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龙:古榕掩映吊脚楼

发布时间:2014-11-21 15:52:45

  来源:兴义市新闻中心 作者:黄正书 记者 高雪 陈悦 实习记者 戴仙羚  

  黄正书 记者 高雪 陈悦 实习记者 戴仙羚

  在南龙布依古寨,世纪的车轮似乎有意放慢了转速,一切都显得那样闲适宁静。古寨里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没有商贾云集的喧嚣,有的只是起伏的山峦,参天的大树,清脆的鸟鸣,纯朴的乡亲父老,独特的吊脚楼民居。有人推介说,南龙古寨是一个养心、养身、养肺,休闲疗养的理想之地。

  深秋时节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记者一行从兴义城区出发,向南驱车40余公里,就来到南盘江边这个仰慕已久的布依族古寨——南龙。古寨坐落于南盘江镇一座不高的山上。为弄清楚古寨的相关情况,我们请来南龙村支部书记查必宪。据查必宪介绍,南龙古寨面积2平方公里左右,住着218户人家,全部为布依族。很多第一次到古寨游玩的客人往往会感觉走进了迷宫,怎么转都转不出寨子。这是为什么呢?查必宪神秘地说,古寨的修建很讲究,是按照九宫八卦图设计的,所以你绕来绕去好象都还在原地打转,因为每条路给人的感觉都差不多。祖先们一代代传下来,说这样的建筑格局,是受到仙人在梦中指引,是受了神灵的启发而建造出来的。

  相传南龙古寨建于明洪武年间,是今天南龙布依族先辈于当年在朝廷调北征南时,从江西与湖广等地搬迁而来,至今已近600年历史。

  在兴义市,布依族人口近14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3.3%。在全市范围内,居住50户以上的布依族寨子有190多个,其中被称为古寨的不在少数。但是,唯有南龙古寨,至今保存完好的干栏式吊脚楼有160多栋。如此壮观的吊脚楼群,在全市所有的布依寨中绝无仅有。

  走进南龙寨中,放眼望去,一栋栋吊脚楼鳞次栉比,古色古香。每一栋楼,都仿佛一个个须髯飘飘的布依老人,充滿了沧桑感,值得你去细细品读,深深思索。

  吊脚楼历史悠久,史书上早有记载。南北朝时期的《魏书》上说:“僚者,盖南蛮之別种……种类甚多,散居山谷……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闌。干闌大小,随其家口之数”而定。其后的《北史》,新旧《唐书》,《蛮书》等都有相似的记载。唯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说得较详:“民居苫茅,为两重棚,谓之麻栏,上以自处,下蓄牛豕。棚上编竹为栈……亦以其地多虎狼。不尔,人畜俱不安。”同一时代的周去非在其《岭外代答》一书中也说:“深广之民,结棚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棚上编竹为栈……考其所以然,盖地多虎狼。不如是,则人畜皆不得安。无乃上古巢居之意欤!”明末诗人邝露在《赤雅》中也说:“辑茅索淘,伐木架楹,人棲其上,牛羊犬豕畜其下,谓之麻栏子。子长娶妇,别栏而居”。

  由此可知,干栏式吊脚楼在南方广大地区自古有之,它由远古时期的“巢居”演变而来。历史上这类房屋多叫“干栏”,也有叫作“麻栏”,“葛栏”,“高栏”的。它的共同特点是高脚屋,“上以自处,下畜牛豕”。即是上面居住着人,下层用作猪牛的圈舍。

  从语言上分析,这种吊脚楼属布依族,壮族等南方少数民族所独有。汉语中均无把房屋叫作“栏”的。在布依语中,茅草房称为“栏戛”,木房称为“栏美”,泥巴房叫作“栏奔”。在平地所建的房屋统称“栏典”,“上人下畜”这类高脚屋统称“昆栏”,汉语则为“屋上面”之意。“昆栏”与“干栏”音相近,“干栏”应是“昆栏”音的讹译。就如寨名“南龙”也有讹译之嫌。

  南龙,布依语原称“纳陇”。布依语称田为纳,“陇”为布依语“浑浊”之意,“纳陇”即为布依语浑浊的水田。人们居住在这里,即是浑水田上的寨子。布依族是南方从事农耕的土著稻作民族,从其对周围事物的称谓即可知道其历史的悠久。

  南龙古寨里,房屋之间的巷道环环相扣,道道相通,有如迷宫。数百年来,寨中吊脚楼坏了就拆,拆了又建,但始终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至今,古寨的建筑风格仍然众说不一,人们也无法考证,这又给古寨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古寨的吊脚楼大多分为三层,在最下面一层圈养牲畜,中间一层是人居住,最上面一层则主要堆放粮食谷物。这样布置,有一个好处,就是当家里的青壮年出去劳作时,家里年迈的老人可以很容易地将粮食从最上一层推到中间一层,在剥壳或脱粒后,将外壳和谷糠类的东西很轻易地通过中间一层的活动暗板,推到最下面一层用于喂牲畜。

  穿行在古寨中,面对这一栋栋干栏式吊脚楼,仿佛看到了布依人的聪明才智。看到了布依人从远古走来,虽历经历史的风风雨雨,世事沧桑,但布依人特有的民族文化,仍然保持和传承得如此完好,并不因世事变幻而湮灭,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多么的不容易啊!

  走进南龙,让人着迷的,还有那一棵棵高大的古榕树。据统计,寨中有大榕树360多棵,其中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有100多棵。这些参天古榕盘根错节,奇崛遒劲,树干粗壮,树冠博大。树与树之间古藤缠绕。整个寨子,浓荫覆盖,古朴幽静。寨子里,因树形成的自然景观,有“姊妹树”,“夫妻树”,有“树根桥”,“根包井”,还有“三树合一”,“河马飞龙”等等不一而足。真令人玩味无穷,叹为观止,浮想翩翩。

  居住在这里的布依村民,至今还穿着自己编织的民族服饰。饮食上,依然在节庆期间,染五色花米饭,包粽子,做搭链粑。寨子里300多台织布机,机声不绝于耳。人游寨中,枝繁叶茂的榕树上,鸟语声与家家户户的织布机声,寨子里的鸡鸣狗吠声,共同奏响人与大自然最为和谐的天籁之音、混声合唱。

  古寨还是具有民间艺术“活化石”之称的“八音坐唱”和“布依戏”的发源地之一。布依八音旋律古朴流畅,优美悦耳,是布依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南龙的“八音坐唱”前些年曾参加了首届中华民族博览会,许多影视剧也将古寨选作外景拍摄地,由此赢得了广泛赞誉,被称为“南盘江畔的艺术奇葩”。

  特别一提的是,出生于南盘江镇的布依族青年女企业家宋春梅,于2013年来到南龙,与村民联合,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布依文化产业,带领村民致富。

  如今,古老的南龙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又焕发出勃勃生机。电通了,水通了,水泥路通了,这里不仅成了黔西南州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同时还是布依生态家园文明示范基地和布依文化研究中心,正筹备建立黔西南州南龙布依生态博物馆。现在,每天到此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