。鲁肃墓——岳阳自古尊称鲁肃为贤人。

  鲁肃(公元172—217年),字子敬,临准东城(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人。出身士族,家财富裕,喜赈济贫困。周瑜曾率兵队到他家求粮而得其慷慨相助,遂劝他效力孙权,鲁肃欣然答允。东汉末年曹操在统一北方后,率大军直逼江南,企图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由于鲁肃’周瑜等力主抗曹,且鲁肃同诸葛亮相互周旋于吴蜀之间,促进了孙刘联盟,出奇制胜地在赤壁打败了曹操,为孙吴立足江东作出了贡献。鲁肃曾以万人屯守巴邱,在岳阳期间建设城镇。因此在岳阳一带,自古尊称鲁肃为贤人。

  鲁肃死后,其墓葬在岳阳楼东侧1里多之处。墓高8米,直径32米,占地800多平方米。四周设有石栏,两侧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或上;侍吴亲汉冑,此心与武侯同。[墓前立置一块大石碑,上刻[东吴鲁太传之墓],由巴陵知县周主德于光绪十五年立。他还在墓的两边铺设石级延伸至墓顶,加建了一座小庙。当时,著名诗人姚登瀛前来凭吊时’写下《鲁肃墓》一诗。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北洋军阀曹锟镇守岳阳时,又修整了一次鲁肃墓。他拆去墓顶的小庙,改建一座伞式纯木结构的六角小亭,换立了墓碑,加高墓陵,重刻了曹锟撰写墓志铭。1956年,当局将鲁肃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革时期它遭受破坏,于1985年按初期照片模式进行维修.供人游览和懑毕。

   “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二妃墓。君山东面的二妃墓,据说是娥皇和女英之墓。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英寻夫来到洞庭山,忽闻噩耗,悲痛万分,遂攀竹痛哭,泪血滴在竹子上,变成斑竹。二妃因悲恸而死,葬于洞庭山之东麓’后人为纪念二妃而改洞庭山为君山,现在是1979年市政府重修后的坟墓。墓为石砌前立石柱,上雕麒麟’雄狮、大象等。墓前10米处有一对石引柱,上有一副楷书石刻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柳毅传书》故事的发源地——柳毅井。 从二妃墓翻过一道山梁,走不远就到柳毅井。唐代李朝威写的《柳毅传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年,唐朝书生柳毅,应试落第而归,途经泾阳,巧遇下嫁泾阳而备受虐待的龙王之女,慷慨受托’为其传书,并按照龙女所说用金钗敲橘树,从井下人龙宫,最后救回龙女’结成眷属。后人为纪念柳毅见义勇为,急人之难’不图回报的品德,便易其井名为柳毅井,并在旁边修建[传书亭],以载其事,铭其德。柳毅井水清洌甘甜,用其水酿酒,色清昧美;用其水冲泡银针茶,初时两旗(叶)夹一枪(芽),此起彼落,然后簇立杯底,却似含苞待放的菊花,在水中澄黄清澈,呷上一口,顿觉甘芳可口,爽神益思。如此茶区山河’终使人流连忘返。井水和洞庭湖水绝不相通,枯水与涨潮之季,其井水的上升和下降都与之相反。湘妃祠  位于二妃墓北侧70米,为祭祀舜帝二妃娥皇与女英而兴建的庙宇,建筑格局是三进庭院式。此祠屡毁屡修,现在的湘妃祠是1985年人民政府拨款重修的,为三进山门庭院式建筑’面积960平方米。第一进正面悬挂着一幅长篇楹联,上面写的是君山湘妃祠联,联长四百余字’由清朝张之洞撰写。第二进屋檐下,高悬着[有求必应]巨匾。两厢立置守护神,第三进正殿供奉二妃塑像。

岳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