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荣荣
花灯,是流行在黔西南城镇和农村的一种艺术样式。起源何时,史无记载,无法稽考。追溯历史记载,明代“调北征南”和清代“改土归流”,以及贸易交往,交通航运的发展,使大量移民涌入黔西南,随之带来了先进地区的文化艺术,促进了黔西南文化艺术的兴起和繁荣。特别是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对黔西南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先进文化的流入,扎根后,吸收了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养料,繁衍滋生,从而形成各具特色并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族民间艺术样式。
据《贵州古代史》载:“嘉庆道光年间,布依族就学会了以汉族小调为基础的贵州花灯剧,其剧目大半是民间传说故事,剧情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表演者为一男一女,但旦角都是男子扮演。演员左手执巾,右手舞扇,在乐器伴奏下,边歌边舞。其表演者多在夜间进行,均用花灯照明,因而叫‘花灯剧’”。
花灯流入布依族地区以后,吸收布依族民歌、情歌、山歌,用布依语演唱或叙述故事,演绎故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布依族人民从表演的故事、人物中,根据剧情的需要,从本民族生产劳动,生活习俗中,提炼、创造出表演身段,表演程式,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点和布依族特色的布依族花灯艺术。
布依花灯的唱和道白,用“双语”(即布依族和汉语)。为了使更多的人听懂,现在多改用布依语夹汉话说唱,亦不失其独特风味。
布依花灯,分“引子”、“游合”、“穿灯”三部分。“引子”系灯主,相似主持人(原为男姓,现不少布依地区,已改为布依姑娘)上场,说念布依花灯的起源与演出内容介绍,接着唱“开场引子典”。该曲系套曲,可填入新词庆丰收,祝生辰、贺喜庆、唱先进、讲政策等,接着“穿灯”可叙述故事,扮演人物,进行表演。
布依族花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布依花灯的步法特色——布依花灯的步法,分“三角步”、“四方步”、“碎步”、“丁步”等,根据人物需要应用。丑角舞花棍时,矮身蹲步,持棍击手、击肩、击腿、击腰,同时旋转身躯,以棍击地,口中发出叫声,引来观众哄笑。
布依花灯,多年来在布依族地区,群众自娱自乐,宣传好人好事,宣传政策、法规,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贞丰纳孔布依花灯创作演出的《扮灯》、《勒伙摆多“奔小康”》(即“大家一起奔小康”),受到布依族人民的欢迎。
布依花灯的音乐特色——花灯音乐,基本上由四个部分组成:唱词、唱腔、音乐曲牌、锣鼓曲牌。
蚂蚁爬树不怕高,有心连妹不怕刀。
钢刀拿当板凳坐,铁链拿当裹脚包。
唱词中也有六字句、八字句、十字句等句式,但所用不多。不等句式与七字句式的有机结构,成为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例如:《小四景》:
小小仙鹤一点红,一翅飞到半天空。
张生拿弹打,红娘来拉弓。
莺莺醉倒在怀中,张相公我的张相公。
不是冤家不相逢。
又如《灯调》:
正月正闹新春,男女结伴去观灯。
别家嬉笑走成双,奴家擦泪守孤灯。
奴的哥真狠心,丢下奴家去吃粮。
宁愿打单当门神,奴家望穿眼。
泪水湿衣裙,乾哥你还不动情。
奴家今晚要变心
布依族花灯唱词用韵较为灵活,叠韵较多。唱词句式丰富多变。其道白多是叙述性的散文体语句,侧重于叙事,用以表达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在戏中具有穿针引线之作用。唱段多为民歌体的韵文,讲究押韵,注重抒情,多用来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在戏中起到烘托环境渲染气氛的作用。
唱词的特点之一,是对于虚词的联贯使用,如:衣、呀、嗨、呐、嗬、嘿、罗、哟、吱等等。根据唱段需要,把上述虚词组合成句,在花灯音乐中称之为“飘带”。
例如《发灯调》:
正月嘛莲花又逢哪哈春。
哪合哟合衣、衣嗨哟合衣。
我才把那凉棚讲哪根生,
罗合衣……
又如《路调》:
衣呀合吱衣呀,嗨呀哪合嗨呀。
龙灯龙灯狮呀子灯,襟襟吊吊什呀么灯。
采呀茶灯闹呀花灯呀,哪吱衣嗬嗨哟。
我国少数民族在歌唱中,常见用虚词组句,布依族亦然。花灯在产生及形成过程中,自然吸收了布依族民歌这一特性,大量用于唱段之中,将娱悦欢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幅度地烘托了歌舞的色彩和氛围,富有浓郁的民族生活情趣,使其成为布依族花灯的民族特色之一。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唱词的风貌与内涵,许多传统的唱词,勃发着青春的迷人气息,闪烁着生命本真意识的辉光,将热血和爱情作无畏的展现。如前《灯调》中,相思女子“乾哥你还不动情,奴家今晚要变心”的那种爱情自白的青春之声,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历代封建礼教将花灯视为“伤风败俗”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
布依族花灯唱腔,传统有“九板十三腔”的分腔习惯。何谓九板?即:数板、正数板、哭板、骂板、怒板、贺板、路板、二簧板、过板。行路唱路板;叙事唱数板;悲哀唱哭板;气愤唱怒板;高兴唱贺板;抒发情感唱十三腔。
所谓“十三腔”指的是花调的变腔演唱。十三腔的曲凋,至今累计约为300余调。其主要以徵、商调式为主,应用较为广泛,商调又常用作收腔,故给人的印象更为鲜明。较之二者,羽调和宫调的应用略为少些。
花灯曲调的旋律,基本由1、2、3、5、6五种音阶结构。
花灯曲调的音符跳跃性较大,一个节拍中甚至有八度音阶的跳跃,并屡见不鲜。例如《踩新台》:鲜花朵朵开哎呀衣哟,走哇!
