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功封袭之屯地——下五屯

发布时间:2013-02-05 10:39:57

    下五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军功封袭的屯地,地名最早见于《兴义府志》。明代,称“花阁五屯”,属黄坪营;清代,花阁五屯直属兴义府。 

  明代以前,下五屯人烟稀少,十分荒凉。为了开辟疆土,明朝皇帝朱元璋调北征南,在洪武16年对南方实行改土归流,屯田开发,调来的人户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境内黄姓、景姓、刘姓和王姓等,其先人皆属于以军功封袭来到下五屯。他们从发达地区带来先进的思想观念,秉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致力于兴义教育,不断培育新人,使下五屯成了人才辈出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下五屯有名人学者如保衡、李儒清、刘燕山等,20余人;留学国外19人;革命烈士6人、一等功臣2人,全国先进3人,省部级劳模1人。这些人中,有3人被授以上将军衔,为此,当地又有“一寸土一寸金,一坝走出三将军”的说法。 

  下五屯的屯寨多,老百姓的传说更是凄婉动人。 

  当地群众说,调北征南期间,先来者以插草为标占领耕地。邻里之间互为帮助,和谐相处,姓刘的驻地叫“刘家庄”,姓张的驻地叫“大台地”。张刘二姓是很要好的亲戚,为祭祀祖宗,保佑平安,两家相商在一交又路口处共建宗祠,此祠为青砖瓦面四合天井,供奉两家祖牌香位,起名为“大台祠”。该祠地址比周围略高,雄伟而壮观,祠内除二姓祖宗牌位外,还有观音等菩萨佛像,可供祭祖敬佛烧香之用。 

  一次,刘家因房屋被天火烧毁,就搬过来和张陈等姓同住一地。由于搬迁来时是早上,因此,起名“上午屯”。刘家到了刘燕山这辈,他和他的儿子刘官箴、刘官礼、刘官德办起了团练,参与地方自卫,在清政府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刘家的名声大振,搬来的人更多,村寨也逐渐增多。刘家为了使自已和其他人家区分开来,便将刘家庄以上的5个村寨,统称为“上五屯”,刘家庄及以下5个屯寨称“下五屯”。划分明显不公,其他姓氏叫苦连连。但苦于刘家势力,大家都感到无可奈何。说这种划分方式是“上午不疼,下午疼,心疼(新屯)下去仅它疼(景家屯)”。无奈也罢,调侃也罢,对地名的误解也罢,它并无损于下五屯在兴义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翻开历史,到了清•嘉庆3年,兴义建置,清政府拨花阁五屯属县,有433个屯寨。下五屯属于左右里,左里屯寨45个,右里屯寨有23个;民国期间,有屯寨18个。当年,为了加强管理,繁荣地方经济文化,清政府在下五屯、上五屯设置交易市场,以子午为场期,并统一称之为“花阁五屯”。 

  民国初年,国民政府对下五屯进行区域规划,下五屯属于第二区,称“永康镇”。 

  兴义解放后,改“永康镇”为“永康乡”,属环城区;1954年,设下五屯区,1956年,辖下五屯、丰都、桔园、坪东4个乡;1958年,下五屯区改为下五屯人民公社。1962年,设下五屯区工作委员会;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乡镇,下五屯区辖下五屯、桔山、坪东、纳灰、安章、洋坪、坝佑、丰都,当时,境内有兴义名优产品“大红袍”和粉条、建筑、养猪、运输和粮油等产业。1992年撤并建,撤销下五屯区,建立下五屯镇。2003年,设立下五屯街道办,属市政府派出机构,辖下五屯、纳灰和坝佑三个办事处。2008年,下五屯街道办一分为二,辖7个村2个居委会。 

  下五屯山水迷人,风光旖旎。境内有二狮山,在新屯和科佐屯之间,茂树浓荫、蔚然神秀,中有一小山,状宛如球,被当地人称为“双狮戏绣球”;马鞍山,在纳吉,其颠双峰,形似马鞍,惟妙惟肖。 

  笔架山,在坝佑,三峰相连,中峰高立,左右略低,形如笔架,因此得名,坝佑境内,还有灵迹山池,当地俗称“高卡龙潭”,《兴义府志•诸泉》载:灵迹山池在高卡后,山半有洞,高6米,池在洞内,水深浅,约1米,游鱼可数;登上笔架山,从上俯视,碧碧水茵茵,到寨内,捧水品尝,甘醇可口;普戛山上,但见两山相连处,有梯田一片,西来的高卡河水从山下伏流而出,上有小桥,浑然天成,巧夺天工,固有“天生桥”、“桥横三亩”、“桥上三斗种”之说。

  历史文化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