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蒙荣荣
生长在盘江流域的蓝靛。
远在石器时代,人们用手搓揉蓝草的鲜叶时发觉手上有青绿色,用水冲洗后逐渐就变成了耐久不褪的蓝色,这就启示了人们利用蓝草叶进行染色,由此可见,蓝靛染色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的印染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活在南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族同胞,日常穿的染色土布衣裤全部都要通过蓝靛染色,因此,布依人自古以来就总结和发展了自己本民族的蓝靛染色技艺。
据史料记载,盘江流域布依族的先人在明朝以前就已经掌握了蓝靛染色技艺。他们喜欢种植蓝靛和进行蓝靛染。蓝靛经一定的技术处理,可把布染成深蓝、中兰、浅兰、灰、深灰、青、月白等各种色。蓝靛,又称为南板南、马蓝,属爵床科马蓝,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身都是宝。其根、茎、叶均可入药,也可加工成染料靛泥,是布依人常用的天然染料。蓝靛染色工艺制作是布依族土布服饰中一个重要工序,将植物蓝靛加工成染料靛泥,能让染色后的服饰布料色质鲜亮、保质期长、质感好、防霉透气、不易褪色、无化学污染的特点。布依族人民在长期使用蓝靛过程中也逐渐摸透了蓝靛的脾性和功用,深知蓝靛染色后的服饰不仅耐脏、耐晒、不易退色,而且对于刺挂草割引起的皮肤伤痛以及虫咬、疮疔等有消炎止痒作用,因此,他们喜欢穿用。
贞丰县、册亨县的布依族靛染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艺的细腻程度和要求极高,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因此,贞丰县布依族《蓝靛染工艺》,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技艺程序看似简单其实很繁琐,大致过程为:制靛——漂白——染布。
制靛。首先将采好的蓝靛枝叶(约三百斤左右)挑到大靛池里,再往大靛池里放入足量的水,其后用一根长约两米余的专用靛耙在大靛池里用力地来回搅拌。如此搅拌每日2—3次,使枝叶充分地在靛池里得到快速及良好腐化,并将其浸泡的枝叶泡5—6天为宜;然后便开始祭祀求福仪式,杀鸡叩拜后将鸡的血液滴入大靛池,用鸡毛帖在大靛池门边,祈求一年一度的蓝靛染料制作过程顺顺利利,预祝丰收。过了几天,待浸泡的枝叶腐化后,用竹扫帚把大靛池里上层未腐化的叶渣清除掉,在石灰池里放入适量的石灰(每一百斤蓝靛叶约加石灰八至十斤为宜,石灰以天然无杂色的大青石烧制而成的石灰或以木材烧制而成的灰为极品),与适量的水搅和后放入大靛池中,当地生产的靛泥主要是用蓝靛根、茎、叶加上石灰浸泡而成。当石灰水与靛池中的液体成分混合后,就开始打靛花,打靛花必须赶在日出前或日落后(经验丰富的匠人在打靛花时都以看靛水颜色为标准:水色若为桃花色说明石灰配比已适度,这一池靛一定是极好的上等染料靛;也可以用舌头尝试靛液的咸淡度来确定石灰配比的增减),一般是2—3人用专制靛耙在大靛池边使劲地往靛池里搅拌30—60分钟,直至池里绽起漂亮的靛花;随后再经下层水孔把大靛池中的沉淀部分的靛液放入到转角过滤池里(过滤池上架的“竹网筛”,起到过滤靛渣的作用)过滤后,流存到地园靛青池中。约12小时的沉淀待汁水分离后,把地园靛青池里的上层清水放掉,只留稠湖状的靛泥。3—4天后,稠湖状的靛泥就是制成品的蓝靛染料——靛泥;将蓝靛染料也就是靛泥从地园靛青池里舀出来,密封在陶瓷或塑料的大缸里,用时取出,不用则继续密封好,可保存3—5年不发生任何质变。
