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民政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纪实
特约记者 赵建良
从2010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州民政局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大民政理念,以改善民生为抓手,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有力地推动了我州民政事业和社会发展,得到了省、州领导的充分肯定。先后投入资金8.92亿元,相继建成了州社会福利院、州救灾物资储备库、州精神病院、兴义市福禄山殡仪服务区、贞丰县殡仪馆、册亨县社会福利院、望谟县应急避难场所、各县市敬老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等1041个民政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夯实全州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促进民政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手笔、大气魄营造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州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因此,黔西南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在民政领域做到率先发展。
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找到差距和不足,近几年来,州民政系统积极参加省民政厅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先后两次组织部分县市民政局长和有关科室负责人赴吉林、内蒙古和山东等省(区),实地考察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情况。
“2010年考察归来后的汇报会,看着考察拍摄的录像,听着调研人员的情况汇报,局里所有与会人员都很受触动。”州民政局常务副局长熊和金回忆起当时汇报会的情形向记者介绍说。
通过对比,黔西南民政人看到了差距,也感受到了压力。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服务需求的增长,原有的民政基础设施与社会发展已不相适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这些已经成为制约黔西南州改善民生、提升民政服务保障能力的‘瓶颈’。”陆光华一语点破了问题的关键。
正是在此次汇报会上,州民政局上下达成共识:必须大力加强全州的民政项目建设,打造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坚实平台,努力推动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各项工作的落实。在认真总结梳理大民政建设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大民政的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深化大民政建设,围绕全州改革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全面实施“民政惠民工程”,构建大民政,解决大民生,促进大发展。
2011年3月10日,占地面积46467平方米、总投资4237万元,集防灾减灾指挥中心、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应急避难场所于一体的望谟县应急避难场所宣布开工,经过9个多月的努力,建成了贵州省第一个规模化、标准化的应急避难场所,于今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
2011年7月18日,占地面积11673.39平方米、总投资2300万元,集火化、集中治丧、集中安葬于一体的的兴义市福禄山殡仪服务区动工兴建,于2012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
2011年8月26日,占地面积57942平方米、总投资4500万元,采用BT模式建设的普安县凤凰山殡仪馆宣布开工,现已经完成投资3750万元,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
总投资750万元、系贵州省“十大民生工程”的黔西南州救灾物资储备库于2012年开工建设,当年底即投入使用。
总投资750万元的黔西南州儿童福利院已经建成,准备验收投入使用。
总投资2680万元、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设门诊、医技、住院、管理和后勤于一体的黔西南州精神病医院建设项目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于今年底投入使用。
……
全州各地民政公共服务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各县都有大项目、大手笔,仅2013年就投入资金2.3亿余元,比前三年的总和还要多。
高起点、高规格定位民政项目
政府积极搭建平台,群众才有舞台。“民生项目的建设是保障困难群众共奔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高起点、高规格定位民政项目,大力实施民政公共服务项目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切实为348万黔西南人民办实事、谋福利。”州民政局局长陆光华语重心长地说。记者从黔西南州民政公共服务项目规划中看到,用3至5年的时间,集中新建、改建一批符合国家改善民生要求、与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能够有效满足民政服务对象需求的服务设施项目,努力构筑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机构健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全面、保障有力的民政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福利设施。2014年前,基本实现乡镇敬老院全覆盖;依托敬老院,在80%的乡镇建立多功能的老年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城乡养老福利设施全覆盖;依托县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现儿童福利设施全覆盖。
烈士纪念设施。重点抓好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提档升级,州、县都建成一处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园容园貌美观的革命烈士纪念设施。
救灾物资仓储设施。在黔西南州和望谟县建设救灾物资仓储设施;结合其他民政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自建、合建和租赁相结合等方法设立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场所,逐步形成以州级库为中心、以县级库为配套、以乡镇应急物资储备为补充的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网络体系。
殡葬服务设施。在2014年前全州每个县市(区)都建有殡仪馆,出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殡葬管理条例》,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促进殡葬改革见成效、上台阶。
