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屯布依族祭祀民俗看原始宗教文化的社会价值

发布时间:2013-02-06 09:25:49

    原始宗教是原始社会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原始宗教作为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包含有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道德准则和心理素质,它反映出原始人类对生活的愿望和要求,为了达到他们幻想的目的,便出现了一定的习俗、祭祀、伦理、道德和观念等,形成了特定的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这些因素在作用于社会生活时,带来了哲学思维的出现,文学的萌芽和艺术的产生。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原始宗教是人类进步的起点,是原始社会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表现,是原始文化的代表,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今社会学者研究的重点、是大众渴以探索的古老文明、其文化的旅游价值无可估量。

  2008年3月20日由贵州省艺术科学学会主办,黔西南州兴义市郑屯镇政府承办的“贵州•郑屯祭祀民俗文化研讨会”在郑屯镇坡岗召开。各有关研究单位科研人员、专家、教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观看了“祭碑、祭山、祭祖、祭树、祭桥、祭水、祭田、扫火星、祭宗祠、傩祭”等祭祀原始宗教的民族民俗展演。

  原始宗教的主要特征是多神崇拜、图腾信仰、祭祀文化。它虽然没有固定的组织和教义,但有特定的表现手段和反映形式,以此加强人们的宗教意识。我们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原始宗教,并不是肯定原始宗教本身,也不是要发展宗教文化,而是试图把宗教文化放在传统文化圈内,论述一下它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以便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开发现代民族文化、发展旅游文化。

  布依族是我国大家庭成员之一,位于祖国的西南部。千百年来,布依族与其他民族一道,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光荣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布依族至今仍信仰本民族的传统宗教,开展的宗教活动有巫术、祭祀、降神、占卜等。在贵州布依族地区,祭祀还普遍存在,并深深影响着布依族人民的生活。特别是布依族边远地区,那里的人凡事都要进行祭祀,以便开展自己的活动。在科学相对比较发达的今天,布依族仍保留有大量的祭祀活动、为人们所好奇和惊叹。

  布依族信仰多神,信仰的对象有自然物、图腾以及已故祖先等。布依族在表现这些信仰时,由于形式多种多样,以致布依族原始宗教发挥出来的社会作用,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布依族寨子依山傍水、景色秀丽、风光奇特。到布依族地区去走一走,就会看到布依族村寨周围到处是树木林荫,枝叶茂密、古树参天。这些树木往往树龄高,树杆粗大,四季常青,绿色常在,即使大兴乱砍滥伐之时,这些树木仍然逍遥自在,巍然屹立,避开刀光斧影,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原始宗教的威力,布依族普遍信仰树神、山神,每个村寨都有,一般在村寨之中或周围,神树多是高大的香樟等树木。凡神树之所在,即山神之所依。神树任何时候都不准砍伐、破坏,否则遭殃遇难。所以长期以来,神树得以保留下来。今天,由于这些树木还披上了神秘的外衣,我们从它身上仿佛窥见远古时期人类的宗教崇拜活动,不这,这些树木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时代新姿。

