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3-02-06 09:48:41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发2号文件),全面实施“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强州、城镇化带动战略,进一步抢抓机遇,不断扩大开放,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结合我州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强州、城镇化带动战略,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发2号文件颁布实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央企业发展扩张等重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破除一切束缚招商引资和扩大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不懈地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努力开创全州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主体、政府主导原则。将招商引资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强产业规划,强化政策引导,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形成亲商、爱商、重商、尊商、安商、扶商的大招商氛围。

  2.坚持扬长补短、引大引强原则。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引进具有带动力的龙头项目,巩固原有优势产业实力;有针对性地引进目前欠缺的潜力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国内500强企业的联系,重点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项目、好项目。

  3.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原则。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在全州构建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科学考核的新机制,努力形成全民招商引资工作格局。

  4.坚持平等竞争、互惠互利原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为各类投资者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对来我州的投资与合作者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引导合作各方充分体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建立互助信任、长期往来、友好合作的关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促进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不断提高联合协作的效益和水平。 

  (三)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内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0%以上,累计引进州外到位资金1000亿元以上,其中引进省外到位资金75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和骨干企业。

  (四)重点领域。依托我州资源、能源、区位等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在资源精深加工方面,以兴义、兴仁、普安、晴隆、贞丰为重点区域,集中布局煤电铝、煤电一体化、煤制油等煤化工产业和以黄金、铁合金为主的冶金产业,形成以资源地为核心的产业布局。在能源化工和装备制造方面,以兴义、兴仁、安龙为重点区域,利用地势开阔平坦,水电路配套较好的优势,集中布局氯碱化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新能源、轻工产品等产业,形成较强的聚集效应。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以册亨、望谟和南北盘江低热河谷地带为重点区域,集中布局中药材、蔗糖、优质木材、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特色农林产品加工等产业,形成具有强大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在旅游文化产业方面,以兴义、安龙、贞丰为重点区域,开发喀斯特地貌优势和传承较好的布依文化,加快探索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招商,集中打造高端生态文化旅游区和运动休闲度假区,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在商贸物流方面,以兴义市为核心,沿南昆铁路、汕昆高速、南北盘江航道和拟建的交通大通道,重点布局和发展现代物流,形成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重要物流中心。

  二、工作重点

  (五)加强形象宣传。精心策划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黔西南、走进黔西南、热爱黔西南、投资黔西南。通过举办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利用经贸推介、文化博览会、酒博会等平台加强形象宣传,提升黔西南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步骤、有计划地策划整合我州一批具有地域性、独特性、民族性的重大项目和特色品牌,形成推介、宣传黔西南形象的新格局。

  (六)加大开放力度。按照非禁即允的原则,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未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全部放开,放宽投资者的投资准入门槛。坚持引进外资和引进内资相结合,引进资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扩大引资规模与提高引资质量相结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与突出企业主体作用相结合,积极引导内外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坚持节能、减排、环保、双赢的底线,杜绝引进“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项目,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加快顶效、安龙、威舍三个经济开发区建设,放宽开放领域,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对外招商,全力把开发区建成招商引资的前沿阵地和主要载体。

  (七)加强基础建设。加强我州的优势矿产资源勘查,按照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加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力度,重点查清煤炭、黄金、钛、镁、锌、锰等矿产资源状况,稳步推进矿权整合,提高资源勘查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积极推进资源精深加工一体化。委托专业机构结合我州资源、区位等优势,高起点编制、包装一批产业项目对外招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打破交通“瓶颈”制约。加快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产业配套,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引入更多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按照“整体规划、严格管理、滚动发展、务求实效”的原则,积极与东部发达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合作,探索政府扶持基础设施、企业投入建设园区、园区招商获取收益的新型园区建设模式,集中力量重点打造3至5个高端特色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和引进一批容量大、技术含量高的企业。

  (八)创新招商方式。建立招商引资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各县(市)招商信息,集中统一包装和对外发布,扩大信息传播面,利用网络优势,主动与外界企业和投资商进行广泛联系,及时发布和更新招商信息,实现项目申报、信息发布、客户查询、统计报表的网上办理。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采取代理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驻外商务代表等多种形式,实现招商手段的多元化和市场化,尽快改变政府单一招商的格局,扩大招商渠道。

  三、政策措施

  (九)保障项目用地。切实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每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要预留足够指标用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对投资额较大的项目,优先保障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重点向旅游、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商务会展、中介信息、体育、文化、房地产、综合性聚集区等倾斜,对用地集约的国家鼓励类招商引资项目优先供应土地,对招商引资大产业、大项目实行“点供”。对优先发展、用地集约的产业和以农产品初加工为主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50%执行;对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国有未利用土地,且土地前期开发由土地使用者自行完成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价格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0%执行。符合我州项目发展方向,能够填补产业空白,投资规模达到5亿元以上的服务业项目,业主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所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州、县(市)所得部分,政府在项目建成投产后由财政以奖励的形式分五年逐年奖励业主;投资强度(不含土地价款)达到150万元/亩以上,或吸纳就业人数达到500人及以上的服务业项目,州、县(市)所得土地出让金的50%,在项目建成投产后由财政以奖励的形式分五年逐年奖励业主;投资强度(不含土地价款)达到80万元/亩以上,或吸纳就业人数达到300人及以上的服务业项目,州、县(市)所得土地出让金的30%,在项目建成投产后由财政以奖励的形式分五年逐年奖励业主。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农村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农村服务业项目,其征地费用从当地政府服务业引导资金中解决,对企业实行“零地价”。

  (十)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各类项目在投资规模、建设、规划、环境评估、建设用地等方面的审批、核准、备案,对凡需报上级审批的项目,行业主管部门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协助企业办理各种手续。充分发挥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切实做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公开和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和财政扶持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不断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增强法制意识,落实依法行政各项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依法行政,自觉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打造政府信用为突破口,加快企业诚信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十一)提供政策优惠。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产业、土地、税收、信贷、改制等方面出台一系列配套执行办法,使扶持政策能够迅速落到实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招商引资工作专项资金列入财政年度预算。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并由各级财政分级奖励,逐步形成全民招商引资格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已出台的有关鼓励利用外资、扩大开放和支持西部大开发、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让利于企业,扶持企业发展。加强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招商引资项目的信贷投放,鼓励外来投资者贷款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四、组织保障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黔西南州招商引资内帮外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调度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全州招商引资内帮外引工作顺利开展。各县(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带头招商引资,努力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班子成员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互相配合,加快构建“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为招商引资服务”的社会氛围。

  (十三)建立帮扶制度。强化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帮扶,建立招商引资工作帮扶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安排部署招商引资帮扶工作。完善领导干部对口帮扶项目机制,细化分解招商引资帮扶任务。建立“外引内帮”工作制度,重大项目均明确一名领导干部帮助联系,相关部门直接服务,真正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

  (十四)强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县(市)投资促进机构,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执行力。加强招商引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健全招商引资人才选拔、任用、培训、考核机制,更好地发挥招商引资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将事业心强、有开拓奉献精神、熟悉经济、了解政策的干部选配到招商引资工作第一线。高度重视招商引资人员的培训,积极选派年轻干部上挂学习或到招商引资的先进地区挂职锻炼,不断提升我州招商引资人员的业务水平。 

  (十五)建立奖惩机制。制定《黔西南州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强化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绩效考核,严格考核奖惩。继续将招商引资指标纳入各县(市)和州直部门目标绩效管理,考评结果作为调整使用和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开展招商引资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没有完成指标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追究责任。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