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文化的女人们

发布时间:2015-03-26 10:17:10

普安县的苗族女性参加演出《芦笙棒舞》。 

  南北盘江流域是一块多情的土地,在这一块多情的土地上,千百年来,各族群众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据统计,全州有非遗名录3000余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名录8项10处,省级保护名录52项60处。这么多的民族文化资源,都没有文字记载,而是全靠口传身教传承下来的。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各民族女性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她们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保护者和传承人。

  戏台上演绎人生的布依女子——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布依戏是集文学、音乐和舞蹈等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跟叙事诗一样,深受布依族人民的喜爱。其代表剧目如《三月三》、《六月六》、《王玉莲》、《张奉文》、《罗细杏》、《罗赫信》、《三聘村姑》、《人财两空》、《一女嫁多夫》、《金猫和宝瓢》、《吹睹嫖游之害》、《四接亲》、《打草鞋》、《王三打鸟》、《冯相宝马必肖》、《穷姑爷》等。

  布依戏具有非凡的魅力:民族性别魅力——兼收并蓄,保持特色。布依戏在形成的过程中,虽借鉴了汉文化的端公戏及苗族跳端公戏、壮戏,但其民族性特点仍然十分鲜明,即男女均可上台演出。

  舞台魅力——发挥想象,创造艺术。传统布依戏主要依靠参加演出的男女演员出神入化的表演艺术和戏文的说唱,去争取观众的认同、理解和支持。它不十分依靠物质设施如道具、布景、灯光等等去造成可见的生活幻觉的真实。老戏师们常说的“布景全在身上哪”,就是靠演员想象中的虚拟,去取得观众在想象中的认可来共同创造。

  音乐魅力——清新古朴、舒缓流畅。布依戏的音乐,唱腔以“正调”为主腔,“大王调”、“反皇调”、“喊板”及民间小调为辅腔。其句式为上、下句结构,曲调旋律清新古朴、舒缓流畅,长于抒情和叙事。“正调”的抒情,因角色不同又有男、女调之分,男调刚健、稳重,女调委婉、柔美。“大王调”为扮演大王一类角色所用,句式不整齐,近似吟诵,无弦乐伴奏。“反皇调”是武将出场时的唱调,旋律接近口语,常在过门锣鼓中夹有“哦嗬”声,以显现威武气势。“喊板”亦为上下句结构,是正面人物愤怒发威时专用唱调,其节拍自由,声调接近呐喊。“小调”多为分节歌,上下句结构,抒情功能较强,常用在剧中特定场景。

  表演魅力——朴实隽秀,粗犷豪迈。布依戏的表演,是在布依族“老摩”跳神和“金童玉女”表演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壮剧等剧种的一些表演技法,逐渐发展形成的。依据角色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特征进行划分,形成“三旦七生”十行,即小旦、老旦、武旦、老生、小生、文生、武生、大王(净)、差官、小丑。根据剧情需要和演员特长,一角可兼演二行甚至三行。其表演以唱为主,文戏朴实隽秀,武戏粗犷豪迈,有“文摇扇、武挥刀”之说。各种人物的上、坐、立、舞都有不同的程式要求,并形成了一套手、眼、身、步法。如步法就有大小三角步、跑跳三角步、紧腿横移步、绕场步、四方步、玩耍步、马弓步、高低步、抖步、矮步、猴步等,小生、文生多走三角步,大王踱四方步,武将迈马弓步,小丑跳玩耍步、猴步,旦角行紧腿横移步、高低步等。

  服饰魅力——袍服色彩,辨别忠奸。布依戏的服饰装扮,女角一般着民族服装,男角演本民族故事戏时着民族古装,演汉族故事戏时着类似汉戏服装,在现代戏中男女演员皆用现代装束。布依戏的戏袍独具特色,其以土布织造,上绘花鸟、飞禽等图案,尤以官服上绘制的“丙格”图案最为奇特。“丙格”意为“心灵”、“品格”,表示官吏的品质德行。布依戏的化妆比较简单,一般角色面部稍施粉黛,只有净角要略画脸谱。

