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近代建筑浅探

发布时间:2014-08-12 13:41:04

  文/图 罗 松

   

  安龙龙广袁祖铭故居门厅背立面。

   

  兴仁大山陈氏庄园外墙。

   

  兴义下五屯刘氏庄园一角。

  黔西南地处贵州省西南端,属珠江水系南盘江流域,西接云南,南邻广西,北依六盘水市,东与安顺市毗邻。这里生活着汉、布依、苗、彝、回等民族群众,历史上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由于地处乌蒙山系的连绵群山之中,加之历史上开发较晚,很长一段时间较为封闭。明初中央政权“调北征南”时期,大量汉族群众随军进驻黔西南;清初,中央政权在贵州实行“改土归流”政策,黔西南地区又得到较大的发展。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黔西南受国家政策及当时国情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民族融合、教育发展等等方面。这其中,建筑特点也在发生着一些改变,近代建筑时有发现。

  黔西南存留历史建筑的时代

  黔西南目前发现的历史建筑,多建于清末至民国时期,包括布依、苗等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吊脚楼,始建年代基本上也不久远。明以前的建筑,可谓凤毛麟角。这跟黔西南自然气候和特定的历史有关。

  黔西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处南盘江、北盘江及红水河低热河谷地带,雨热同季,热量充足,终年温暖湿润。因此,传统木结构建筑容易产生风雨侵蚀,进而糟朽。木质建筑构件的自然寿命与其它地区特别是北方相比,成倍缩短。

  黔西南地区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管辖范围之外,至明初部分地区才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但终明一代,中央政权对贵州的管理政策为“开一线以通云南”,仅在贵阳、安顺通往云南的交通干道附近线性设屯堡驻军民屯守,屯、堡之内保存大量明代建筑。

  但到了清代,这些明代建筑受到毁灭性破坏。清一代,贵州少数民族反抗中央政权的事件层出不穷,常年战乱,被形容为“三十年一小乱,六十年一大乱”。少数民族反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夺还苗地”,以求生存。清一代,被朝廷称为“苗乱”的贵州少数民族大起义就有四次,分别是:雍乾苗乱、乾嘉苗乱、嘉庆南笼苗乱、咸同苗乱。

  在黔西南地区,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嘉庆南笼苗乱、咸同苗乱的影响。这两次所谓的“苗乱”,战火遍及黔西南全州,不但各地富户深受其害,各府、州、县、厅城也数度易手,遭受兵燹。这其中,嘉庆南笼苗乱中“南笼”,就是指黔西南当时南笼府府治所在地即如今的安龙县,动乱发生的具体时间为嘉庆二年(1797年)。咸同苗乱中,黔西南地区暴发声势浩大的“白旗军起义”,具体时间为1858年—1872年,时间跨度长达14年。

  在两次“苗乱”之中,黔西南城乡大户的房屋建筑十室九毁,更为严重的是,这两次“苗乱”让本就贫困的黔西南地区的经济花费很长时间才得以缓慢恢复。

  但是,黔西南境内一些家族,也正是在白旗起义之后崛起,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速度不同,在清代同治年间之后,开始大规模修建住宅。因此,黔西南境内目前存留下来的历史建筑,绝大部分形成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之后。在时间段上,属于中国近代的范畴。

  黔西南近代建筑的种类

  黔西南地区经济相对滞后,又处深山之中,自然、交通条件恶劣,在清末时期,除部分天主教传教进入该区域活动外,基本没有其他外籍人员进入。前往黔西南地区传教的外籍人员,带来一些欧洲宗教建筑元素,但由于后期的破坏,在黔西南境内基本消失。

  因此,近代特征明显的工业建筑、公共建筑没有产生。就算是居住性建筑,也因对外交流的封闭,基本保持着原有的建筑风格。直到民国时期,由于对外交流的增进,一些欧式建筑元素和风格才进入黔西南民居建筑。

