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苍知
这时你也许要问了,张之洞这位晚清重臣,洋务派首领,中国现代教育的鼻祖,中国近代工业的奠基人,与兴义府(安龙)这座黔桂滇交汇处的小城,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我告诉你,张之洞曾经在安龙读书生活了10多年,他在安龙度过整个童年和少年。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六洞桥,其母朱氏是邛州(今四川邛崃)的知县千金。道光二十一年(1841),其父张锳升任兴义府(安龙)知府,张之洞随父来到安龙。
张锳(1791—1856),字春潭,直隶南皮人。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道光六年(1826)来黔,历任清平、安化、贵筑、威宁、古州等地县令。以善断案、严治盗、兴学育人而知名,二十一年(1841)署兴义府知府。二十六年(1846)擢遵义府知府,二十九年(1849)晋贵西道,两次旋请还任兴义府知府,咸丰五年(1855)迁贵东道离开兴义府(安龙)。道光年间兴义府辖府亲辖地(安龙)、普安县、安南县、兴义县、贞丰州、册亨州同。张锳在兴义府(安龙),自捐俸银筹资新建兴义府试院,办义学,改建书院,延请名师到书院讲学,听政之余到书院与诸生谈书论艺评定课卷,开兴义府教育的新风。府亲辖境学风兴盛,先后考取举人二十余人,贡生八名,进士二名,民间称为“旷古未有。”他付出13年辛劳,修篡《兴义府志》。梁启超将《兴义府志》称之为清代佳志。咸丰六年(1856),张锳病逝于贵东道任上。光绪三十年(1904),兴义府阁郡士民立张公遗爱祠祭祀。
张之洞三岁时,生母朱氏病逝,幼年失母,此乃人生最悲惨的事。四岁随父宦迁兴义府(安龙)。兴义府处省会贵筑西南,距省会627里之遥。张之洞的继母魏氏夫人,带着张锳已逝3位夫人留下的子女和收养的子侄10余人,一行人爬山涉水鞍马劳顿,十数日才到兴义府(安龙)。幼小的张之洞第一次领略行路的艰辛,可谓苦矣。在安龙,张锳为子侄们礼聘张国华、贵西垣、曾晋之三位先生为业师,这三位先生都是府城安龙的饱学名儒,他们或擅经学或工书画,学问人品属一流。“张国华,郡之北门坡人,副贡生,著述甚富素负才名。”“教读为业,正衣冠终日危坐,数十年如一日不少懈。及门第者,初则畏之,继则敬,后则亲之。”张国华是清中期贵州著名诗人,著有诗文数十卷,曾主讲省城贵山院。“贵西垣,郡之西街人,岁贡生,能文尚气节,咸同兵乱府被攻破,与敌巷战力竭死之。洎事平授雲骑尉世袭”。“曾晋之,拔贡生,诗文雄富,书法尤工,官湖南桑植、衡山县知县,有政声。”张锳则“公余惟课子温书”。张之洞四岁发蒙,有严父督促,有严师教授,读书“非获解不辍,篝灯思索,每至夜分,倦则伏案而睡,即醒复思,必得解乃巳”。府署内天香阁的灯光每晚亮到深夜。张之洞在天香阁,八岁读完“四书五经”,十岁开始习诗文,十二岁集成诗文二卷《天香阁课堂》在贵阳刊印。
府城东北是烟波浩淼的陂塘海子,城连水、水接城,上万亩水面波光鳞鳞,“烟云万状锦秀百里,远山如黛酷似西湖。”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安义镇游击(从三品)招国遴在海水中筑起一道长300丈的石堤。后人为纪念招公称之“招堤”。乾隆五年(1764),南笼府知府杨汇,在堤西金星山上修阁楼“巍然紫府”。后经历代知府培修,金星山亭阁群逐渐成为府城休闲名胜。道光二十八年(1848),知府张锳加高招堤五尺,在堤侧遍植柳树荷花,在金星山东簏修建“半山亭”。亭竣工时,张锳在半山亭大宴宾客,席间命时年十一岁的张之洞作文以记之。张之洞文思泉涌一挥而就,写下洋洋洒洒八百余言的《半山亭记》:“万山辐辏,一水环潆,雉堞云罗,鳞原星布者,兴郡也。城东北隅,云峰耸翠,烟柳迷青,秋水澄空,虹桥倒影者,招堤也……”写尽招堤四时之景,笔调秀逸,淋漓尽致。尤其是“德及则信孚,信孚则人和,人和则政多暇”的见解,语惊四座,宾朋齐呼“神童”。
