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茶籽化石” 茶文化不朽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4-04-15 10:22:50

  文/图 陈亚林

  卢其明在茶籽化石发掘地向媒体记者介绍相关情况。

  沙子镇布依族妇女采摘茶叶的情景。

  今存省茶科所的世界唯一一棵“茶籽化石”。

  晴隆县是全国重点产业茶县,为推动茶叶产业大发展,促民增收,依托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文化元素,围绕以“茶籽化石”为灵魂的茶文化品牌,大做“茶”文章,把茶文化打造成晴隆县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成为推动晴隆发展山地经济的又一重要产业。

  绿水青山藏不住,无边美景入画来。茶在云中长,云在茶中飘,好茶须得云中采;一层层梯田一层层绿,一片片茶叶一片片翠,云雾缭绕中的茶园成为一道别样风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晴隆县花贡农场生产的红碎茶是国家免检出口产品,享有很高声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晴隆茶叶内质丰富、高香馥郁、鲜爽醇厚、经久耐泡等独特的高山茶特色。无论从口感上还是品质上,都是全国绿茶中的精品。绿色的、安全的、原生态的、高原的、健康的特质,使晴隆茶叶具有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1980年7月,贵州省野生茶树资源调研组成员卢其明,在晴隆县碧痕镇云头大山野生茶地,发现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棵“茶籽化石”。后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贵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地质研究所及贵州省茶科所等专家勘查鉴定,认定为“距今10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四球茶的茶籽化石。”研究报告上这样叙述:“此种茶树茶果实为绿色,每果有种籽1-5粒,茶籽呈褐色,是典型的薄壳类种子,直径1cm左右,半球形或前面楔形,背面圆形。”

  由此可见,早在100万年前,晴隆县就是野生茶树的生长之地,是世界茶树起源地和世界茶文化发祥地。2011年,“茶籽化石”在茶博会上首次亮相,充分印证了贵州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核心地带之一,黔茶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渊源。

  今年2月,由省委宣传部、省农委组织的“黔茶提升在行动——‘绿宝石’发现之旅”新闻媒体采风团,走进“茶籽化石”之乡——晴隆,通过品茶叶、赏茶艺、访茶企,感受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该新闻媒体采访团兴致勃勃来到碧痕镇新庄村云头大山“茶籽化石”发掘地,实地采访“茶籽化石”发现人卢其明。今年70多岁的卢其明,热情洋溢地向媒体记者作了“茶籽化石”发现的情况介绍。之后,卢其明又带领媒体记者在一棵有50多年的茶树(野生四球茶)前为其进行讲解,挖掘历史悠久茶文化。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视台、金黔在线等20家媒体的30名新闻媒体、网站记者们,在活动采访现场对晴隆茶叶外形匀整、翠绿,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叶底嫩绿、匀整明亮等特点,以及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特点赞赏不已。就晴隆茶叶的品质、销路、特色、优势、发展历程以及今后的开发前景等话题,采访了相关茶叶企业公司负责人。

  史料记载,晴隆县是古老的茶区,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至少有600多年历史。明朝万历年间,著名抗倭名将邓子龙率兵驻扎安南(今晴隆县)时,对当地茶叶夸赞不已。期间,邓子龙在城南木鱼坡古驿道旁建造“莫忙亭”,为来往客商饮茶歇脚,还亲自撰写了咏颂名茶的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斟一壶酒来”。

  晴隆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气候类型多样。这里常年云雾缭绕,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好山好水出好茶,研制的“贵隆”系列绿茶选用无性系良种大叶茶芽叶为原料,经独特工艺精细加工而成,品过让人回味无穷。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结果表明:水浸出物43%、氨基酸3.533%、茶多酚含量高达33%。

  目前,沙子镇已种植茶叶12000亩,茶叶深加工和精加工就是其一,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线”的新型农村特色农业和观光旅游业。在该镇的晴隆县茶业公司、晴隆县古安南茶酒厂、原生态早生古茶树优异资源原种繁育苗圃基地,采访团记者就晴隆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营销模式、市场前景、茶农收入、下步发展思路等进行了深度采访。活动现场,来自县茶业公司、古安南茶酒厂、吉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五月茶叶有限公司、花贡镇巨鑫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茶叶企业的工作人员不失时机,集中向媒体记者展示公司和合作社生产的优质茶叶。  

  晴隆茶产业的不断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的具体体现,通过这些年政府的大力推动,在品种上,引进了龙井系列、福鼎系列、安吉白茶、金观音、乌牛早等高端茶种,丰富了晴隆茶种类。在加工上,通过引进沿海几大茶叶产地企业前来投资建厂生产加工,弥补了晴隆茶的外形、包装等方面的欠缺,通过外地茶商将晴隆茶推介出去。晴隆茶叶生产基地,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大叶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名优大叶茶生产基地”、“全国第一批无公(茶叶)害示范基地”。2011年3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贵州绿茶”地理商标正式注册使用,企业注册茶叶商标16个,主要有“贵隆”、“贡峰”、“禄祥”等品牌。