  生活中编织幸福的布依女子——作为省级保护名录的布依族服饰源远流长,大致经历了唐、宋、明、清的历史演进。据《旧唐书•西蛮》记载:布依男子“左衽、露发,徒跣。”《新唐书•南蛮传》载:“自夜郎,滇池以西……有丝麻……有幅广七寸。”明代《大明—统志》说“短衣科头”,郭子章《黔记•仲家》说:“椎髻,屣,……衣尚青色。”清《贵州通志•蛮僚》说:“以帕束首,屣屦……衣尚青。”民国年间,由于汉文化的影响,布依族中年男子多半穿大襟或对襟短衣,老年男子穿大襟或长袍,青年男子劳作时多穿对襟衣,全是自纺、自织、自染的各色土布衣。建国后,男式服饰有长衫和对襟衣两种。长衫有蓝、黑、白三色,均为宽襟右侧开扣;对襟衣为胸前排扣。裤子均为直筒大吊裆,头巾多为蓝黑花格头帕、或青帕、或白帕,脚穿皮(胶)鞋或包边(毛边)布鞋。而女装的装束,《新唐书•南蛮》记述:“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贯其首,号曰通裙。美发,髻垂于后。竹筒三寸,斜贯其耳;贵者饰与珠珰。”明朝,万历年间郭子章《黔记》记载:“以青布一方裹头,著细折青裙,多至二十余幅。腹下系五彩挑绣方幅,如缓仍以青袭之。”清初,布依妇女“椎髻长簪,银环贯耳,项挂银圈,以多为荣。衣短裙长,色惟青蓝、红、绿花饰为缘饰。裙以青布十余幅细折,镶边,委地数寸。腰以宽长带数围结于后,带垂若翅”(《南笼府志•地理志》)。《贵州通志•南蛮》载:布衣“短衣长裙,首蒙青花布手巾。”自道光到宣统年间,贞丰妇女仍普遍穿衣脚圆而镶花边的各色短衣和各色百褶长裙,包花格头帕,以银质首饰为装饰品。民国以后至建国初期,仍有少数布依族妇女穿短衣长裙,大部分妇女则已改裙为裤,衣裤肥大,衣长过膝,袖宽尺许,衣裤边缘镶有五颜六色的“栏杆”,鞋式为船形锈花鞋或毛边布鞋。这么多的布依族服饰都是由布依族妇女用自纺、自织、自染、自绣的布料缝制而成。

  黑夜里舞出美姿的苗族女子——板凳舞发源于安龙县洒雨镇科香苗寨,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从黔东南的黄平、台江等县迁到黔西南州安龙县洒雨、戈塘、龙山、海子等乡镇至今,一直深居高山。相传自清嘉庆二年(1797年)黑苗迁入安龙后,有一年很多青壮年外出打仗去了,由于身居高山,猛兽极多,夜里,妇女们为了壮胆,常聚在一起,敲击板凳驱赶野兽,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了在满月酒时跳的板凳舞。其内容一是舞蹈表演程式(开场——舞蹈——结束);二是舞蹈表演形态(步法、手形、身段等的变换);三是演出禁忌:对跳的双方必须是已婚、同辈的异性;四是演出的习俗:除平时练习自娱外,春节初一初二、满月酒时跳板凳舞;五是伴奏音乐:《苗家出了头》及板凳拍出的节奏。有关制品及作品道具有小板凳;伴奏乐器如竹笛、二胡、木叶;伴奏音乐:《苗家出了头》。基本特征是首先是舞蹈演出的时令性,即在春节初一初二、满月酒时演出;其次是舞蹈演出的程式性,即每次都按“开场(序曲)——舞蹈——结束(敬酒)”进行;然后是舞蹈表演的艺术性,即在步法、身段、手形的变换上有一定的美感和特征,体现了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心理,所以板凳舞所表现的是对新生活的赞美、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与祝福。其表演形态热情奔放,代表了黑苗独特的审美心理,具有极高的舞蹈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研究价值,堪称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丧事中舞出眼泪的苗族女子——聚居在普安县龙吟镇白沙乡的“蒙洒”苗人,在丧祭仪式中,常常表演一种表现比较丰富、渊源久远、历史意蕴深厚、特色鲜明、有浓郁神秘色彩的传统祭祀性舞蹈——芦笙棒舞(苗族语言称为:“惹捱德亘”)。关于苗族先民跳芦笙舞蹈的活动,历史文献有记载,倪略《南昭野史》有“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清代刻本《广舆胜览》中有“每岁孟春,择平地为月场,男吹芦笙,女摇铃,盘旋歌舞,谓之跳月”的记载。芦笙棒舞主要是苗人在其丧葬仪式和“解簸箕”仪式中送亡灵归于祖宗灵魂之地的一种舞蹈,主要是一种娱神的神性舞蹈,但后来在喜庆丰收、逢年过节等节日庆典中也常常聚众表演。