道光三十年(1850)兴义府试院将举行童子试,知府张锳为避嫌舍近求远,托业师张国华携张之洞到广西百色应考。府城安龙距百色500里山路,要渡过湍急的南盘江,要穿过精壮汉子都视为畏途的“障防之乡”,安龙民谣说:“过了石门坎,鬼在前面喊;过了梅子口,鬼在后头吼;过了巴毛河,写信回家卖老婆。”这条路的南盘江段是疟疾的高发区,染上当时无药可医的疟疾就万事休矣。张锳爱子心切却铁石心肠,让13岁的张之洞趟山涉水,去经历风险。张之洞不辱父命,摘取秀才而归。
清咸丰四年(1854),新城(兴仁)巴铃冉秉成、涂令恒起兵造反,攻陷新城(兴仁)、安南(晴隆)、普安等县城,率万余众乘势直攻兴义府城。安义镇总兵金刚率兵征遵义杨龙喜,府城空盏。时张锳之女婿鹿传霖来郡完婚,礼成留署与张之洞同在府署读书。张锳“遣人取间道送(鹿传霖)出险”,“以家小付门下郡人宋杰。”张锳誓与府城共存亡,率士民坚守城垣。嘱宋杰,若城破,设法脱险以存孤脉。张之洞在宋宅,“朝夕必正衣冠向异,予日绕行宅内不少停。”宋杰诘问:“乱以至此,此城将不保,何为作此态耶?”张之洞答曰:“城若陷,吾父尽忠,吾当尽孝,不敢偷生惜死,贻门第羞也。”宋杰大奇,“其大量即已不凡。”
张之洞鸡鸣即起温书。一日晨,矇眬中,宋杰步入书房,见一猴在房内晃动,宋杰十分诧异。以至后人传说张之洞是灵猴转世,人称张之洞为“猴帅”,又一日,宋宅家人把早点送进书房,稍倾家人进房收取碗碟,见张之洞满脸黑墨,俨然一介花猫,忍俊不住发笑。原来张之洞专注读书,把墨砚里的墨汁当成颜色差不多的酥麻,把糍粑蘸着墨汁送入嘴中,染了个大花脸。
张之洞父子,与宋杰家祖孙三代有很深的情缘。宋杰的父亲宋云,道光监生、府城试院街人,与张锳交情甚笃。道光二十一年(1841)张锳初到安龙,见旧试院在府城外,居民寡少兼无旅店,士子往来多者跋涉。且号舍狭少,屋材多朽,乃卜地东门内别建。张锳自捐银一千两,移文府属州县官绅捐银共三万零八百两。“俱交建修首事拔贡生桑滋,监生宋云、商民冯程远等经营。”可见张锳对宋云的信任。
宋云之子宋杰,《南笼续志》载:“以孝友闻,秉性慈祥,急公好义。早年受知于前郡守张公春潭,甚为倚重。因得以其子(张之洞)若婿(鹿传霖)订交焉。”宋杰曾以积功荐云南州判,不出仕。宋杰第五子宋绍钖,光绪廪贡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湖广总督府张之洞慕僚。后补任湖北鹦鹉洲厘金局总办,补用县知事,广东花县知县。
张之洞幼时,曾对宋杰说:“志有他日吾作督抚,必迎兄至督府一叙。”“张之洞任两广总督、鹿传霖任四川总督时,都有书信请宋杰到督府叙旧,而未成行。”光绪二十二年(1896)“张文襄公移督湖广,屡以函电促,始往一晤,以践夙约。”武汉一聚张之洞“欣慰平生,欲以事屈,力辞不就。濒行厚赠又不受,一时鄂中名公臣卿争欲延见而不可得,其操行如此非流俗所能及者,时年已七十三矣。”张之洞时五十九岁。宋杰从武汉回安龙后,寿至八十一岁无疾辞世。张之洞从武汉寄以挽章,“额曰:感旧思贤,联曰:汉上感沧桑闻诗重话趋庭事,黔州暗梁月入梦应来死友魂。”失去至友的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张之洞十三岁考取秀才,十五岁回籍河北南皮考取乡试第一名解元,二十六岁殿试题名探花,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三十岁任湖北学政,三十六岁任四川学政。四十四岁任山西巡抚。四十七岁任两广总督,五十二岁任湖广总督。六十五岁督办商务大臣,任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七十岁充任体仁阁大学士,补授军机大臣。七十一岁赏加太子太保。
张之洞在安龙生活过的遗迹和能收集到的诗文有:《半山亭记》《天香课草》《十八先生祠堂记》《吊十八先生》《鸡 菌赋》《龙溪砚记》。
道光二十九年(1849),张锳在府试院右侧重修明十八先生祠,祠堂落成,命子侄题联。十二岁的张之洞题联:“杀身以成仁洵称志士,临难毋苟免不愧先生。”跋云:“十八先生旧有祠,家大人再守兴郡,欲访而祭之,祀事久废,基地无存。道光已酉岁,子试院之侧,购地鸠工,重新创建,至庚戍落成。命洞兄弟各题联语,不揣固陋,敬杼管见。”
