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苗族第一镇——龙吟

发布时间:2014-09-19 11:10:34

  陈建林 王加仁 丁龙伟 特约记者 罗 坚

 

能歌善舞的苗族女孩正在欢度一年一度的跳坡节。张仕琨 摄

 

喇叭苗妇女在唱山歌。王加仁 摄

 

大花苗擅射弩,时常弩不离手。彭刚善 摄

 

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的苗族芦笙队。张 进 摄

 

龙吟小孩在同心节上跳板凳舞。罗 坚 摄

 

龙吟独特而神秘的武教戏。张 进 摄

 

龙吟苗家与客人共饮羊角酒。 彭刚善 摄

 

尊敬的客人从远方来,好客的苗族同胞正准备拦路敬酒。王忠邦 摄

 

中央电视台到龙吟镇拍摄专题片《苗岭飞歌》。 彭刚善 摄

  位于普安县最北端的龙吟镇,生活着2.4万苗族同胞,是苗族人口比例最多、国土面积最大的苗族聚集镇,全镇苗族人口占96.5%,国土面积178.5平方公里,2012年被贵州省苗学会授予中国苗族第一镇的称号。

  苗族文化丰富而独特

  龙吟的苗族有喇叭、歪梳、大花三支支系。长期以来,三支支系同舟共济、和睦相处,共同创造和传承了涵盖吃、穿、住、行、乐、婚葬、信仰、节日、礼仪、谚语以及吉祥、禁忌、医学等方方面面丰富而独特的苗族文化。

  龙吟镇节日众多,有“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之说,三支苗族支系用节日来表演和传承民族文化、传递感情、增进友谊。三支苗族支系服饰、穿着也各有不同,民族气息极其浓厚,其服饰被称为“背在背上的史书”,记载着本民族迁徙的历史。龙吟特色小吃可口诱人,堪称一绝,其白壳辣子鸡、腊肉豆皮、油渣面、干板菜、砂锅饭、麦子酒等从古传承至今。龙吟喇叭苗支系还有着特殊的信仰“三洞桃源”,体现的是对祖宗的崇拜,其祭祀舞蹈武教戏源于上古时期的傩文化,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韵味和气息,大花苗也仍保留着传统的射弩习俗,其弩形似弓、有扳机、射程远、威力大,男女皆善射。

  当地苗族喜好歌舞,被喻为“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喇叭苗“山歌”,高亢、优美、质朴,多为男女对唱表达情意,其山歌剧小品《生要连来死要连》,在2010年多彩贵州小品大赛决赛中获“原生态类银瀑奖”。歪梳苗擅长芦笙、口弦、古歌演唱,他们用歌声或芦笙传递感情、表达思念,芦笙成为歪梳苗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芦笙棒舞”已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花苗多声部合唱队多次登上省、州、县文艺舞台并获奖,2011年1月,有5名大花苗学生参与组成的普安县中学生合唱团演唱的大花苗歌曲《姹娜姹娜》,应邀赴京参加全国中学生春节联欢晚会,荣获金奖。

  龙吟苗族热情好客,迎接尊贵客人到来要拦路唱敬酒歌敬酒、席间唱敬酒歌敬酒的习俗,唱完歌后上身下曲以示尊重客人,才将酒端到客人嘴边。敬酒歌歌声优美、动听、感人,歌词翻译成汉语的大意为:“敬酒敬酒,敬酒敬酒!这是我们的情和意,不喝酒来心不安啊!不喝酒来啊不快乐!”送别时要唱送别歌欢送,歌声充满忧伤、留恋、无奈、祝福,歌词大意为:“唉!客人们走了,要一路平安啊!你们没来以前我们的生活是苦的,今天你们要走了,远方的客人啊!我们苗家只有你的到来,我们才知道生活是甜的。走好,走好,一路走好啊!”

  历史文化悠长而厚重

  龙吟曾在明洪武年间发生过激烈的战争,是明朝推行屯垦边疆的重要战略要寨,历史文化十分厚重。

  据龙吟喇叭苗群众的家谱记载及当地年长者口述,明洪武年间,朝廷“调北征南”时,龙吟的土著民族在龙吟一带筑城墙、造钱币,与中央政权抗衡,严重影响了地方的安定和通往云南等地的物资运输。为稳定西南地区,朝廷决定派兵对盘踞龙吟的土著民族进行征伐,当时龙吟的土著民族首先是盘踞在城子洞内,城子洞极大极深,可容纳数万人,易守难攻,又有十数米高的城墙和炮楼,明军苦战数月,想尽千方百计仍久攻不下,后受暴雨时洪水流入洞中的启示,经水路凿穿钟乳石方进入洞中将其击败,仅少数土著民族逃出洞中,退守普纳山。

  普纳山三面悬崖,只有一条独路,当时龙吟的土著民族在山顶建筑有防御工事、栽种粮食据守,明军久攻2年而不破,于是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从湖南湘西等地组织了20万皇家军队,对据守普纳山的龙吟当地土著民族重新发起进攻,明军用桐油浸泡过的竹子制作成擃笆(竹甲兵器),先在正面佯攻,待主力从山后沿葛藤爬上山顶后,两面夹击,最终取得胜利。至今龙吟一带还流传着“前面陡陡岩,后边有路来,一根长萝腾,吊得千千万万人。”的歌谣,是对当年那场战争情况描述。战争过后,攻占普纳山的明军在此设军屯,长期驻扎在北盘江边,为祖国戍守通往西南边疆的战略要寨。明朝实施“调北填南”后,军屯改民屯,攻占普纳山的部分明军在此长期定居。