  同时,由于天主教、基督教在民国时期的进入,在一些地方,还能够看到西方宗教建筑的元素,但极为零星。

  如安龙县新安镇的“景家冲弥格修院”,由法籍传教士卫利亚始建于宣统三年(1911),目前尚存一栋建筑,其门窗就带有这种风格。

  黔西南近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黔西南保留下来的近代建筑多为民居建筑,大部分遵循地方传统风格。但也有少部分吸纳了西洋建筑元素,多为民国时期始建。如兴义下五屯刘氏庄园刘暾吾居室和新宗祠、兴义郑屯冯氏庄园、安龙龙广袁祖铭故居、贞丰平街李晓炎故居、普安哈马龙国井故居、安龙天桥郑氏民居等。

  这些建筑都始建于民国时期,说明黔西南地区西洋建筑元素的融入时期较晚。

  黔西南近代建筑风格的演变,以兴义刘氏庄园、安龙龙广袁祖铭故居、兴义坡岗冯氏庄园等建筑为代表。兴义刘氏家族众多成员及袁祖铭、冯正仪等人都是民国初期掌控贵州军政实权的重要人物。他们或因外出读书,或因在外从政,带回来许多新的东西,其中就包括建筑元素。如袁祖铭故居修建于民国六年(1917),刘氏庄园所包含的刘暾吾居室修建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兴义刘氏庄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咸同年间(1851~1874)初具规模,至20世纪40年代,经刘氏5代人不断建设,形成了占地面积近1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庄园,为下五屯刘氏家族所建“永康堡”主体部分。刘氏庄园由刘氏宗祠、炮楼等19组建筑组成,集居住、祭祀、军事防御等功能为一体,布局合理,建筑形式多样。

  刘氏庄园中的建筑,绝大部分沿续了地方传统风格。但是,建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刘暾吾居室,风格则迥然相异,乡民约定俗成的称为“法式建筑”。

  刘暾吾居室在设计时是一组四合院建筑的前厅,修建时,两厢仅完成基础之时,由于贵州军阀内讧,敌对势力大军进驻而停工,之后,再未按设计完成修建。

  刘暾吾居室坐北向南,面阔7间,砖(石)木结构,二楼一底,小青瓦屋面,底楼、二楼的东、西尽间均为廊间,北侧也带廊,檐柱用青砖砌筑为方形砖柱代替传统的木柱承重。其余部位以砖石墙体作为承重墙,其制作工序为基础制作完成之后,先以方整石料砌筑底层墙体,二楼以上墙体由青砖砌筑。门窗采用西洋式砖石拱券,窗框采用特制砖塑花草的青砖安装,木梁楼板、木屋架,双坡型小青瓦顶,其结构正是19世纪中叶后传入中国的砖(石)木混合结构。

  刘暾吾居室正立面二楼未采用出挑的阳台,但大门采用了西洋式的券拱石库门形式,又结合地方特色,按照当地民居传统设置“堰窝”,因此有内外两道券拱门洞。两道券拱门洞的金刚墙,采用了罗马柱的造型。有意思的外层券拱门头合笼石上,乳雕中国传统的“福、禄、寿”三星人物,内层券拱门头合笼石上,则雕刻着民国初期的标志“五族共和旗”和“铁血十八星旗”,两面旗帜旗杆相互交叉。这样的设计,让刘暾吾居室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又极具时代特色。

  刘暾吾居室所在的兴义刘氏庄园,新建、改建的建筑,从清咸同年间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上跨越了整个中国近代。各组建筑,正是地方建筑风格演变最好的实物载体。

  黔西南区域存留下来的近代建筑,基本为当时各地大家族之宅院。由于黔西南地区自清代嘉庆年间开始,农民暴动频发,战乱不断。当时,就连地方团练武装之间,也经常因利益冲突而刀兵相见。

  此外,黔西南大部分地区为石山地区,田地稀少,以传统农业耕种为生活根本的农民本就艰辛,而各族群众长期受到各级官府、汉族地主、高利贷者、少数民族土官的压迫,生存都成问题。于是,许多地方的农民铤而走险,聚众为匪,平时藏匿于深山密林,经常对散布于集镇、乡村的地主大户造成安全方面的威胁。因此,黔西南地区近代修建的建筑,无论是建筑群还是单独的四合院,都十分注重防御性。