  其次推动了审美的创造。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最早形式,古代人为了表现图腾崇拜,常常以写实手法把图腾形象,再现在各种器物上,从而形成了图腾纹样。众所周知,图腾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对氏族的影响非常大,每个氏族成员,每一代氏族都必须铭记并经常崇拜,才能保证氏族的兴旺发达,那么利用图腾纹样来加强图腾意识、观念,造成图腾感情、气氛,就是很自然的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艺术的创造,审美的感官、审美的能力也逐渐产生出来,对于原始人类来说,这是他们意想不到的,却也是必然的、真实的。从布依族的陶器纹样,到布依族的铜鼓纹饰,再到布依布的蜡染、织绵上的装饰图案,大多数纹样相同或相似,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呈现清晰的文化演进线索,表现了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表明大多数纹样都与图腾崇拜有关,都是图腾崇拜的表现。即使简化成几何形式,也是一种抽象的表现。陶器、铜鼓、蜡染、织绵上的装饰纹样都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简化过程,今天看到的几何纹样都是从图腾形象演变而来的。这个演变一方面是图腾纹饰本身在取得独立后,不断从原始巫术礼仪或图腾崇拜的标记符号中解脱出来,随着纹样抽象程度的加强,纹饰的图腾意识变得越抽象,最后脱离图腾而成为纯形式纹样,这当然是一个非常曲折、复杂的演变过程。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被吸收到新文化当中来。如今,布依布、布依蜡染、织绵等传统工艺品不但发展很快,而且图案纹饰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采用传统的装饰图案或选择图清新的线条。另一方面把传统的纹饰、线条进行新的组合、排列,并将传统图案同新设计的这样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即保持丁古朴典雅,自然清秀的传统风格,又具有线条流畅,色彩鲜明的现代韵味,是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第三,培养了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布依族原始宗教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为死者举行葬礼,这种葬礼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悼念死者和与死者建立保佑关系而举行的。但是在人们为死者举行葬礼的过程中,特别是为已故老人举行葬礼的过程中,常常要历数老人生前的功绩,老人养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老人为了子女的幸福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然后号召人们在生前死后都要孝敬老人。例如布依族摩经里,有相当一部分篇幅是讲述这些内容的。它使来参加葬礼的人无形中受到了一种尊老爱幼的道德教育。千百年来,布依族人养成了良好的道德素养,使布依族人从家庭到社会都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气氛,就无不与葬礼中的这种道德教育有关。

  第四促进了布依族精神文明建设。布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过大年”,“过了年”(过小年)、“三月三”、“六月六”、“四月八”、“七月半”等,节日形式各地有别,但内容基本上是祭祀活动,如祭祖先,祭山神、树神等,从节日的民间传说看,大都源于原始宗教信仰,与图腾崇拜,巫术礼仪有直接的联系。这些节日起初可能出于图腾观念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久而久之,便成为固定的风俗习尚。另一方面,在流传的过程中,传统节日不断富于生活情趣,充满民族生活气息,使之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而经久不衰。特别是传统节日,集民族宗教、伦理、艺术技艺、经济为一体,是许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对社会进步、人民健康、生活安定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许多传统节日至今仍带有一定消极因素,如求神祈祷、多子多福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性的文化因素在加强,健康、进步的内容在充实,有益的社会功能在发挥。这些内容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

  “三月三”、“六月六”节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许多地方在祭祀社神时,采用古老的“议榔制”形式,制订“榔规”,即乡规民的。历史上,“议榔制”对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纯正社会首先,惩治内贼外欺,起到积极作用。

  民族传统节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又有文化的复合性,即多种文化现象的复合,它处在文化的开放系统中,具有能够容纳、吸收、兼并各种文化的特点,人民群众对节日内容有自然调节、改进、控制的能力,节日文化包含有许多可以吸取、利用的优良传统。只要结合民族节日特点,把传统的形式和内容揉合于新创的文化之中,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为一体,就能够发挥传统节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使民族节日成为民族文化虽一朵常开不谢的鲜花。

  此外,布依族原始宗教为布依族多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原始宗教是各种文化的复合体,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有糟粕,也有进步的,其中有不少值得探讨的东西。它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它所提供的材料是多方面的。原始宗教不仅是信仰崇拜而已,通过信仰崇拜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经济、伦理、风俗、社会、历史、民族、思维、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不是直接反映,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宗教形式折射出来。因此,宗教文化具有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伦理学、文艺学等研究价值。只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对原始宗教作科学的分析与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丰富传统文化、繁荣民族文化、发展旅游文化,是不无启发的。

  原始宗教是凝固在人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影响社会发展,所以正是有了原始宗教的鼓舞,布依族地区、布依人民的文化、民俗在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保护。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