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俗风俗

浒湾的舌尖老味道

发布时间:2015-10-15 09:53:05

 

 

  江南名镇――金溪县浒湾古镇特产、美食众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龙须贡面”。“龙须贡面”始创于明朝末年,迄今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于曾选为清朝宫廷食品,且面条细嫩如龙须,故一直享有“龙须贡面”的美誉。

  10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浒湾镇老街胜利路79号的刘氏面店。“龙须贡面”传承人之一刘平华向记者介绍说,他家世代做“龙须贡面”,到他这一代已有十多代了。刘平华说,他现年51岁,从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做“龙须贡面”。如今,他的妻子、儿子、儿媳也都是制作“龙须贡面”的能手。他的几个兄弟也是全家做“龙须贡面”。

  据介绍,“龙须贡面”用料讲究,主要由优质面粉、茶油或麻油、精制薯粉或葛粉等做原材料,不添加任何防腐剂。

  记者走进刘氏面店时,恰逢刘平华全家正在做面,只见他的妻子、儿子、儿媳正在绕面上架,而刘平华本人则在拉面。

  记者问:“你们全家上阵,一天能做多少公斤?”

  刘平华一边忙着拉面,一边答道:“做不了多少,一天最多做50公斤。这50公斤就够累人的呢。每天凌晨3点就开始起床,一家人和面、搓大条、搓小条、过薯粉、拌葛粉、过油、盘条、缠条、初拉、上架、长拉、固架、晾晒、下架、切面、包装……10多道工序,前前后后要忙碌9个多小时才能完成。”

  记者问:“听说这种面一年四季调料不同,请问有哪些不同呢?”刘平华答:“当然不同。像现在秋季,一般用葛粉、芝麻油多一些;冬季,则适当加点胡椒、生姜汁,以增强祛风寒的功效。春夏在调料方面也各有侧重。总之,龙须贡面具有口感爽滑、细腻、不粘、不糊等特点,适合老、弱、病、孕、婴等各类人群享用。”

  随后,记者到浒湾老街、新街走了一圈,粗略算了一下,目前浒湾镇生产“龙须贡面”的店铺有近20家。

  与刘氏面店相隔不到两百米的是饶氏面店。店主饶喜荣向记者透露,他现年54岁,也是从十几岁就跟父亲一起做面。在他的印象中,浒湾镇原有“龙须贡面”店铺五六十家,现在已减了一大半。原因是一些年轻人嫌工序太多、制作太累,因而不愿传承这种技术。现在仍有近20家坚持下来,主要是“龙须贡面”深受消费者青睐,根本不愁销路。

  据《金溪县志》(1992年版)载,自清朝至民国时期,“龙须贡面”主要采用红漆木盒包装,一盒装两三斤面条。木盒外雕刻有龙凤呈祥、百年好合、锦绣河山等图案,并配作坊字号、烹调说明等,秀气精美。新中国建立前,浒湾生产“龙须贡面”的知名作坊有美芳斋、森和兴、利芳福、何源和等数十家。新中国建立后,“龙须贡面”作坊逐步改为公私合营。1982年,浒湾设立专门生产“龙须贡面”的制面厂。1984、1985年,浒湾“龙须贡面”连续两年被江西省商业厅评为优质产品。1988年,浒湾“龙须贡面”参加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深受各地美食家的好评。

  2010年,浒湾“龙须贡面”入选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龙须贡面”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龙须贡面”制作复杂,但烹调却能简能繁。简单时可作清水面,佐以味精、辣酱即可食用;讲究时可用鸡汤烹煮,加以肉丝、蛋皮、黄花菜、黑木耳等佐料,则味道格外鲜美。

  据金溪县旅游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自2010年以来,每年电话回访一些到过浒湾的游客,发现他们普遍对“龙须贡面”感兴趣,都说“龙须贡面”百吃不厌。

  

(抚州市台办推荐)

  

 

抚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