  如今,龙吟一带尚保留着大量当年那场战争的遗址。特别是位于龙吟镇吟塘村廖家组的城子洞,尚保留着长约60米,高3米、厚2米的城墙,其余部分城墙仍可寻找到遗迹,城墙围绕的面积十余亩,城子洞被包围在其中,城墙前、中、后各有一道城门,城子洞洞口有石阶进入洞内,洞内分左、中、右三个耳洞,曾发现枯骨残骸及铸造的刀枪钱币等。

  喇叭苗支系是普纳山战事平息后,攻占普纳山的明朝军中的苗族军队,在此长期定居所形成,是三支苗族支系中最早在龙吟镇定居的支系。而歪梳苗是清朝末年陆续迁到龙吟镇硝洞村一带居住,现集中分布在土坎子、石寨坪、老厂、箐门口、石灰窑等地,共5个自然村寨800余人。龙吟大花苗的先辈是曾经居住在黔西北威宁、赫章的大花苗先民,后由威宁迁徙至水城、六枝等地,1965年以后,陆续迁徙到龙吟石古、丫口等地定居,并获得了土地和户口,享受与当地其他民族一样的权利和义务,大花苗在龙吟的定居,被喻为结束苗族同胞五千多年迁徙历史的象征。

  自然风光旖旎而神奇

  龙吟镇河流众多、山峰奇秀、石林遍地、溶洞奇特,生态环境良好。从河阳沿北盘江往下行船,河岸两边时而山峰高耸、怪石林立,峰高处仅现一线之天,时而地势平坦、稻谷飘香,微风过处溅起绿色波浪;站立船头,有时微风扑面、不免心旷神怡,有时峰高遮日,顿觉清凉舒爽。其风光非常美丽。

  河流多、桥便多。龙吟有大自然鬼斧神工开凿的自然石桥,位于龙吟与盘县保基相交的乌都河上,又名矮桥;有清乾隆年间建设的古桥,位于文笔村黄寨组石古河上,是古时重要的运盐通道,名曰:甲子桥,离桥不远处有一水井曰:挑盐水井;有智慧的前人在水流湍急,既不能行船,也不易架桥的毛虫河两岸各种树1棵,经精心护理,从清嘉庆年间至道光年间方长成,并交汇河中央成弧形,再在树上搭上竹竿加固,便成了天堑变通途的神奇之桥,称竹竿桥,位于水城县与龙吟镇交界上。

  龙吟的山高耸、险峻、奇特。老鹰山山高直插云霄,且四面环山,重峦叠嶂,如众星捧月,山下出水源头众多,汩汩清泉涌动不息,阳光下,七色彩虹时而绽放。双巴岩,堪称大自然造就的天然情侣,酷似一男一女,紧相依偎,耳鬓厮磨,窃窃细语,形态奇特。天马山、普纳山、泡木山等大小十几个,山山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山上有溶洞、山下也有溶洞。溶洞是龙吟又一奇特的美景。位于北盘江村新庄组的蛮子洞,岩溶地貌非常迷人,石笋形态逼真、奇妙。位于吟路村布路组的打锣洞,因洞内有一钟乳石酷似一只大铜锣垂挂,用石头或器物敲击,声如铜锣声,回荡洞中而得名。还有白马洞、箱子洞、马吊洞等大小数百个溶洞,共同组成了龙吟奇妙的溶洞景观。

  龙吟镇生态保持良好,山上草木繁茂,四处皆见绿水青山。春天,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秋天,枫树和青冈树的叶子一片火红;特别是石古恒河猴自然保护区,这里生活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恒河猴。由于当地党委、政府加大对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如今,在山高林深之处,仍繁衍生息着岩羊、野鸡等多种野生动物。

  文化旅游小城镇建设扬帆启航

  近年来,普安县委、县政府和龙吟镇党委、政府本着统筹保护好、开发好和管理好龙吟镇独特的苗族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的目标,以中国苗族第一镇的授牌为契机,全力推进龙吟文化旅游发展,先后编制完成了《龙吟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龙吟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龙吟镇文化旅游小镇建设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并正在组织实施。目前,苗族跳坡场已建成,苗族风情街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集镇所在地房屋的苗族风格立面改造已经启动,正在进行民族歌舞表演场、喇叭苗历史文化展览馆、镇大门和山歌、斗鸟、射弩体验区等项目的施工设计。该镇还以每年8月10日的“中国苗族第一镇•同心节”活动为载体,通过不断的丰富活动内容,大力宣传好龙吟为统筹推进好龙吟的发展。当地党委、政府大力发展了以蜜柚、茶叶、核桃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将文化旅游与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大苗族服饰、饰品的开发力度,推进手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北盘江沿岸农家乐建设以及集镇所在地的餐饮、服务业发展;并编制完成若干文化旅游招商引资项目,积极推进招商引资。

  多方宣传、多措并举、多业共推,奋力赶超。龙吟镇的文化旅游小城镇建设正乘风破浪,扬帆启航!

黔西南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