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木塘红薯粉
红薯具有抗癌、预防肺气肿、延缓皮肤衰老的神奇保健作用。松木塘盛产红薯,民间有将这些味甜粉多的红薯加工成粉的传统习惯和独特工艺。洗净红薯,磨碎,用山泉水把薯渣中的淀粉冲击出来,存放于储蓄池中。过两天将水滤出,将沉淀在池中的粉晒干,才成了松木塘砣粉的原材料。红薯加工成砣粉后,身价大增,以其味道爽滑可口,颜色清澈透明,地道的绿色无公害,颇受大众喜爱。我们今天的砣粉,精选的是松木塘纯天然红薯粉,加入纯净水和少许食盐搅成浓汁后,放入锅中用小火拌至凝固,待凉后切成砣状,而后用猪油煎制,辅以自制酸萝卜,剁椒,香大蒜及少许调料烹制而成,口感软糯,酱香。众所周知,红薯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可补脾益气,宽肠通便,而且还有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哦。
松木塘腊肉
竹乡腊肉,因其味美可口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现挖出来的冬笋,和着烟熏的腊肉一炒,鲜、嫩、甘、香。清淡与咸腊相融,辣味与鲜香相溢。冬笋的清香、腊肉的烟香、大蒜的辛香,以众香发越之势沁入心脾,妙不可言。
主料:腊肉900克、冬笋300克
配料:辣椒、大蒜、香葱
调料:茶油、盐适量
加工制作:
1. 将腊肉放入锅内煮30分钟。
2.将腊肉和冬笋爆炒1-2分钟。
3. 加入适量调料和配料。
营养价值:腊肉中磷、钾、钠的含量丰富。冬笋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口味特点:香辣可口、肥而不腻、风味独特
文化背景:桃江县一直有着“楠竹之乡”的美称,而腊肉一直是湘菜菜谱上的经典。桃江有句口头禅: “三年的腊肉好待客”。
桃江沙鳖
原料:取桃江修山柳溪丰沙坝原生鲜活沙鳖12只,每只重约150克,蒜瓣100克,料酒、盐、葱、姜各适量。
制法:将沙鳖宰杀、去内脏、洗净处理干净,加料酒、盐、姜片、蒜瓣和土鸡汤用小火煨制而成。
口味特点:味道细嫩鲜香,脆而不腻。
营养价值: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等微量元素、有抗氧化、抗瘤、抗癌、抗衰老和提高人体免疫力功能等作用,是一种珍贵的补品。
历史文化背景:据史籍记载,桃江沙鳖源出公元前26世纪末,黄帝登熊湘,在修山与南方炎帝实现炎黄联盟,统一华夏创立和文化而举行的封禅祭地大典之举。所用祭品为龟、鳖、蛇,其中祭品鳖,就地取材于修山柳溪尾的丰沙坝原生沙鳖。因鳖形状团团圆圆,象征民族大团结之意,至今已有近五千年历史,是桃江最具历史文化背景的名菜。
马迹塘和菜
我的老家在马迹塘。小时候听我爷爷奶奶讲,以前马迹塘老街上每逢红白喜事办酒席,视主家经济状况,有普通席,银鱼席,墨鱼席,海参席等不同档次。普通席是最大众最普及的规格,虽不昂贵,但很讲究,有四底,四荤、四汤、两素。我们今天上的这道和菜,就是来自于这个“四底”,亦叫碗底子,能做底子菜的有笋、粉丝、红枣,雪薯,百合等。底子越多越体面,底子菜上面覆盖豆干丝。这是一道压轴菜,和菜一上来,大家就知道菜上全了。往后发展,和菜虽然还是宴席上的必有菜,但意义与做法也逐渐简单化,就是将粉丝、豆干丝、雪薯片、笋丝、胡萝卜丝混合在一起炒,美其名曰“和菜”,寓意和和美美,和气生财。
资江鸭天下
众所周知,鸭的营养价值很高,脂肪含量适中,比猪肉低,易于消化,对心肌梗塞等心脏病有保护作用,还可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
资江鸭天下这道菜,选用的是资江河边上的本地土鸭,再加上我们厨师秘制的滋补药材烹制而成。烹饪过程需要三个多小时,滋补药材充分渗透到了鸭肉里面,口感细腻,汤汁味醇,有滋阴,补肾,益气,健脾等功效,是冬季进补老少皆宜的菜品。都说桃花江是美人窝,今天与桃花美人相呼应的资江鸭天下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
石洞姜辣鸡
材料:修山土鸡一只约1500克、生姜500克、干椒节50克,酱油50克
制作方法:土鸡剁大块,生姜切厚片,干椒切节,入锅放酱油小火煨半个小时
口感特点:油而不腻,既能驱寒祛湿,还有保健功能。
石洞姜辣鸡:据邹氏族谱记载,洪武元年,邹君先锋受明太祖朱元璋之命,率部沿洞庭湖溯资江而上,追击陈友谅残部。时值寒冬腊月,邹君先锋在石洞港安营扎寨,突感风寒,卧床不起。一天当地一位老翁拄着拐杖送来一盆姜辣鸡,邹君先锋吃后,风寒大去,体能迅速恢复,勇赴战场,一举消灭了敌军,为朱元璋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后来,邹君先锋因对姜辣鸡情有独钟,解甲归田后隐居石洞港。从此姜辣鸡在邹氏后人中广为流传,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于是有了今天的石洞姜辣鸡。
