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国家级文保单位历史文化价值一览

发布时间:2013-06-04 08:31:59

  据国家文物局(2013)19号文件公布:我市刘氏庄园建筑群、万屯汉墓群、鲁屯石牌坊群和由川滇贵三省共同申报的茶马古道滇黔古道兴义段成功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次成功申报,填补了我市无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空白,凸显了我市作为黔西南州历史文化中心的地位。

   第七批国保单位的评审工作从2009年开始,全国共审批1943处。我省获批32处黔西南州7处我市3处,占全州现有国保数的三分之一,我市入选的四处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刘氏庄园建筑群

   位于下五屯片区中心,是西南三省区民族地区清末民初最大的家族式庄园之一。庄园东西长326米,南北宽181米,保护面积5.3万平方米,现存面积1.8万平方米,是我国西南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清末民初地主、军阀庄园建筑的代表。刘氏庄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咸同年间初具规模,取名为永康堡,历时近两百年,经历了与兴义有关的历次重大军事事件和政治事件,是兴义近现代史乃至贵州民国史的实物见证。建筑具有祭祀性、居住性、休闲娱乐性、军事防御性四大功能,其中军事防御性在西南三省庄园建筑中独具特色。祭祀性建筑包括刘氏宗祠、忠义祠、家庙,体现了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传统文化内涵;居住性建筑包括刘显潜居室、长工房,法式建筑等,娱乐性建筑包括戏楼、花厅、荷花池等。从布局上看,祭祀性建筑位于庄园中部,居住性建筑沿祭祀性建筑四周向外扩展,军事防御设施处于所有建筑的外围。

   庄园部分艺术构件的雕刻内容,取材于自然景观和民间图案,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和清代民居特点,有中西合璧的成分,又有清代南方民居的特点。庄内中式封闭式四合院相对分散,室内地面台基较高,石质础柱高大,大量的石柱础、石檐柱、石库门等的雕刻工艺相当精湛,其功能防水、防腐,又增强了装饰作用。

   刘氏庄园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对研究兴义乃至贵州近现代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庄园内题刻的文字、炮楼城垣等是研究咸丰年间贵州回族起义和贵州军阀史的宝贵实物资料。庄园内的题刻文字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记述了刘氏家族自办团练镇压回民起义发迹的历史,从其独特的一面记录了以刘氏家族为代表的兴义系军阀的发展过程。刘氏家族因镇压回族起义发迹,成为滇黔桂结合部独霸一方的富豪,清末民初进而问鼎贵州政坛达15年之久,其家族史是贵州近代史的折射。

  鲁屯石牌坊群

   鲁屯石牌坊群坐落在鲁屯古镇内。牌坊原建4座,均跨街而建。1966年拆毁1座,现存3座。分别是立于南门口的“生员李汝兰之母百岁坊”,立于铁匠街的“李锦章百岁坊”,以及立于包谷市的“黄建勋之母李氏节孝坊”。鲁屯牌坊的建筑形制基本相同,除局部有所变化外,主体结构均为四柱三门五楼。高9.25米~10.11米,宽7米~8.75米。

   鲁屯石牌坊造型匀称,庄重和谐。三座牌坊中“李汝兰之母百岁坊”和“黄建勋之母节孝坊”以明间字碑正中为造型分割中心。以字碑正中为圆心,以字碑正中到地面的距离为半径,恰好可把整座牌坊框在圆内。两座牌坊的半径分别为4695mm和4625mm,百岁坊比节孝坊略大。“李锦章百岁坊”以字碑正中上方一寸左右为圆心,半径为5055mm,比“李汝兰之母百岁坊”还大360mm(略一尺一寸)。可见古人修建牌坊时的独具匠心,除要考虑比例的协调外,还要注意牌坊在等级上的差别。牌坊比例上的协调和尺度的分配,是长期总结经验和规范模数的结果。三座牌坊对研究中国牌坊的比例关系、等级关系、建造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鲁屯牌坊群石雕艺术精美,运用了阴刻、阳刻、浮雕、透雕、圆雕等技法,内容以卷草、云纹、花卉、人物等图案为主,内容丰富,纹饰精美,线条流畅,充分展现了云贵相联地区的地域风格,是贵州清晚期石雕艺术的精品。坊上所刻匾、对、序文等,多出自地方杰出文人或官宦之手,书法精美、对仗工整,既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的形制、它的建筑艺术、它的历史文化内涵,凝聚着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从牌坊上众多的题刻来看,也是当时黔、滇、桂三省文人学士、政治人物的一次聚会,一种儒家忠孝节义文化的检阅。牌坊原有四座,现存三座,鲁屯牌坊群宣扬忠孝节义,实质上是嘉庆苗变被镇压后儒家文化与土著文化较量,最终儒家文化获胜的一种象征,是当时统治者政治教化的一种外在体现,也是对鲁屯李氏家族信仰儒家文化的一种褒奖。

