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书 特约记者 高 雪
“西南屏障”石刻。
太液天池。
捧乍,是兴义市西南部一个边远的农业大镇,也是处在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一个重要乡镇。
历史悠久的捧乍,数百年来因其地势险要,又是通往云南、广西的必经之地,素有“滇黔锁钥、西南屏障”之称,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当地的老年人介绍,“太液天池”旁边的那些老房子,有将近400年的历史了。
捧乍不仅历史非常悠久,同时也是兴义市境内开发较早的古镇之一。相关史料记载,早在东汉末年至宋元时期的千多年时间里,从现在兴义到捧乍一带,都属于彝族部落管辖下的领地。公元502年至557年的梁朝时期,彝族语称捧乍为“霭外则”,汉语意为边远的岭外之州。据清朝道光年间编纂的《兴义府志》记载,普安州龙姓土司的入黔始祖阿台,就居住在捧乍。彝语将粮仓称为“则溪”,这个名称也是古代贵州宣慰司属下的行政区划名称,即管理兵马钱粮的地方官居住地。“捧”是彝族人名的音译。“捧乍”则是一个叫“捧”的彝族部落头人的世袭领地。“则”与“乍”音相近。时间长了,这里就称为“捧乍”了,这就是“捧乍”地名的来历。对于此,土生土长的捧乍人、从捧乍中学退休的老教师熊文啟却有另外一番说法。
熊文啟说:“捧鲊不叫捧乍,首先我要申明这一点,以后都要把它改过来。为什么要叫捧鲊呢?因为这个地方历史比较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两千年左右。捧鲊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因为当地的民族非常之好客,凡是官家派下来巡视这个地方,或者是遇到家里老人祝寿和重大节日时,都要做一道鱼鲊(菜名)。这个鱼是用当时捧鲊辖区内鸡场达力河的鲜鱼,请手艺精湛的大厨来做的这个鲊。等到鱼鲊做好了以后,晚辈对长辈或贵宾敬奉时,要双手托着这个装好鱼鲊的盘子,举过头顶来敬奉老人或贵宾。时间一久,这一道叫‘鲊’的美味佳肴,就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听说后,感叹这地方的老百姓既好客,又重礼义,而且这鱼鲊非常之有特色,能不能够让地方官进贡,送到朝廷里去见识见识。后来,地方官就把这道鱼鲊送到朝廷里面去,并向皇帝讲了这个来历,以及当地人民热情好客,讲诚信、重礼义等等,皇帝非常高兴,称赞道:‘好个捧鲊!’地方官回来就宣布,我们这个地方就叫‘捧鲊’了,即是说‘提手’(加)一个‘奉’字,双手捧起这个鱼鲊来献给贵宾,献给自己的长辈,因此这里就叫捧鲊。”
尽管这只是一个传说,但世居于捧乍的人民深以为是,都觉得这是捧乍地名最好的也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查阅捧乍相关史料,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遣征南大将军傅友德率领30万大军,从湖南进入贵州和云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后,为了巩固地方政权,防止少数民族反叛,于洪武十六年在黄草坝设黄坪营;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又设布雄营和捧乍营,均属普安州十二营长官司之一。
清朝立国之初,朝廷为了削弱地方势力,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由于捧乍地处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地云贵总督鄂尔泰于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建议朝廷在捧乍派驻重兵,既可以管控贵州,又可以威慑滇桂。清朝廷很快作出部署,在捧乍驻兵310人,管辖属下的捧乍、白云、发岩、歪染、革上、鲁布革、江底、马别(今马岭)、顶效等9汛,带兵官为从三品的游击(相似于现在的少将级別)。与此同时,在行政上设巡检署,管理地方事务。10余年后的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捧乍开始建石城,5年后竣工。捧乍城周长三里三分,高一丈,四周筑有6个炮台,开了4道城门,东西南北分别命名为“暘谷”,“阜成”,“平秩”,“迎恩”。
相比之下,黄草坝建城,要比捧乍晚5年,城墙也比捧乍短40丈。至于黄草坝建县后改名“兴义”,则是在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是在捧乍设营之后的400多年,捧乍建城后的50多年。因此,世世代代的捧乍人,都不无自豪地宣称:先有捧乍营,后有兴义城;或是说,先有捧乍城,后有兴义名,说的都是捧乍历史的悠久。
捧乍城里,大街小巷,全部铺上石板。军队进城出城,马蹄踏在光滑的石板上,发出金石的脆响,真是“车辚辚,马啸啸,行人弓箭各在腰”。当年那阵势,金戈铁马,旌旗翻飞,捧乍城里,充塞着一派威武肃杀的气势。曾几何时,捧乍成为黔滇桂三省交界处的军事重镇,同时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一时间,城中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人烟辐辏。城里南门坡建有关帝庙,一年中要举行几次庙会,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庙中塑着那些雕像,技艺高超,形象逼真。其中两对石人石马,栩栩如生,大小与真人真马近似,均用整块巨石雕琢而成。至今仍留存有一马,重约300公斤。马高1.5米,长1.75米,胸宽0.42米,左前肢微微弯曲,踏在一哈巴狗背上。马身肥壮,臀部圆滑,胸宽脚短,腿粗蹄小,具有山区良马的显著特征。
捧乍,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边陲古镇,最有文化价值的,当推清末同治七年(公元1886年)兴义府即补知府孙清彦到此巡视时手书的“西南屏障”四字和“后序”石刻。刻石5块,嵌于关帝庙甬壁上。5块刻石总长7.2米,高1.74米,上以石板作碑帽,左右以条石为边。“西南屏障”每字高1.27米,宽0.9米。序文12行,244字,行书,竖排,阴刻。全文一气呵成,雄浑奇丽,端庄隽逸。石刻书法雄健,古拙苍劲,刻艺精细,书法与刻艺俱佳。序文则记述了贵州同治年间白旗起义事略。孙清彦为云南省呈贡人,擅长书画,是清代著名书画家,其书画作品堪称业内上乘。
贵州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11月,将“西南屏障”石刻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捧乍历来缺水,因此在城中人工修了一口日月相嵌呈八卦形的池塘,当地人为其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称“太液天池”,又叫“太乙天池”或“日月潭”,如今的街坊邻居则简称其为“鱼塘上”。池塘周围杨柳依依,鸟雀鸣叫于枝桠间,鹅鸭嬉戏于碧水中,垂钓者守候在池塘旁,一派安定祥和。这里己成为捧乍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00年,兴义市人民政府将“太液天池”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捧乍的古迹可谓多矣,现在的西街上,依然留有晚清时的民居。那朝门石锁的门闩孔犹存,那红漆木门,房檐下的木瓜尚在,还有幺门和房檐二滴水挡棚等,一处处,无不诉说捧乍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