  前面提到的刘氏庄园,是体量非常大的建筑群,整个庄园就被名称为“永康堡”的屯堡石墙围护。

  再如兴义坡岗冯氏庄园,修建于峰丛、洼地发育的大山之中,主体建筑为典型的砖(石)木混合结构近代建筑,也修建了围护墙体,通过八字山门进出。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期间,黔西南匪首刘范吾组织各地地主武装、国民党残余势力叛乱,这里就曾经是叛匪巢穴,大批匪徒据庄园顽抗。

  在兴仁,大山陈氏庄园是始建于清末,1924年扩建修葺的近代建筑,不但有砌石外墙围护,还在石墙转角处修建碉楼,以作防御。

  由于地处偏僻,黔西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基本上没有工业生产,因此,近代建筑都未使用水泥、钢筋等现代材料。建筑材料以木、石、砖、瓦、石灰为主,部分建筑,使用传统铁匠铺打制的铁抱箍,将木柱与石、砖外墙连接。此外,部分窗户制安传统铁匠铺打制的铁质窗棂。

  木材主要使用的是杉木。在传统风格建筑上,建筑构架、装饰等大量使用。在融入西洋风格的建筑上,由于许多建筑采用石、砖墙体和石、砖砌筑的檐柱承重,木材主要用于屋架制安和门窗装饰。

  由于黔西南地区处于喀斯特充分发育的地区,石材为重要的传统建筑材料,在近代建筑中,也大量使用。黔西南的石材主要以石灰岩、白云岩为主。

  首先,因为防御性需要,黔西南地区许多近代建筑利用石材砌筑围护建筑的外墙,高度一般在6米左右。在建筑本体上,墙体一般采用下部方整料石砌筑,上部砌砖的形式,石砌墙体部分高度不等,但一般不会底于1.2米,高的可达3米以上。例如兴义刘氏庄园刘暾吾居室,二层楼板以下,墙体全部为方整料石砌筑。

  融入西洋风格的近代建筑,各单体建筑内侧一般留有廊道,廊道之外以石砌或砖砌方柱承重。延续传统风格的建筑则有区别,依然以落地木柱承重。但是,在黔西南地区,无论四合院建筑中围绕天井的檐柱,以及没有砖石墙体围护的建筑外侧檐柱,木柱底部均制安高度较大的柱顶石,形成黔西南地区“高柱础”的建筑风格。这样的高柱础,能够避免多雨气候屋檐雨水浸蚀,在高湿度环境中,起到了很好的防潮作用。至近代,能够修建大规模建筑的人家均比较富裕,又在高柱础之上镌刻楹联、文字或雕刻各种图安,起到美化环境、显示家业的作用。

  在石作方面,黔西南地区民国时期融入西洋元素的近代建筑,与其他近代建筑也有一些区别,最为突出的是做工精细度大大增加。

  以兴义刘氏庄园为例,虽然石墙石料的看面都采用了“一寸三錾”的“一柱香”式打制和较为随意的“满天星”式打制手法。但光绪年间修建的家庙、刘显潜居室等建筑的墙体砌筑石材,在打制精细度上远远不如民国时期修建的刘暾吾居室。

  除了看面,在石料加工上,光绪年间的建筑墙体也远不如民国时期所建的刘暾吾居室。如刘暾吾居室墙体砌石层厚均匀,卧缝细窄平直,立缝也细窄笔直。而刘显潜居室、家庙等建筑的墙体砌石,处理随意,缝口宽大,有些砌层的石料甚至嵌入其它层砌石之中。这样的情况不是个案,安龙龙广袁祖铭故居、兴义坡岗冯氏庄园等民国时期修建的近代建筑,在砌石工艺上都与刘暾吾居室一致。

  砖的使用,在黔西南地区近代建筑中也较常用,主要用于建筑外墙上部墙体,以及砖(石)木混合结构建筑的廊道内侧墙体和隔墙,还用于廊道外侧承重柱的砌筑。在部分建筑装饰上,还采用特制的花砖,如兴义刘氏庄园刘暾吾居室窗户外框用砖。

