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所见的黔西南历史

发布时间:2014-04-15 10:07:20

蒙荣荣

1987年在交乐汉墓出土的一级文物抚琴俑。(黔西南州文物局提供)

    悠悠岁月,过往的一切,皆成历史,一切均是历史的产物。

  然而,并非过往的一切均能留下印痕供今人凭吊,能保存至今的先人足迹毕竟少之又少,那时的一份寻常,如今成为窥知那个时代无比珍贵的遗产,而探知秘密的方式只有一条途径,那便是考古。

  纵观考古所见的黔西南州历史,超越数千年。史前的就有贵州龙化石群,上世纪50年代胡承志先生在我州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发现贵州龙,之后大量的海生爬行动物被发掘出来。目前,在我州发现的早三叠世至晚三叠世的地层中埋藏有丰富的鱼龙类、肿肋龙类、纯信龙类、海龙类、楯齿龙类、长颈龙类和原生初龙类七大类古生物,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而手兽痕印化石被发掘于贞丰县兴北镇下坝村旁后山脚。1978年村民发现,所有大痕印的大拇指都在行列的外侧。1994年6月,北京自然博物馆李建军博士应邀来考察鉴定,痕印化石地层为三叠纪灰岩,属三叠纪爬行动物。又叫“手龙”痕印化石,国内首次发现,距今2.4亿年。

  专家认为:“兴义是我国已知的海相地层中唯一同时发现三叠纪爬行动物和鱼化石的产地。如此众多的爬行动物化石和鱼化石在一个产地相同层位发现,在国外相关的海相地层中也是罕见的。黔西南州中三叠世爬行动物和鱼化石的发现,对古脊椎动物学、石生态学和古化石埋藏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黔山宜人古已然。南北盘江两岸洞穴的喀斯特地貌使其成为穴居时代人们的首选之地,考古发现的这一时期遗存有多处,代表有兴义猫猫洞遗址,位于兴义顶效镇木陇村东兴义火车站前猫猫山东麓,属旧石器时代,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猫猫洞洞口向东,高出木陇河水面45米。洞呈岩厦状,大部分岩檐风化殆尽。于1974年发现,次年发掘。文化层以灰褐色为主,厚约2.5米,各层都含有化石和石制品。出土人化石有下颌骨4件,股骨3段。属晚期智人,习称“兴义人”。石制品1211件,有石核、石片、打击砾石、石锤、石砧、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和雕刻器等。加工技术以“锐棱砸击法”打片为主,并有利用“锐棱砸击石片”施以反向加工等特点,命名为“猫猫洞文化”。骨器14件,有骨锥、骨刀和角铲。其中几种类型是国内同期遗址中首次发现。用火遗迹有炭屑、烧石和大量烧骨。哺乳动物化石有中国犀和窄龄熊等9种。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1980年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化石定名为“兴义人”,并称“在一个遗址内出土人类化石之多,石器材料之丰富,骨器数量之大,制作之精致,在华南旧石器时代晚期是首屈一指的,在全国也十分突出。”

  张口洞遗址,位于兴义市桔山街道办事处丰都村营盘山西南侧半山,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口洞洞口朝向西南,高出田坝约30米。洞呈岩厦状,高约6米,宽12米,进深9米,面积约100平方米。1985年发现,次年试掘。洞内堆积物存于斗状围岩之中,残存厚3米余,呈灰褐色,分12层,各层都含有文化遗物。获石制品1000多件,有石核、石片、石锤、石砧、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穿孔石等。骨器20余件,有骨锥、骨铲和角铲等。用火遗迹有灰堆、炭屑、烧石、烧骨等。还采集夹砂铁片数块,有红色和灰色,火候较低,饰绳纹、方格纹和刻画纹。运动遗骸有龟、鸟、竹鼠、豪猪、猕猴、大熊猫等10多种。

  龙广观音洞遗址,位于安龙县龙广镇七星村平广寨北,属于旧石器时代末至新石器时代初之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广观音洞有大小两个向南的洞口,高出地面约20米,主要堆积物存于东洞口内,洞高约5米,宽25米,以褐色为主,分13层。出土人类遗骸数十件。其形态特征大致属现代人范畴。石制品万余件,分打制和磨制。有石核、石片、石叶、石锤、石砧、砍砸器、尖状器、端刮器、修背石刀、凹缺刮器、雕刻器和磨制石斧、石锛等。骨制品近百件,有锥、铲、穿孔螺、刻纹骨、似乌艺术品等。陶片20多块,均夹粗细不等的砂粒,火候低,颜色有红、褐、灰、黑等几种,纹饰可辩有粗细绳纹等。用火遗迹有灰堆、炭屑、烧石、烧土和大量烧骨等。动物遗骸有鱼、龟、鸟、熊、犀等20余种。