  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的芦笙棒舞是由十余人或数十人分别吹着芦笙、舞着木棍,在皮鼓鼓点和芦笙音乐的伴奏下舞动的一种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舞蹈动作粗犷有力、神秘诡异,步法可概括为走、移、跨、转、立、踢、别、勾、翻等。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一是绞谷(亘子鼓),即吹芦笙“请灵”、“迎客”。在丧葬习俗中,芦笙是神器,吹奏的声音就是语言,可以和鬼神沟通。二是索亘(昌子飘),即狩猎。舞蹈表现古时的狩猎场面,由寻找、发现目标、围猎、搏杀等部分组成。三是高桩德亘(洪格亘),即跳芦笙舞,由三捶鼓、四捶鼓、六捶鼓三个部分组成。表达捕获猎物的喜悦心情,告慰亡灵。四是嘞干赤,即吹响芦笙挥舞木棒护送亡灵上路。

  “惹捱德亘”(芦笙棒舞)舞蹈动作难度大,传统动作有“巧喝酒”、“蚯蚓滚沙”、“滚山珠”、“过门坎”、“猴子上树”、“叠罗汉”、“牛打架”、“斗鸡”等,舞蹈动作要求有很高的技术技巧才能表现得生动形象,记载他们历经的苦难,祭奠缅怀祖先、怀念故乡、牢记历史而对增强其民族文化凝聚力,亦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出嫁时舞出火红生活的彝族女子——在晴隆县三宝乡,聚居着一种只有4000多人的少数民族——彝族。彝族有一种风俗,姑娘要出嫁了,寨邻姐妹们都要跳舞欢送,当地人称为“阿妹戚托”,数百年来,这一种舞蹈,就在三宝流传下来了,成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女子群舞是“阿妹戚托”首要特点,以偶数组成队形,或呈直排,或呈圆状,以八人或十二人或十六人不等为组,人员增减以偶数计,手拉手即可起舞,共分十二小段,即《伞踏》(欢送出嫁)、《喊各》(向姑娘赠送镰刀)、其兰朵(向姑娘赠送粑粑)、《西托菲托母》(嘱附姑娘到婆家后,要勤俭操持家务)、《节把尖》(要勤劳动)、《其摩罗》(要及时栽种,不误农时)、《机堵》(要做好田间管理)、《默益朵》(要喂好、养好家禽)、《然托》(要认真耕耘,锄好地,薅好秧)、《额托》(要认真收割好庄稼)、《密机包》(农闲时,要做好备耕,孝敬公婆,才能迎得公婆的欢喜)、《其醒然》(祝夫妻恩爱,和睦相处,白头偕老)。舞者在无伴奏情况下,主要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运动变化来表现整个舞蹈,是真正的原生态舞蹈。舞蹈以踢、踏为主要基本步伐,前踏、左踏、右踏、踢踏、左右连踏、双脚掌侧左右搓碰、转体搓碰等。踏是舞蹈的主体动作,踢、搓和踏协调配合,展现了阿迈戚托轻快、舒展、优美的舞姿。欢腾而热烈的舞步动律,也展现了彝族人民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舞蹈脚步快速,技巧动作具有非常鲜明的彝族舞蹈特点,特别是舞者“嘿、嘿嘿”的伴声,把舞蹈的欢乐气氛逐步推向高潮,显示了舞蹈独特的艺术风格,舞蹈每一段都是按照先唱后跳的顺序进行,其内容丰富、节奏明快,鲜明生动地展现主题。舞蹈动作连贯、粗犷朴实、矫健有力、欢快热烈,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色彩,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是彝族婚嫁习俗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与彝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表演者相互配合默契,可谓达到丝丝入扣的境界,使其动作整齐无误,干净利落,脚掌发出的踢踏之声,极为脆响,以足传情,使人震撼,给观者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大可令人叹为观止。在艺术手法上,“阿妹戚托”更具有震撼心灵的特有的艺术魅力:一种没有音乐和乐器伴奏,也不用其它任何“响器”,完全靠彝家姑娘们心灵感应,跳出整齐的舞步,传达浓浓的姐妹情谊。跳舞的姑娘们全靠心灵感应,以整齐划一的舞步,完成了“以足传情”这样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向即将出嫁当新娘的姐妹表达深深的祝福之情,告诉新娘到了婆家后要勤劳节俭,敬老爱幼,家道才能兴旺,日子也才能红红火火。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是离不开女性的,其中,口头传统文化更是如此。如果说社会是一颗繁盛的榕树,男人是坚强的树干,那么女人就是使之繁荣茂盛的枝叶,她们是社会的核心生命力。只要到乡村走一趟,我们不难看到,洗衣煮饭、上山下田的是女性;讲述神话故事、唱歌跳舞的也是女性;走亲访友、团结互助的仍是女性;喊魂唱戏、祭诵驱鬼的还是女性。可以说,在少数民族的世界里,女性掌握着社会的节气,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做乌米饭或黄米饭,什么时节和地点唱什么歌。关注女性就等于关注少数民族的传统,也是切中了民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核心。

来源:中国黔西南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