    鲁屯石牌坊群具有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屯田制是是明朝政府经营大西南开发贵州的主要方式,而卫所则是这一开发方式的行政体制,鲁屯明初设千户所,李氏家族则世袭这一职位,至康熙年间“改土归流”之后,鲁屯家族世居至今,这种卫所制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完整性在全省是独一无二的。鲁屯李氏家谱及众多的墓碑录是这一历史的实物见证。

   鲁屯地处黔滇古道上,是在明初军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镇。明洪武间于贵州大力推行卫所制,时江苏淮安府山阳人,进士出身,兵部员外郎李文明因随沐英平叛普安土司阿资马和普旦有功,授世袭普安卫右所锦衣卫掌印千户。先驻普安杨屯,后因确保鲁屯通道畅通,李文明次子李孝军移驻鲁屯,遂世居鲁屯。随李氏移居鲁屯的驻军,多来自江南富庶之地,他们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文化,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至徐霞客考察盘江水系到达“只有几个卖黄蜡和卖汤锅肉的商贩”的黄草坝(今兴义)时,鲁屯已经拥有坚固城墙,商贾云集、街市繁华。

  万屯汉墓群

   位于万屯镇新桥村、下坝村、万屯村及其周边顶效镇和兴村、郑屯镇前锋村、鲁屯镇章磨村和桔山办峡谷村等处,保护范围约65.61平方公里,是贵州境内分布面积广、保存数量多、出土文物较重要的汉代文物遗存。

    1975-1991年贵州省博物馆在万屯村至新桥村一带发掘汉墓8座,1992年又清理了1座。从两次发掘情况看,该墓群种类多,分砖室、石室、砖室与石室同冢三类,根据平面形制,可分为刀形券顶墓、长方形券顶墓和“凸”字形券顶墓。墓葬长在5米以上,属中型以上汉墓。出土了铜车马、提梁铜壶、陶质水塘稻田模型、镂空铜豆、五铢、汉砖等珍贵文物近百件。

   通过多次考古调查,发现万屯汉墓群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在与万屯紧邻的顶效、郑屯、鲁屯等乡镇均有汉墓分布,与其北侧的兴仁交乐汉墓群也相距不远。

   所发掘墓葬分砖室墓和石室墓两类,砖室墓为凸字型,系平砖,楔形砖砌成。砖侧摸印几何纹图案花纹,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随葬品主要放置前堂和墓道。棺内放置随葬的生活用具。

   铜器有车马、提梁壶、豆、耳杯、盘、釜、盒、镜、洗、斗、带钩、顶针、跪人灯、人饰、铺道啣环、泡钉及摇钱树碎片等,陶器有瓮、罐、钵、水塘稻田模型、轮等,铁器有环首刀、残交股剪、夹、环柄锥、提柄架等,其它有钱币300余枚,分五铢和货泉两种,另有漆耳杯,银耳杯、银戒指、银手镯、琥珀狮饰、黛石、石镇等。

   其中八号墓出土的铜车马是一件极为珍贵的东汉时期的文化遗物。铜马是分段铸造合装而成,可任意拆卸,全马分头、耳、颈、身躯、尾、四肢等11段,分负车、牵引及驾驭三部分。铜车马结构分为驾马、轮与轴、车厢与逢盖三部分,全系手工制作。兴义在汉时建置,只设过县。墓主可能是当时某一贵族或某县令的妻、妾一类人物。

    “水塘稻田模型”是八号墓出土的另一件稀有文物,曾经引起考古学家的极大重视。模型内的各项设施,展现的是一派生机盎然、五谷丰登、荷叶田田、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这件珍贵的文物,给我们提供了汉代西南地区农业生产的情况。说明在汉代,人们就开始了修山塘、筑渠道。塘中养鱼栽藕,发展副业。稻田平整,利于灌溉,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保护水土。

  出土文物证明,万屯汉墓群的时代,上限为东汉和帝(89-105年)下限可能到桓帝(147-168年)灵帝(168-189年)时期。九号墓的发现,证明兴义万屯汉墓群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为考古学家进一步寻找汉墓位置及汉代居住遗址提供了宝贵资料。

    万屯汉墓群分布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在贵州少见;墓葬类型丰富,出土文物珍贵。该墓群为研究秦汉时期贵州交通提供了珍贵资料,秦汉时汉中央政府修筑有“南夷道”,直达贵州等西南夷地区,墓葬中铜车马等交通工具的出土,有助于探讨“南夷道”的走向和当时的交通状况;万屯汉墓群为探讨汉代农业生产水平、生产技术等提供了生动图像,对探讨汉中央王朝在贵州境内郡县建置和汉移民的来源等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为探讨当时的居住环境、聚落构成与分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提供了线索。同时,兴义万屯汉墓群出土的文物还参加了国内许多重大的考古展出活动,已成为贵州一张亮丽的名片。

  作者:王仕学 周仕敏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