  砖的质量和观感方面,黔西南近代建筑的用砖存在着明显的变化。一般来说,民国以前的用砖,多为土坯砖,或是炼制火候极低,外观与土坯砖相似的砖。这种砖结构较为松散,如遇水浸泡,容易损坏。民国以后,融入西洋建筑元素的建筑所使用的砖,多为青砖,如兴义刘氏庄园刘暾吾居室、兴义坡岗冯氏庄园、安龙龙广袁祖铭故居均采用青砖。还有部分建筑,除了使用青砖,还使用红砖,如贞丰李晓炎故居。

  砖的使用,由土坯砖向青砖、红砖慢慢转变,在兴义刘氏庄园建筑群里体现得最为明显。但是,土坯砖的使用,还是一直沿续到民国后期,甚至有的地区沿续到上世纪70年代。

  黔西南地区直至民国时期均未使用水泥、钢筋等现代材料,因此,近代建筑的屋面还是以传统的小青瓦屋面为主,小青瓦得到大量使用。除了用于屋面,还使用在脊饰、山墙顶部和围墙顶部等部位。

  黔西南近代建筑的施工技术

  在黔西南地区,虽然出现了融入西洋元素的近代建筑,但由于这类建筑需求量不大,在施工方面,仍然沿续着辛亥革命前中国近代建筑的施工组织形式,仍然依靠的主要是各种专业性的“作”,没有形成专门的营造组织。

  在设计方面,黔西南地区融入西洋元素的建筑,有一些线索可寻。据调查,兴仁大山陈氏庄园扩建和修葺原有建筑前,曾派人赴四川大邑刘氏学习和绘制图纸;兴义刘氏庄园刘暾吾居室是请云南师傅设计;安龙龙广袁祖铭故居,是由在贵阳的袁祖铭带回图纸。

  在施工方面,由于掌握近代建筑技术的施工队伍,总的来说人数有限,而且几乎全部集中在大城市,新的建筑技术同小城镇几乎无缘,黔西南地区无论是否融入西洋元素的近代建筑,都是请当地对各种专业性的“作”熟悉的匠人进行督造。如安龙龙广袁祖铭故居,由于其设计中外墙为西洋风格,因此特意聘请应募入伍,后留居安龙的贵州大方县“石作”师傅王仁孝领工督造。

  这一情况,符合中国近代没有真正形成大范围的近代化建筑生产能力的状况。但是,黔西南的建造工匠,利用简易的设备和土办法,还是建成一些质量优秀,美观特别的近代建筑。

  黔西南少数民族近代建筑

  黔西南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他们的近代建筑也各具特点,有的民国时期的建筑,也融入了西洋建筑元素。

  例如位于普安县雪浦乡哈马村大寨组的龙国井庄园,为彝族土目龙国井修建于民国前期。坐南朝北,一正两厢,占地8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59平方米。正房通高12米,面阔五间,通面阔2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3米。东西厢房对称,均为通高9米,面阔两间,通面阔13米;进深两间,通进深9米。其外墙为典型融入了西洋风格的近代建筑。

  在黔西南的其他地区,也还有类似风格的少数民族近代建筑存留,如安龙县城内的布依族著名将领韦杵的故居。

  黔西南近代建筑的现状与保护状况

  黔西南境内的近代建筑,在这篇介绍性的文章里不可能一一例举。这些近代建筑,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中的建筑,有的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一些,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中的新发现。

  总体来说,这些近代建筑,还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特别是地处偏远的,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安全隐患,甚至有被拆除的危险。目前,黔西南各市、县正在启动保护工作。

  此前,由于业务人员专业水平的限制,以及没有专题性的研究方向,对黔西南近代建筑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2014年3月,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与兴义市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局联合成立了“贵州省近现代建筑研究基地”,已经启动对黔西南近代建筑的研究工作,并且将把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到贵州全省。

  黔西南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