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吊脚楼

发布时间:2014-09-19 10:17:27

  铁 牛

   

  汉墓出土的干栏式陶屋模型 

  编者注:我们从来稿中选出了一篇关于布依吊脚楼的文字和一幅汉墓出土文物陶屋的图片,把它们组在一起,发在这里。陶屋是从汉墓中发掘出来的,年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布依吊脚楼》一文也认为“ 这种居住方式与人类早期为防止在夜晚睡眠时受到野兽伤害而上树巢居的原始习俗有关。其建筑渊源应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僚人一种离地或依树积木而筑的住宅“干栏”相继。”说明布依吊脚楼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且能够在出土文物中找到实证。

  吊脚楼布依语叫“麻栏”,是布依族的传统民居,在黔西南州沿南北盘江两岸,吊脚楼触目皆是。

  吊脚楼依山而建,用当地盛产的杉木,搭建成两层楼的木构架,柱子因坡就势长短不一地架立在坡地上,建筑框架完全采用木材,榫卯接合方式建成。内在结构有从简陋的三柱落地到结构严密,纵横宽敞,坚实有力的十五个头不等。木桩把楼房从地面上支撑起来,地板高于地面六十厘米至一百五十厘米左右。

  房屋的下层不设隔墙,里面作猪、牛的畜棚或者堆放农具和杂物,上层住人,分客堂和卧室、两侧房前檐向外伸出挑廊和栏杆,可供主人在廊里做活和休息。吊脚楼的优点很明显,人住楼上通风防潮、防贼防盗,又可以防止野兽和毒蛇的侵害。

  吊脚楼的规模三间或五间不一,组成一字形排列,但互不鳞迭含接,建筑形式有单吊式、双吊式或二屋吊式或多种,一些村寨受外来建筑的影响,出现有四合式,多合式变化,但整体二层结构、悬空风格不变。

  布依吊脚楼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人分析这种居住方式与人类早期为防止在夜晚睡眠时受到野兽伤害而上树巢居的原始习俗有关。其建筑渊源应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僚人一种离地或依树积木而筑的住宅“干栏”相继。《魏书•僚传》记载“依树积木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南北盘江沿岸,布依族的吊脚楼的建筑地址注重“龙脉”。大多在山脉下延部缓坡上面向江河而建。符合风水学的“脉”“穴”取象。依势而建遵循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其中有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在布依族修房子的上梁歌谣中有,“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极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两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世享……”等等。这里“太极”、“乾坤”、“日月”代表宇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吊脚楼在主观愿望上希望与天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布依族的吊脚楼,同其它民族的传统民宅一样璀璨,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显著的文化特色,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对吊脚楼这种民宅加以保护和传承,使它具有更加灿烂的今天和明天。

黔西南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