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马古道:沧桑岁月永留痕

发布时间:2014-05-22 13:14:04

 

兴义古驿道

“七马图”岩画

  “茶马古道”是明清时期云贵川三省贡茶、马匹输送的重要通道,由北线“贡茶古道”和东线“市马古道”两部分组成。前者包括川黔滇驿道、滇黔驿道、楚黔驿道三条通京大道;后者由贵阳经水西(今黔西)至毕节之“龙场九驿”、川黔驿道及南宋以来“茶马榷场”制度形成的贩马及牧马线等民间商道构成。“茶马古道”黔西南段之“市马古道”,是当时西南地区马市贸易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茶马古道”黔西南段之“市马古道”肇始于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爨氏部族之于矢“些莫徒”人建立的自杞国前后,形成于南宋,兴盛于明清时期。

  两宋之际,宋廷与北方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战事频繁,军马需求极大。北宋时,王安石推行“保甲、保马”之法,正是当时历史背景的反映。宋室南渡后,北方半壁江山沦陷于金人之手,从此失去北方战马来源。为确保军需,南宋偏安政权不得不转向盛产马匹的云贵地区求购战马,并设马市于广西邕州(南宁)、宜州(宜州市)、横山(田东县)等地。其时,云贵一带属化外之地,云南处于大理国控制下,贵州大部则在由三国、魏晋时的彝族爨部势力演变形成的罗甸国和自杞国掌控中。而当时经贵州的市马古道有三条:一由邕州横山寨(今广西田东),经泗城州(今广西凌云)、红水河、自杞国(兴义)、石城郡(今云南曲靖)至大理国(今云南大理);一由横山寨北行至罗甸国(今贵州安顺);一由自杞国经罗甸国,过西南五姓蕃(今贵州惠水)、荔波入广西南丹达宜州(今广西宜山),①涉及今黔西南兴义、贞丰等地。又因地处黔西南的自杞国西接大理善阐(昆明),东出邕州属地,不必经其它番国异道,即可将战马输往南宋边境,居市马商道要冲,故大规模马匹贸易活动十分频繁,其市马数量亦占横山寨马市的四分之三,多至1500余匹,在市马贸易中独占鳌头,“雄于诸蛮”②,“以是国益富……岁有数千人至横山市马”③。南宋“茶马榷场”制度形成的贩马及牧马线等民间商道遂由此延伸开来。

  “市马古道”黔西南段主要由兴义古驿道和贞丰古驿道组成。

  兴义古驿道西起白碗窑镇甲马石村,东至万屯镇佐舍村一线,途经乌沙、白碗窑、坪东、黄草、桔山、马岭、顶效、郑屯、鲁屯、万屯等乡镇(街道办事处),自西向东贯穿兴义全境,残存约120里。古道多建于裸露山石上,少部分铺以石料,宽0.5-1.2米不等,是明清时期广西泗城府至云南曲靖府的交通要道。在该段古道中,“木桥”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木桥”,原名“纳必”桥,后改称“纳福”桥,在兴义城东北25里处的马岭河(一称“马别河”)中游,是清代兴义“县城至府(安龙)之捷径”④。始建于康熙时期,后圯,唯存石基。道光中,兴义县知县汪自珍捐建续修,易名纳福桥,俗称“木桥”。咸丰三年(1853),知县胡霖澍、客商车旭华等筹银七百余两,改建为单孔双洞石拱桥⑤,后再毁。光绪癸巳年(1893),邑绅刘显世倡议复修是桥,民间仍称“木桥”,并沿袭至今。“木桥”是当时兴义县六条主要驿道中最重要的桥梁驿道,为县城通往贵阳、兴义二府的必经之地。据《兴义古道考》,由兴义县城抵贵阳共720里,需经纳福桥(木桥)、顶效塘(今顶效镇)、万屯,新城(今兴仁)、关岭、镇宁、安顺、平坝、清镇九处驿站,“木桥”为第一站;由县城向东抵兴义府(今安龙)共195里,经过幺塘、纳福桥、顶效塘、郑屯和龙广,为第二站。

  在清代乃至民国,作为联系滇、黔、桂三省主要驿道之一的“木桥”,对沟通三省经济、文化交流及物资运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兴义古驿道”上另一条重要驿道据马岭河下游踩水渡两岸,由1700余级石梯形成的栈道蜿蜒于马岭河峡谷峭壁间,仅供单人匹马通行,有“绝壁天梯”、“天心走廊”之称,是为“踩水渡驿道”。