  铜鼓山菩萨洞遗址,位于安龙县新安镇铜鼓井村南约4公里铜鼓山南侧,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铜鼓山菩萨洞呈岩厦状,向南偏西,高出地面约50米。洞高5.5米,宽10.8米,进深5米,面积约50平方米。1983年发现并发掘。文化层以棕色及褐色为主,厚约1.5米,分3层。获石制品2000余件,有石核、石片、石锤、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哺乳动物化石均为碎骨片,含5片鹿角和2片食肉类动物头骨等。化石中烧骨占一半,为用火证据。

  战国秦汉时代的黔西南州,土著文化高度发达,汉文化开始流行的时代。考古发现的黔西南州这一时期遗存异常丰富。

  夜郎是战国秦汉时代中国西南一小国,西南诸邑中,史称“夜郎最大”,武帝时,夜郎王曾与滇王一同授印被封。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28~前25年),夜郎王兴被诛,夜郎灭亡。从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其在历史上大约存在了300年时间。一般认为在贵州西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普安铜鼓山、安龙、兴义、兴仁、册亨、望谟、晴隆等地就不断有战国秦汉时期的青铜遗物发现,多数学者认为其即夜郎之遗存。其中,普安铜鼓山三地发现最丰,它们是贵州土著文化发展到高峰的标志性遗存。

  交乐汉墓群遗址,位于兴仁县雨樟镇交乐村、长箐村一带,属东汉时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交乐汉墓群共50余座,分布于交乐村官山、五里岗、松林坡、纪山坡、黄泥包与长箐村龙树脚、云南寨、鲍家屯等处,分布面积约5平方公里。原均有封土堆,一般存高2米,底径10余米,最大者存高4米,底径30余米许。1975-1999年4次发掘19座。有竖穴土坑墓、砖室墓、石室墓。砖室墓、石室墓均系券顶,平面形状可分长方形、凸字形、方形带多个长方形侧室的大墓等。墓葬长度在2.7-9.05米之间。出土随葬品200多件,有铁、铜、漆等器物。在目前贵州5件汉墓出土的一级文物中,就有3件是从交乐汉墓群发掘出来的,它们是抚琴俑、铜车马、连枝灯。

  普安铜鼓山遗址,位于普安县青山镇营盘村东1公里,属战国到西汉时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普安铜鼓山遗址分布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1980年发掘1519平方米。发现一座房屋、一座陶窑及较多柱洞等遗迹。出土石器274件,包括磨制斧、凿、刀、臼、网坠、纺轮、支子、弹丸和箭镞等生产、生活用具;还有较多瑗、环、玦、璜等装饰品;尤其以一批铜器引人注目,所铸器物主要为兵器和小型工具。出土陶器包括釜、罐、豆、碗、杯、纺轮和坩埚等。陶质主要为夹砂陶,泥质陶很少。陶色多为红皮灰陶,多饰绳纹,有少量水波纹、方格纹和划纹。还有数件铜器铸模。出土铜器45件,包括剑、刀、钺、箭镞等。出土铁器17件,包括刀、矛、箭镞、铤、凿、叉、鱼钩等。

  以上遗址发掘的文物,是研究夜郎文化的主要史料,具有极高的价值。

  在宋明时代的黔西南州,出现了不少土司,他们都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存。土司文化典型代表有兴仁县大山乡明朝安营土司修建的陈氏庄园。该城堡系大地主陈伯祥的陈氏庄园,规模宏大。该建筑群始建于明末清初,为当地富户陈氏民居,1924重加修葺。有左、中、右3座并列院落,周围砌筑高 7米石墙,四角各设碉楼1座。占地面积676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中院正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1米,进深四间,通进深8.3米,穿斗式悬山青瓦顶。左院正厅为面阔三间,通面阔10.9米,进深三间,通进深8.2米,穿斗式悬山青瓦顶。右院正厅为面阔三间,通面阔10.9米,进深三间,通进深8.2米,穿斗式悬山青瓦顶。建筑内隔扇,窗花雕刻饰花草,飞鸟,走兽,手法有线刻,缕空,形像逼真,刻字言志,动静相融,相得益彰。石刻手法简练,布局中规中矩,既适用又大方。建筑题刻文字聘请国民时期云南三才之一的名家陈荣昌题字。在围墙的北门门额楷体阴刻“长乐永康”,左右楹联楷体阴刻“门墙多古意,家世重儒风”,南门门额题“太邱世泽”。围墙5米高,枪眼设置成十字形、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内宽外小,便于防御和美观,设计别出心裁,匠心独具。

  夷汉文化的对峙、拉锯、交融是黔西南州文化的主旋律。数千年后,考古者循着芙蓉千朵芳香的河,走过遗址,去寻找那些被风沙深埋而遗漏的童年细节,去整合那些被时间的河击碎的文明碎片,渐渐走近人类业已模糊的童年。走过遗址,在先人驻足的地方,看到令人骄傲的美丽风景。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