漂白。漂白时,布依族妇女是用早晨的阳光和露水进行漂白的古老方法。布依妇女晒布多在天气晴朗有露的早晨6点半至7点太阳升起之前,把布匹平整地铺在草坪上,整个布面才会在同一时间被朝露浸湿,这样晒干的布面色调才一致。晒至中午布依妇女们将晒干的布收回家中折放好,这样连续晒数天(一般为七至十天),直到布面洁白为止。这样漂白后,白布在靛染时容易上色,经久耐用。另外,布依族妇女还掌握一种更为原始的漂白方法——利用新鲜牛屎作为漂白原料,漂白时,先用适量的新鲜牛屎放在木桶里加水搅匀,然后放入白布进行翻搅,把布取出摊在阳光下晒,待布晒至半干后拿到河边进行揉搓冲洗,布料很快变白。
染布。染布分为大缸染和小缸染。
大缸靛染,先把蓝靛放进大染缸,根据布料多少和所染颜色,按一定比例加入适量的水,石灰、自制白酒及土碱等原料,经过一定时间的化学反应再放入白布,要经多次取放和漂洗。一般是每隔2天取出漂洗一次,至少要到放漂洗8次以上、浸染16天以上。且每次取出布料漂洗后再放入染缸时,都要按所染颜色的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水、蓝靛、石灰、自制白酒及土碱,同样要添加8次以上不同比例的原料,直到布已染成所需的颜色,再用牛皮熬成的牛皮胶上在色布上,用石滚把染成上胶的布滚平,直至光亮即为成品靛染布料。
小缸靛染,用小缸染青布,先把蓝靛放进小染缸,加适量的水,再按一定比例加入适量的石灰、土碱和自烤的白酒等原料。经一定时间的化学变化后,把用清水煮过的白布(通常煮1小时左右)放入染缸。从布料下缸的当天起,每天取放三次,三天漂洗一次,这叫头风。通常要浸染三到四风才能达到“上药”的程度。小缸染青布从头风到染四风,要取放8次以上,浸染16天以上。在每天晚上夜深人静时,按一挑水五钱白灰、半斤蓝靛、二两自烤米酒的比例将原料添入染缸。每隔二天添加自制土碱、白灰各一两。布料经上述时间和方法靛染后,可取出上药。用涩梨皮在清水中煮熬5个小时左右熬出紫红色的水汁,将布料放入紫色水汁中浸染一遍后取出晒干,再次放入紫色水汁中浸染,同样每天取放漂洗三次,浸染三天后,取出晒干然后上浆,即用野生“白矶”粉末加入紫色水汁中搅匀后将晒干的布料全面浸湿上色,待布料上色后取出晾至半干,将半干的布料放于青石板,用专用的锤布棒(长60cm,宽10cm)锤一小时左右,将布料锤至半蔫,然后展开晾干,晾干后将布料折叠成块状再用锤布棒锤打一小时左右,直至布料薄平。靛染的青布,虽经日晒雨淋,也不会褪色。小缸染以母女传承方式沿袭。
在染布的过程中,布依同胞们会用土碱、烧酒、石灰、牛皮胶作辅料,利用蓝靛多次冷染逐渐加深的特点,把布染成月白、月蓝、蓝、深蓝、浅灰、深灰、青等色,让蓝的变化一一展现,无论是哪种蓝色,其色泽浓艳,色牢度非常好,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布依族群众的喜爱。在布依族聚居地区,除专业染房(大染缸)外,几乎每户都有小染缸,随时染蓝、青棉线和青布。小染缸自染的青布,最后用犁树皮或刺犁树熬水上浆,色泽鲜艳,保色期长。布依族妇女喜青色,如青裤子、青围腰、青挞肩、青袖口。各色花帕、花垫单总少不了“青色”,姑娘出嫁少不了一床青被褥。老人寿衣少不了一件长衫、青上装。小孩的背带、男女老幼穿的布鞋帮也是青布做成。所以蓝靛染色技艺在贞丰北盘江流域布依族地区一代一代沿袭下来。
黔西南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