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在历史的弯道重“演”

发布时间:2014-05-22 13:30:35
 

  拍摄场景之一。 本报记者 邢贵龙 摄

  行驶在“二十四道拐”上的美军GMC十轮大卡。(资料照片)

  甘婷婷剧照。 本报记者 邢贵龙 摄

  对很多黔西南、乃至贵州以外的人来说,“二十四道拐”的名声要远胜于晴隆。这是一段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太平洋战争格局的著名历史弯道。1945年,一批批援华物资经由“二十四道拐”运抵抗日战争前线,这使得整个中国国内的抗日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中缅印战区的局面有机会发生转机。

  但是,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在人们的常识乃至史家的研究中,“二十四道拐”并未与晴隆建立起直接联系。大家只知道,这段改变历史的弯道,就在“史迪威公路”(滇黔公路)的某个位置,尽管这段弯道始终静默于黔西南的大山之中,从未有过改变。

  大山不会说话,历史却终究不会被湮没。

  改变缘于美国随军记者拍摄并发表在1943年5月的一张“二十四道拐”照片。2002年,云南抗战史专家戈叔亚经过多年艰辛探索,最终在晴隆县城以西一公里处找到这张照片的原型,确定了“二十四道拐”位于贵州晴隆的历史信息,从而改变了部分史家认为“二十四道拐在云南某个地方”的判断。

  多年之后,借助著名的“二十四道拐”,晴隆人开启了与历史对话,与世界对话的开端。

  ——2006年5月25日,“二十四道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贵州省西线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二十四道拐”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最后一期封面,该期杂志以“奇路中国”为题,全面介绍了“二十四道拐”的身前身后事。

  ——2010年3月,“二十四道拐”被贵州省委、省政府公布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黔西南“金州十八景”之一。

  ——2013年8月,被列入贵州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影视剧、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献礼片、由省委宣传部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共同制作的30集电视剧《二十四道拐》在晴隆开机。

  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贵州日报报业集团黔森影视工作室、向黔进公司联合出品,刘小锋、甘婷婷、海一天、齐芳、武强等主演的公路抗战剧《二十四道拐》4月18日在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举办了隆重的媒体见面会。该剧首度将路桥与抗战的概念相结合,讲述了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为保护“二十四道拐”与盘江铁桥,外战日军内斗奸细的烽火情仇故事,讴歌了中国军民在极端艰难环境下的不屈抗战精神,用鲜血谱写了一曲中美盟军联合抗击法西斯的团结颂歌。

  为真实揭开这条“生死命脉”的神秘面纱,该剧斥资一亿元一比一复活了号称“东方卡萨布兰卡”的晴隆市貌,以及美军加油站、美军兵工营、盘江大桥的高炮阵地、国民党的后勤医院、国民党的指挥营等,堪称国内“最贵战争剧”。制片人庞敏表示:“二十四道拐代表了中国人民捍卫和平、主张正义的理想。我们将倾力恢复这段‘国家记忆’,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惧艰险的精神传递、发扬出去。”

  以拍摄影视剧的方式推介“二十四道拐”,让外界很多人因此知道晴隆,知道了这座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过贡献的西南小县城。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正如“二十四道拐”对抗日战争的积极影响,《二十四道拐》开拍以及后期的播出,极有可能成为晴隆乃至黔西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拐点。

  日前,趁着电视剧《二十四道拐》在晴隆拍摄,本报记者走进剧组,逐一探访影视剧主创人员,尝试了解他们眼中的“二十四道拐”。

  

  主演甘婷婷:险峻秀美是黔山

  甘婷婷是电视剧《二十四道拐》女一号,号称荧屏“百变女郎”的她在剧中首度挑战堪比川岛芳子的日本间谍王雅琴,集美丽、狡黠、勇敢、坚毅、敏捷于一身。剧中,甘婷婷饰演的美女间谍王雅琴深度潜伏在贵州安南,不断挑起中美之间、稽查处与警察局之间的矛盾,并利用感情模糊梅松敏锐的视线。曾在多部战争片、谍战片和古装剧中出演女主角,在国内很多地方拍过戏,见过了很多地方的山水,在晴隆,她第一次有了“脚底板都抓紧了的感觉。”

  “最早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好奇怪啊,在网上看到‘二十四道拐’的图片之后,第一感觉是特别壮观。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这是抗战时期黔滇公路的一部分,剧本写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这是甘婷婷第一次到贵州,也是她众多军事题材剧中“第一次在故事现场拍摄电视剧。到了现场才发现,真的很有历史感。”

  甘婷婷说,过去有人形容贵州的交通状况是“地无三尺平”,当她真正走到晴隆“二十四道拐”,才知道当年修建那一段路真的是异常艰苦。

  “虽然高速公路都通了,但是坐在车上,看到旁边的高山峡谷心里还是很害怕,脚底板都抓紧了。尤其是我们还要拍夜戏,晚上从县城到外景地,公路绕来绕去,两边漆黑一片。因为两边是很高的峡谷,半个小时的路往往要走一个小时。”在距离晴隆县城十几公里外的西泌河畔,演员甘婷婷向记者讲述了初到此地的感受。

  不过,和很多剧组人员相比,甘婷婷不晕车,所以在她的眼中,晴隆的山水在险峻中透出神奇秀美。“夜戏拍到凌晨,从河谷沿着盘山公路回县城的途中,快到山顶的时候见到了日出,害怕之余又觉得这是难得一见的美景。”