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到2014年底,基本实现每个城市街道办事处拥有一处或多处4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全部解决办公和服务用房等问题。
在项目建设规划、布局和建设上,州民政局立足于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打破思维定势,转变建设理念,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民政项目建设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州民政局和各县市民政局在编制民政项目规划时,积极主动向本级党委政府汇报,争取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将民政项目纳入当地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进入项目投资总盘子,成为党和政府保障民生、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加以推动,保证了项目规划的高起点。
二是民政项目建设与延伸民政为民服务内容相结合。为适应民政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州民政局在编制民政项目规划时,结合民政工作,逐步由救助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民政服务对象从特殊人群向全体人群扩展,服务内容从物质供给向精神享受延伸的实际,着眼长远,建立了包括孤残儿童、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对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城市社会养老、殡葬设施建设等六个专项规划,促进民政工作有效落实。
三是民政项目建设当前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针对全州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按照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要求,组织专门力量,做好民政项目当前和长远发展规划的调研、论证和编制,科学制定民政项目长远发展规划。优先开展与民生关系密切、社会高度关注、有利于扩大内需的项目规划,明确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未来3至5年的建设任务,做到重点突出、梯级建设、有序推进。全州每年确定3至5项重点建设项目,力争做到当年开工,当年完成、当年受益。
四是民政项目建设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州民政局按照“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的要求,力求使每个项目都能融入到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之中,既符合城市发展定位、又各具特色和品位。
重思路、重谋划确保项目亮点
今年6月,州社会福利院与贵州德心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兴义市举行州社会福利院“公办民营”签约仪式,这标志着州内首家“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在黔西南州正式成立。“既要办项目,又能省投入,创新思路才能瓜熟蒂落。”州民政局局长陆光华说,“‘公办民营’实现了‘三赢’,即:节省财政支出,领导充分肯定;投资方涉足民生项目,热情高涨;花小钱办大事,服务水平大幅提升。”这只是州民政局开拓思路谋项目,重规范抓管理,步步精心抓落实的一个缩影。
利用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吸引民间资本“公办民营”福利院的做法,凸显了州民政局“草船借箭”的创新思维。创新机制突破要素制约的成功典型例子还有很多。新建望谟县应急避难场所就是其中一例。
2012初,望谟县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针对该县频繁发生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给灾区群众造成严重的损失实际情况,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要性,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并将这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要求由县民政局制定实施方案,在县城环城路旁选择地势较高处实施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建设,并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1300万元,贵州省财政厅专项建设资金2937万元,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该县应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经过9个多月的努力,房屋主体工程完成A、B栋主楼面积5175.7平方米,A、B栋应急宿舍2664.1平方米,应急食堂738.8平方米,救灾物资储备库1351.8平方米,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和教育基地综合楼4742.8平方米,场地能容纳6万人临时避难。
同时,为预防陆路因灾中断交通,该县还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起直升机停机坪,为及时运送救灾物资和抢险人员提供保障。此间,由省发改委投资350万元,省民政厅投资150万元,在6个重灾乡镇建起避险平台16处,面积达1.2万平方米,可满足近万人临时就近应急避难的要求。
以项目建设推动民政事业发展也是一例,也是州民政局的一大工作亮点。
今年6月,贵州省民政厅副厅长刘忠平到黔西南州调研时充分肯定了黔西南州民政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去年10月,省民政厅检查组到黔西南州检查项目建设,10多个在建和谋划中的项目让检查组称赞不已,巧借落实国发2号文件这一东风,变政策为项目的谋划水平也让检查组由衷赞叹。
陆光华说:“开动脑筋,就不怕没项目,就不怕做不成项目。民政工作是个传统工作,要把传统工作做好,理念观念的创新很重要,‘不破法规破常规’是推进项目的制胜法宝。”项目建设重点要突破土地、资金、人才等制约。土地方面,土地征不下来,可考虑土地租用等形式,降低建设成本;资金方面,除民政自身资金以外,要大力争取国家和上级匹配资金,还可考虑信贷资金,要积极思考银行资金、社会资金争取问题;人才方面,可自己培养,亦可引进人才。
“今年,州委、州政府对项目建设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州委书记张政多次提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要大幅增加。时间紧迫,压力很大。”陆光华表示,将发挥好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大民政,民政服务民生的基础项目是根本。州民政局一定按照“干事业抓项目”的最根本、最基本要求,将项目建设推动民政事业发展这一亮点越擦越亮。
黔西南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