东坡笋
1、原料:
(1)主料:冬笋4000克
(2)调料:盐15克、酱油50克、白糖10克、葱5克,猪油150克,鸡精5克,干淀粉15克
2、制作工艺:
(1)冬笋去壳放入冷水锅中煮熟,捞出过凉改成小块
(2)锅中放油下入冬笋块煸香,放盐、酱油、鸡精、高汤,烧到汤汁微干,勾芡装盘即可。
3、口味特点:味微咸甜、酱香型,质地微脆软。
4、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纤维素。
5、保健作用: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湿、清热益气、养肝明目、消食等功效。
6、历史文化:是桃江竹乡一道主菜,诗人苏东坡曾提出“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竹”,这道菜形似东坡肉,所以命名为东坡笋。
广通菊花牛鞭
1、原料:
(1)主料:黄牛鞭1500克
(2)配料:青椒20克、杏鲍菇40克
(3)调料:盐15克,味精5克,大蒜子10克,姜50克,高汤200克,八角10克。
2、制作工艺:
(1)牛鞭放入锅中加冷水、姜、八角大火烧形,移至小火煮1小时左右。
(2)把煮好的牛鞭切成菊花形状,杏鲍菇切成1厘米宽、1厘米长的正方形丁,下入锅中炸黄。
(3)锅中放油下入姜、大蒜子、菊花牛鞭煸香下入高汤、盐、味精、青椒、杏鲍菇烧干汁即可。
3、口味特点:鲜香汁浓。
4、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铜等。
5、保健作用:具有补血益气、强筋、壮阳壮腰、滋补等功效。
6、历史文化:菜品形似菊花状,是桃江鲊埠回族人民用于滋补养生的一道主菜。
【桃江十大名菜】武潭鱼
1、原料:
(1)清河鲶鱼300克
(2)配料:豆腐50克、青椒30克、紫苏10克
(3)调料:盐50克、味精10克、干椒粉15克、葱20克
2、制作工艺:
(1)鲶鱼去内脏,跺成大块,过油炸成金黄色。
(2)锅中放入清水、盐、味精、干椒粉、紫苏,炸好的鱼块大火煮20分钟即可。
3、口味特点:口感微辣,肉质外焦内嫩,汤汁鲜香无比。
4、营养价值:含水分、蛋白质,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5、保健作用:消食,利尿消肿,养阴补虚,通乳生乳等功效。
6、历史文化:
武潭是马迹平湖畔一座秀丽的千年古镇,据宋元丰《九域志》记载,武潭是益阳八乡之一,至今名称未变,为桃江第一古镇。千里资江从广西流到武潭,在镇东绕了一个大湾,江水常年冲涮,在江中留下了几个深潭,潭中常年水碧天兰,是鱼儿栖息的乐园,聪明的武潭人利用这个独特的资源开始用网箱养殖清河鱼,武潭鱼快乐地游戈,主动地觅取天然食物,自由缓慢生长,具有健壮、生命力旺盛的特点,这种环境造就了武潭鱼的肉质细嫩、甘甜、无鱼腥气,味道自然鲜美,公元215年,吴蜀争夺益阳,关云长深入吴营侦察,险些被甘宁活捉,脱险之后,关云长主仆饥肠辘辘,便在潭边一家小餐馆,吃了一火锅,用武潭水煮的武潭鱼,吃后连声称赞“武潭的水煮鱼真鲜”,从此,武潭水煮鱼名扬远道,誉满之湘,赢得了“不吃武潭鱼,枉游桃花江”的美誉。
【桃江十大名菜】鲊埠牛肉
1、原料:
(1)主料:黄牛肉1500克
(2)配料:青、红椒各15克
(3)调料:盐20克、味精10克、孜然粉5克、大蒜30克、姜30克、大蒜子40克、油500克、八角10克、桂皮15克、高汤500克
2、制作工艺:
(1)锅中放入清水、八角、桂皮、牛肉烧开,然后小火煨至牛肉烂透沥干,切成大片。
(2)锅中放油下入姜片、大蒜子、大片牛肉炒香,放入高汤、盐、味精、孜然粉、青红椒、汤汁收干了即可。
3、口味特点:口感微辣,鲜香软烂中带点嚼味。
4、营养价值: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组成牛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多,结构合理,为完全性蛋白质食品,并含有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维生素B,烟酸等。
5、保健作用: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
6、历史文化:桃江鲊埠清真寺,此寺建于1804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回民接受教育的学堂,人们有独特的伊斯兰教文化和生活习惯,重大节日回民要宰牛向真主献牲,以示庆祝。随之黄牛肉成为了鲊埠回族人民的一道主菜,更是回民武术强身健体的一道主菜。
来源:中国桃江门户网
主办单位:益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