  “这边的少数民族风情也很浓郁,好多人到了之后水土不服,我恰恰觉得这里的美食很不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餐馆、小吃店,进去之后却发现东西很好吃。”和不少80后女孩一样,出生于1986年的年轻演员甘婷婷也是“吃货”,对晴隆当地的美食赞不绝口。“虽然来这边时间不长,但我和刘小峰(男一号)都胖了几斤。”

  “千面小生”刘小锋饰演抗日英雄梅松,他仗义疏财、重情重义、剑胆琴心,他的任务即为保桥护路,明处要防日空军轰炸和日陆军偷袭,暗处要与内奸斗智斗勇。

  甘婷婷表示,《二十四道拐》写的是发生在晴隆的故事,又是实地拍摄,“这些美景,这些历史应该被人知道。以前像我拍《水浒》,造了一个水浒城,现在那边的旅游文化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这次晴隆也重修了过去的安南古县城,加上这么壮观的‘二十四道拐’,我想这部剧也会为晴隆旅游文化的发展带来积极作用。”甘婷婷如是说。

  导演张玉中:血肉铺就的生命通道

  张玉中,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曾执导过《壮志凌云》《新四军》《陈赓大将》《雄关漫道》等多部军旅题材电视剧,其中26集电视连续剧《新四军》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和第24届飞天奖。

  作为具有军人背景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拍摄《二十四道拐》张玉中比其他人更有感情。

  “一踏上这段路的时候,就有很强烈的震撼。你想,在当年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当地老百姓还有抗日军人,真的是用血肉打通了这条生命线。虽然由美国人主导,但具体开山凿石的,我想大部分还是咱们自己人。”今年春节过后,张玉中第一次到晴隆查看拍摄外景地,从远眺“二十四道拐”到亲身行走其中,他决定“明年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定要拍成一部向历史致敬、向英雄致敬的片子。”

  张玉中介绍,拍摄的时候,他们将会适当借鉴如《纸牌屋》等美剧的节奏、对人性的追问、对人物命运和悬念的把控、对细节的考究等手法。“我们站在历史的客观公正角度,准确把握中日、中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不夸大、不丑化、不美化任何一方,在这个基础上,运用美剧的手法强化和突显戏剧矛盾,力图呈现出那个时代背景下,那个至关重要的咽喉地带隐藏的复杂斗争”。

  过去虽然拍了不少战争题材片子,但在张玉中的记忆中,“像这样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战争地标依然保存完好,并且能真正在这样的环境里实景拍摄,还是很难得。”而这,也正是电视剧《二十四道拐》的魅力所在。

  张玉中认为,“二十四道拐”间接影响了太平洋战争的格局,更为重大的意义,则在于这段路和这段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我们本身就是冲着这段历史来的,真正了解了之后,才发现‘二十四道拐’是一段可以反复讲述的故事,有很大的创作空间。我想这段路就是贵州精神最好的印证。所以,我们有义务对外推介这段抗战遗迹,让外界知晓这段历史。”

  艺术指导李洋:战争剧的突围

  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影视主管李洋大校是电视剧《二十四道拐》的艺术指导。在他看来,当下国内电视荧屏充斥各类战争题材剧,“真正优秀的并不多”,“二十四道拐”鲜明的地标性和历史真实性将有助于《二十四道拐》从众多同类型电视剧中突出重围。

  “目前国内正在拍摄的军旅剧,特别是二战题材剧中,《二十四道拐》是最有特质的一部,因为‘二十四道拐’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功绩。再加上明年就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所以它是一部很有分量的片子。我觉得《二十四道拐》就是中国版的《卡萨布兰卡》和《桥》的综合。”《卡萨布兰卡》和《桥》都是著名的二战题材电影,两部片子分别围绕一座城市和一座桥展开故事讲述。李洋认为,《二十四道拐》以一段蜿蜒的历史通道为核心,讲述中美盟军联合抗日,改变太平洋战争格局的故事,有望赢得很好的收视。

  当前,全国各地以地方政府和旅游景区为主导的力量越来越多地投身影视剧拍摄,并希望借助这一平台推介自身历史、旅游和文化资源。在这方面,李洋同时认为,晴隆县有着比其他地方更好的优势和条件。“一方面,‘二十四道拐’在二战地标中的唯一性强,辨识度高,并且保存完好,我们不用过多渲染,观众自然会印象深刻。前段时间我们还参与拍了《淞沪会战》,也是二战片子,但他那地方几乎没有留下东西。另一方面,由于《二十四道拐》是本土作家创作,故事本身就发生在晴隆,在影片里会植入进来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服饰、饮食文化等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这部片子对晴隆的展示会是特别充分的。”

  制片主任庞敏:带着对历史的敬畏

  “我们到盘江桥,到‘二十四道拐’的第一天,就买了一些二锅头,点上香烟,祭祀这些为修路、为民族解放牺牲的战友。”在记者采访时,一旁的制片主任庞敏补充道。庞敏是八一厂的一名文职军官,在她心中,不单电视剧本身是向英雄致敬,拍摄过程也是一次深深的精神洗礼。庞敏向记者坦言,健忘的民族没有未来,“二十四道拐”不仅是地图上的一处标志,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和奋发的精神,尽管它被时间湮埋了几十年,今天看来,它对人心的冲击与震撼依然不减。此外,她也表示:“拍《二十四道拐》,我们是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去做的,要做成国际精品剧目,走上世界。也希望在二战影史上能出现更多具备国际视野的中国影视剧。”

  

  新闻链接:

  “二十四道拐”,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切断中国中东部供给线。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1942年,美国公路工程部队工兵营进驻贵州晴隆修筑滇黔公路,驻扎在沙子岭3公里处(又称美国车站),由连长麦顿负责,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道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

  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重庆,蒋介石在重庆发表题为《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晴隆“二十四道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