这一特点,往往能给听众一种轻快的感觉。其次,时有重复,具有民歌的重复特性(与其脱胎于民歌有关),听众能加深印象,易记易唱,易于流传。
布依族花灯音乐,不仅吸收了邻近省区的灯曲加以利用,同时还运用了一些流传广泛的民歌小曲,从而进一步地丰富了自身艺术内容,如用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改编的曲调就有《放牛调》、《猜拳调》等。
布依族花灯音乐,传统伴奏乐器不多。地灯乐器为:马锣、大钵、大锣、堂鼓等。台灯乐器为:花灯胡、二胡、月琴、三弦、板鼓、小锣、马锣、大钵、大锣、堂鼓等。
上述乐器中,最具花灯音乐风格的乐器当为花胡与马锣,花灯胡音顺“沙”,沙声是其有别于其它胡类乐器的显著特色,常用来作为领奏。马锣不用锤击,而用木质锣片敲击发音,音色高亮明远,用于舞蹈和闹台伴奏。马锣在花灯音乐中的使用较为独特,常用来单独伴奏,其节奏丰富多变,与其他地区在戏曲中的使用迥然相异。
布依族花灯表演特色——布依族花灯的表演,分:生、旦、丑行。过去的旦行,均为男子扮演,现在改为女性。使用道具是扇子、糠包巾、脸壳、花棍。特别是“糠包巾”别具特色。它一尺见方,彩穗镶边,中间垫上少许谷糠或棉花),以适宜玩耍抛掷为度,它既是布依花灯特有的道具,又可作男女相爱的信物。脸壳、花棍,是为增强演员气氛专用,它不是用来扮演人物的面具和剧中人物的道具,这是有别于其他花灯之处。
布依族花灯的表演形式,一般分为二类,即地灯与台灯。
不拘场所,随处可演,称之为“地灯”。地灯表演多为歌舞,其情节内容较为简单,伴奏都为打击乐器,无管弦乐伴奏,故后来的台灯音乐中,打击乐层出多变,在伴奏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与此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地灯舞蹈质朴生动,活泼诙谐,富于生活情趣和民族气息。在表演中,表演者一般持绸缎彩扇和绣花帕作为道具,扇帕动作极具浓郁的自然色彩和象征意味,诸如:莲花扇、蝴蝶扇、雪花盖顶、云手花帕……等等,可谓层出不穷。
表演有一定规范的舞台,则称为“台灯"。其系地灯发展而成,可歌、可舞、可戏,直至分幕分场演出正本戏。在伴奏上除打击乐之外,增加了管弦乐器,音乐旋律优美,灯戏兼而有之是其一大特色。
布依族的花灯,对表演者的基本功有严格的要求。基本手式就有架花手、交叉手、拐手、浪手、挽手、云手、划八字……等二十余种。
基本舞步有鸳鸯扑地、双凤朝阳、膝上栽花、梭梭步、拐子步、矮桩步、磨步、浪步……等等三十六式。
例如矮桩步:要求丑角在表演时下蹲,做出比旦角矮的态势,添有幽默风趣的动作、语言,表演起来妙趣横生,让观众忍俊不禁。这种舞步源于布依族的劳动生活,因男子大都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负重爬山,挑担:采茶无所不干。采茶季节,便身背茶筐与女子一同上坡摘茶、茶树低矮,男子身高不能直立采摘,再次是茶女摘下的茶叶要随时倒人茶筐,且要压紧实,故男子须半蹲或蹲下一半。这种劳动生活中的自然形态,经过花灯艺人的加工而成“矮桩步”,其夸张得体,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台灯舞蹈中,旦角丑角……都有各自的艺术口诀,以便更好地发挥艺术个性及其风格。如舞扇帕的口诀“摆动象狗尾,站势按胸前,舞动如蛇过,龙头又凤尾。”即舞彩扇时,须象摇动的狗尾那样灵动活泼,站着不动时,彩扇须按于胸前,起舞时,扇帕都要舞出蛇行般的S形曲线,龙头是右手在前舞扇花,凤尾即左手持花帕在身后舞动。旦角在表演中的艺术口诀之一是:“步子小,胯要扭,动腰如同风摆柳,头稍晃,肩要柔,神态妖娆半含羞。”这些要决把女性的曲线美,借以动态体现出来,恰到好处的展示了独山花灯舞蹈表演艺术的魅力。又如,丑角的艺术口诀之:“肩要活,腿要弯,挺胸收腹胯要端,步子轻,亮相缓,风趣幽默要自然。”在矮桩步的表演中,则要求丑角“老虎头,鲤鱼腰,双手展如眉,脚下轻飘飘。”这些众多的口诀,恰似一把把钥匙,能让表演者打开各自角色的艺术之门,发挥表演艺术的神韵。
黔西南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