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体用政推新,治事忠公竭苦新。大夏倾危扶不住,只留肝胆照来人。”著名书法家、原省书协副主席、省政协书画院画师杨霜参观安龙县张之洞纪念馆后由感而发,挥毫泼墨,创作了这首七言绝句为张之洞纪念馆题咏。
4月8日至9日,由贵州省政协组织的全省知名书画艺术家“下基层、送文化、促发展”全省行活动组一行30余人走进安龙县,他们用手中的清润笔墨勾勒南明古都,创作了百余幅艺术作品赠予该县。
安龙历史悠久,开发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以来史不绝书,明清之际成为贵州西南重镇。明末,清军入关,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安龙建都城达四年之久,组织指挥抗清斗争,发生了许多悲壮的史事,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地崇龙头仙鹤顶,名重南明古皇都”是历代文人墨客赋予安龙的赞誉。明“十八先生”的故事,令人感慨苍凉,张之洞父子在安龙的轶事和招公筑堤的壮举,使安龙闻名遐迩,成为贵州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8日,艺术家们在该县大会场现场挥毫泼墨,用书法、绘画作品讴歌该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诗情山水。
“一位古代少女,乘坐着一夜扁舟,畅游招堤,意犹未尽,在垂柳和荷花的映衬下栩栩如生……”这幅“少女游招堤”的佳作出自贵州画院人物画师、省政协书画院特聘书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钱文观的手笔。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来到安龙县采风,每一次来都有不一样的创作灵感,“少女游招堤”就是凭借意会了名为“西江月·游安龙招堤,垂柳四方绿,荷花隔岸一脉香。”诗词的意境由心而创。
“安龙很美,这里有美丽的招堤风景区,还有晚清以来诸多近代杰出人物的故居、遗址及古朴庄重的南明皇城等,我们一行书画家来到这里,既有了创作灵感,又可以在创作中切磋技艺,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何乐而不为。”贵阳市文联副主席、贵阳市书协副主席徐爽说。
创作现场,书画作品让人目不暇接,气势磅礴的国画、个性张扬的草书、法度严谨的隶书、意境深幽的水墨画……展示了书画家们风格各异的绝技和风采,他们以书画会友,以翰墨传情,共同探讨艺术之境。
9日,艺术家们还尽情地参观了十里荷塘和将军园的秀丽景色,观看了安龙县海庄村独具魅力的原生态民族歌舞《布依八音坐唱》《又唱好花红》《浓浓布依情》《安龙好风光》等精彩表演。艺术家们还和布依儿女们一边手拉手、一边打糍粑,此时此刻,歌声、欢呼声、笑声、拍照声交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贵州省政协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激发一切文化创造力,为全省四化建设鼓与呼,让书画艺术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特色,有生命力、能打动人的优秀作品,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艺术,搭建艺术家与老百姓之间的桥梁,推动我省艺术事业的健康繁荣与发展。
著名国画家、省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张润生,省政协文卫体委主任、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章迪诚,省政协文卫体委副主任、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张忠敏,著名书法家、省文化厅正厅级干部、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邓健,著名书画家、贵阳市文联主席、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省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包俊宜,省文联副主席、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陈加林,以及省政协书画院各位书画艺术家,州政协主席龙刚,州政协副主席黄健勇,安龙县四大家班子部分成员等参加了活动。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