  按照全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黔西南茶区被列为晴隆和普安为主早生绿茶和花茶坯产业带。晴隆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以推广无性系良种,建设高产、优质、高效茶园,生产高档名优绿茶为发展目标,明确提高茶叶加工质量和合力打造“晴隆绿茶”品牌为发展方向。推介其茶叶独有的“早生、绿色、生态、健康、高山茶”特点,凭借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区位交通、历史文化优势,力求转化成市场、商品、经济方面的优势,推动晴隆茶产业跨越式发展。

  据《晴隆县志》记载,明朝时期,在原半关(今“24道拐”)处古驿道旁的“涌泉寺”外,设有凉亭,专供路人游客小憩之用。“清风拂座留人坐,明月当头照客行。”让人想到当年古驿道的繁忙,寺旁山崖上有明(代)人林乔南书写的墨迹“甘泉胜迹”等。虽然晴隆众多古驿道上的茶亭,因修筑滇黔公路而湮没或是交通发展而使其功能消失,但却成就了岁月的辉煌史书和人文遗迹。

  原安南境内五尺古驿道始建于明初年间,迄今也有600多年的历史,曾经是出滇入黔进入中原的商贸主要通道,见证多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曾几度辉煌。晴隆茶文化,是沿袭安南古文化,传播古茶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用艰辛、劳累唤起人们缅怀历史,同时演绎了“马背驮茶、古道精骸”的昔日辉煌。

  目前,晴隆茶产业已初步形成“沿路、沿景、沿江”的“三沿”发展布局,即沿沪昆高速、晴兴高速和沙八(沙子镇至册亨八渡)线,依托“24道拐”和世界唯一茶籽化石发现地,形成了沙子、碧痕、鸡场三个镇为中心的以大叶茶为主的种植区域,该区域是晴隆县茶叶集聚区和集散地,有茶园4万多亩,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作坊)50多家。此外,三望坪省级风景区周边的茶叶种植,形成了以大厂镇为中心的3万亩龙井系列生态观光茶园,及以花贡镇为中心的福鼎大白1万亩以上的生态茶园。

  近年来,晴隆县特色茶叶种植建设按照“山、水、园、林、路”统一规划布局,并在茶园内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加大科技投入,减少农药使用,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县茶业公司利用县境内种植的“云大”、“金观音”、“黔湄601”等大叶茶适制高品质红茶(茶多酚含量较高)的有利条件,成功开发生产了质量上乘的晴隆红茶。红茶作为原料在全省率先研发酿制出茶酒,并通过了QS认证,经省食品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品评鉴定,被专家一致认定,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属省内首例。晴隆茶酒、红茶等新产品的开发,为茶农亩均增收1200余元,大幅度解决了晴隆县夏秋茶弃采,茶园失管荒芜等严重问题。

  在晴隆现有的众多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作坊)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0多年经营历程的老牌企业晴隆县茶业公司,也有近年来强势进驻晴隆的吉祥茶业公司,还有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巨鑫茶叶加工厂,最具特色的要算位于沙子镇的古安南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本地附加值较低、茶农难以销售的大众普通茶及老边茶叶为原料,以独特工艺酿制成的茶酒,一是延长了茶叶产业链,提升了茶叶的附加值,二是对带动当地茶农增收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目前,晴隆古安南茶酒厂已经正式进入品牌推广期。

  同时,积极组织县内茶叶企业参与全国各类茶评比和茶事活动(包括品茗会、茶博会、展销会等);以“晴隆绿茶”商标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契机,坚持有利于茶产业发展、有利于茶叶企业发展、有利于品牌做大做强做优的原则,政府强势推动,企业自愿服从,整合“贵隆”、“禄祥”和“贡峰”等名优茶各自的优势,将名优茶统一整合为“晴隆绿茶”品牌,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加强品牌监管,强化品牌宣传,提升品牌形象,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晴隆绿茶”品牌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

  去年,晴隆县集中专业技术力量,以茶产业技术培训班为龙头,以各乡镇茶叶基地和茶叶企业、合作社为依托,开展茶产业种植能手、营销经纪人、制茶师、熟练采茶工培训,采取集中培训骨干、进村培训茶农,努力实现培训工作全覆盖,有效提升了茶农的科学种植水平。累计发放培训资料10万册,内容涵盖生态茶园的创建及规划、病虫害防治技术、茶园修剪、水肥管理及晴隆绿茶加工生产技术等各个方面,提高了培训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广大茶农的好评。累计培训茶产业实用人才8万余人,其中茶叶种植能手1.5万人,营销经纪人0.5万人,制茶师0.12万人、熟练采茶工5.3万余人,带动全县10万农民从事茶产业致富奔小康。

  为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晴隆县紧紧抓住被列为全省第一批20个重点产茶县和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的机遇,先后出台和制订了一系列茶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广大群众发展茶叶产业,走生态产业致富之路。截止去年10月,全县茶园种植面积达12.9万亩,现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2家,茶叶加工企业42家,实现干茶产量2500吨,实现农民增收7500万元。今年,晴隆县将全面推进高标准无性系茶园建设,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2万亩,坚持高标准要求建设茶园。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县茶园种植面积达15万亩,产值8亿元。

  近年以来,晴隆县紧紧围绕“晴山千峰翠,隆地万物华”为主题的县域外宣形象,倾力打造以“茶籽化石”为灵魂的茶文化名片,强力宣传推介生态、旅游、文化等特色优势资源,树立晴隆对外新形象,着力提高晴隆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