  驿道始建年代不详。案《修桥碑记》:车旭华捐建“木桥”前,曾“没踩水为义渡,置田社产,募渡夫操舟以利行,已十余年矣”,后因“河流汹涌,覆舟沉溺”事故时有发生,方议复“木桥”。故“踩水渡”驿道当不晚于康熙年间“木桥”初建时。

  道光二十六年(1846),兴义县知县廖大闻、左营游击张殿奎曾率所属部众十余人督工复修,镌“锦亿万年”石碑一方于渡口西岸。碑高1.6米、宽68米,迄今犹存。

  贞丰古驿道分花江、白层古驿道两部分。

  “花江古驿道”处北盘江中上游之花江段,与关岭县“普利古驿道”(一称“五尺道”)相接,为“南行经兴义出滇之道”⑥。道宽1.8米,以青石砌筑。始建于洪武十五年(1382),清嘉庆六年(1801)、光绪十九年(1893)曾经两次维修。自贞丰城北90里之花江铁索桥至平街乡营盘垭口,全长32里。

  “白层古驿道”建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青石砌筑,宽1.8米,上起珉谷镇盘龙村白岩关,下迄白层镇毛安村北之白层渡,全长24里,残存12里,是清代由贞丰沿北盘江南下桂粤市马之新路。

  “贞丰古道”花江沿岸驿路上分布有大量摩崖石刻、造像、岩画,为古道平添了不少生机,此即有名的“花江摩崖石刻群”。

  石刻群形成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1953年,多集中在安义镇总兵蒋宗汉与同“济公盐号”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筹资捐建的贞丰县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花江铁索桥南端。南桥头共有摩崖、碑记36方,其中:摩崖29方、碑记7方⑦。内容以记述建桥始末、吟咏铁索桥周边风光、颂扬建桥功德居多。字体真、草、篆、隶、古宋、甲骨皆备,大者如“屹然大观”,每字1米见方,小者3厘米,镌工粗糙精细不等。距摩崖群200米处有石碑7口,碑记参与建桥单位名单,今已残破。北桥头亦立有《重修铁索桥碑记》石碑,镌刻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杨森主政贵州之际。1986年修桥时,石碑被移作桥头踏步石,现仅存3块。

  此外,南桥头尚有凿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蒋炳堂行乐图”摩崖石窟和“普陀真境”摩崖造像各一处,均在花江铁索桥西古驿道旁崖壁上。“蒋炳堂行乐图”摩崖石窟离地2米,龛高1.48米,宽1.16米,深1.03米。内塑蒋宗汉石像,高1.3米,宽0.93米,作正襟危坐状。龛额篆书阴刻“蒋炳堂行乐图”六字,每字0.03米见方。洞下崖壁刻“万缘桥”三字;“普陀真境”摩崖造像3尊,分别为观音、山神和龙王。观音离地1.2米,高1.2米,宽0.8米,作坐状;山神离地1.2米,高1.2米,宽0.8米,作站立状;龙王离地2.2米,高0.8米,宽0.4米,作站立状。其地原建有神祠,后毁。

  在距铁索桥5000米处古驿道花江岩上,还有1米见方岩画一幅,描绘七匹负鞍马呈“二二三”队形西行之情状。马长5厘米、宽3厘米,均以黑线白描,技法古拙。其题材、技法与关岭“马马岩”岩画类似。岩画以写实手法再现了古驿道繁忙的运输场景。

  以兴义、贞丰古驿道为主干线构建的“茶马古道”黔西南段之“市马古道”, 保存了包括驿道、桥梁、碉楼遗址、碑刻、造像、岩画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弥补了地方文献记述之不足,是研究宋元以来尤其是清代和民国初期黔西南与周边地区社会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不可多得的实物佐证。

  

  

  注: ①②③ (宋)周去非 《岭外代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④ (清)张鍈 咸丰《兴义府志》(咸丰四年刻本)

  ⑤ 《修桥碑记》(咸丰三年碑刻拓片,兴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1998年拓制)

  ⑥ 杨恩元 民国《贵州通志·舆地志》(民国三十七年刻本)

  ⑦ 贞丰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贞丰县志·文物名胜志稿》第12页 (1986年10月编印)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