郡人王允嘉与张之洞为同窗好友,感情甚笃。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期间,曾赠手书对联:“独立寒秋谁与友,往看万壑争交流。”王氏家族世代留存。
张之洞在府署读书的天香阁,“惟年久失修屋渐倾败,民国十年(1921)知事洪寅于堂右望海楼旧址建楼三楹。颜曰:张香涛读书楼。邑绅宋绍钖撰联曰:“天眷循良公食报,人传轶事我思恩。跋曰:前清相国张文襄公之洞,幼随其父春潭公来守是郡,尝读书于此,迄今六十八年矣。邑洪君均亮,追念往昔就商予,特新建此楼以记其事。惟锡也侍公有年,受恩最重,登斯楼其能无慨乎。”
2011年仲夏,安龙县政府在金星山左簏建屋三楹,辟为“张之洞纪念馆。”并于纪念馆门前广场,树立张之洞铜像,以表达安龙县民众对张之洞的怀念之情。
张之洞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随父到安龙,咸丰五年(1855)离开安龙,减去道光三十年(1850)赴广西百色应试,咸丰二年(1852)回藉直隶应顺天府乡试,前后近两年,张之洞四岁到安龙,十八岁离开安龙,在兴义府(安龙)十年有余。安龙有句俗语说:“人看从小”,“三岁看到老”。人生三分靠天赋,七分是童年少年及后天的积累,少小时形成的道德趋向和世界观是难以改变的,决定其一生的运程。张之洞在安龙,有名师的传授,有严父的督促,有良好的家风,还有龙城纯朴的民风熏陶,奠定了他一生事业成就的基础。光绪三十三年(1907),张之洞补授为军机大臣(留任湖广总督),名列辅宰位极人臣。张之洞二十六岁入仕,从政已四十四个年头,毛泽东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办教育开中国师范教育的先河,修铁路办工厂办钢铁联合企业、办军械厂造枪炮成中国近代工业鼻祖,办商贸办洋务为中国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在漫长的宦途中,特别是在湖广总督任上,他“夜睡仅四五刻,每饭一瓯,仍不消化,”以至诸病齐发。张之洞为国家黎民福祉心力交瘁,付出了毕生心血。
张之洞在武汉主政18年,他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耕、建新城市,不觉已进入古稀之年,心力瘁矣。在即将入京侍在君王侧,开始另一人生旅程时,幼年在兴义府(安龙)的往事频频入梦来。那萧森肃穆的天榜山,那花红柳绿的十里荷塘,孤灯长伴十年寒窗的天香阁,还有故去的师尊和淳厚朴实的故友乡亲。驹马三跪拜报答舐犊情,燕子飞千里回到家门口。龙城几度荷花开,龙城年年桂花香。龙城有童年的足迹和欢乐,梦里少时的故事悠长。梦醒时分张之洞总想为自己童年生活的故地,为“先公旧地,先公旧民”做点回报。
张之洞叫家人购置数千银元的几千册图书和教学仪器,派专人押运到南盘江的洪江,再雇请驮马挑夫送到安龙。又捐银千两,在安龙置田收租五十六担,交给府城学堂作常年经费。张之洞意犹未尽,又委托原故友的儿子,原督府慕僚补用知县宋绍锡回安龙,带亲笔信给时任兴义府知府陈鸿年,请他府城考选10名青年学生,到武汉高等师范学堂学习。张之洞担心安龙的家长不放心子弟远行,又写了一封情辞恳切的《告家乡父老书》。陈鸿年用大字抄录张贴在府衙门口,全城父老无不感激万分。陈鸿年主持考选宋炯、洗国琮、王立斋、黄定三、陆天香、郑子立等10人,由宋绍锡带到武汉,入武汉两湖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所需各项用费约二千银元,全部由张之洞负担。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张之洞结束了封疆大吏的使命回到京城,朝廷赏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十月四日在北京病逝,六日,谥文襄,享年七十二岁。
张之洞辞世已经100多年了,但厚道的安龙人还记得他的情意。老百姓心里有一杆秤。张之洞为安龙做过的好事,他们记在史书上志书里、刻在脑海中。
黔西南州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