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风景名胜

安化 茶马古道风景区

发布时间:2015-10-27 10:42:42


马帮部落


马帮饮水


川岩江


川岩江瀑布


关山峡谷


关山峡谷


关山峡谷


永锡桥


洞市老街


洞市老街

高城-----一方遗落世间的原生态家园

高城,因其地居“群山之腰——高山之城”而得名。在大熊山北坡一座山峰的半腰间,有一片盆地,高城就是坐落在这片盆地间的一个小山村,海拔约600米,距洞市约13公里。高城颇有张家界韵味又独具特色,关山峡谷与清一色依山傍水而建的木房子交相辉映,再配以浓厚的梅山文化底蕴,使高城成为了一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风景胜地。

高城,当地人叫“高城峒”,她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谜。一个山野小村怎么叫“城”?既然是“城”,为何还要加上一个意思为“山洞”的“峒”字?大概是因为趟过川岩江便是“上梅”新化县大熊山,高城是古梅山人连接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关隘与驿站,说是一个小城并不过分,也许还蕴涵着当地山民建设“高山之城”的美好愿望;高城并没有什么大的山洞,之所以名“峒”,或许是因为群山环抱犹如露天之峒的缘故吧。

群山环抱的高城俨然一个世外桃源,那黝黑的板屋,清亮的良田,恬静的美池和风情万种的修竹,镶嵌在万古宁静的群山之间。麻溪淙淙,犹如古筝鸣奏;鸡犬相闻,永葆天地和谐。山间若是洒下一层或厚或薄的雨丝,整个村庄便笼罩在山岚和雾气里,一派人间仙境的景象。

高城,梅山十八峒山水的精华,一个充满诗意的山村,一块仍保持原生态农耕文化的乐土。

川岩江----一片神秘原生态的自然风景区

从益阳城区经桃江驱车约两个小时,沿着资江南岸的小马(小淹——马迹塘)公路,观赏着如画的风景,不知不觉就到了安化名镇江南,从江南镇转向南,就进入了川岩江风景区,一片有着秀丽自然风光和深厚人文底蕴的神奇土地。

川岩江峡谷地处湖南省大熊山森林公园腹地,麻溪水的源头,洞市乡高城、方溪村与大熊山林场的交界之所。谷中气候湿润,空气中含氧量和阴离子极高。谷内有浩淼的原始次森林和珍稀物种。其中,稀有动物有娃娃鱼(大鲵)、金钱豹、小鲵、穿山甲等;珍稀植物有千年银杏、银鹊、亮叶青冈、飞蛾漆等。

溪中遍布的冰碛岩告诉人们,这条峡谷的形成经历了长达六亿年的历史。由于经年累月,激流反复冲刷,河床许多地方形成了一尘不附、千姿百态的石板河床,如一个个巧夺天工的天然浴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的古老遗存,让川岩江疏离了繁华,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里,固守着千年不变的矜持和从容,在日出日落的平常中,讲述着迎来送往的故事。

关山峡谷-----峡谷探秘的首选,户外拓展的乐园

从洞市出发,一路过桥趟水,顺着麻溪上行约7公里,到达一个叫蒋家坪的村落后,就只能沿着陡峭的山路往上爬了,一路上要经过“响雷坡”、“过根桥”。从过根桥上去就是关山(一个惊险刺激的大峡谷),山上古木参天。

据说,在安化的每一个山村,都有自己的“关山”,关山“管风水”,被当地村民视为守护神。因此,“关山树”从未被砍伐过,如今更是被人们有意识地挂牌保护起来。当地有“响雷坡,过根桥,四内一丘田,田中一口井”一说,据传是过去人们叩关进峒必知的暗语。日渐开放的高城,进入这里的外人,早已不用对暗语了,迎接人们的不再是警惕的目光,而是扑面而来的淳朴憨厚的民风。

关山之巅,峡谷之上巍然耸立着“将军岩”,它如同一尊门神扼守着村头。传说将军岩上曾建有“红公寨”,当年,李闯王旧部红公和黑公流落到此,依据将军岩的险峻,安营扎寨,杀富济贫,威震新化安化两县。

将军岩下是关山峡谷,长约一公里,宽约十多米,深达百米。沿途险要异常,清一色巨石林立。两岸的岩壁如刀削斧劈一般。谷底是涓涓细流,清澈见底。峡谷虽小,却像一个优美的盆景,把神奇险峻汇于一体。这里成了户外探险、攀岩、溯溪的圣地。闲暇之时,能来到益阳安化体验惊险刺激的关山峡谷乃是人生一大幸事。

茶马古道-----山外车鸣声不绝,山间铃响马帮来

在安化的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绵延着一条神秘的茶马古道。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悠远的马铃声回荡在山谷、急流和村寨上空,也成就了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交融。如今,茶马古道上马蹄印仍历历在目,跨越溪流的廓桥仍屹立在风雨中,仿佛在遥忆着那一片历史的风景。

茶马古道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连接内地产茶区和西北、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茶马交易的交通要道。历史上的益阳,驿道交通发达,并与茶马古道连接起来。千百年来,穿梭在古驿道上的辛勤马帮,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山林深谷的宁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开辟了一条通往边陲的经贸之路。在茶马古道上,使益阳茶名扬天下的是黑茶,其著名的品种有茯砖茶、千两茶、黑砖茶和三尖茶。

马帮和茶马古道凝聚和集中了物流和人流,在茶马古道经过的好些水陆、陆陆交汇点,慢慢而自然的形成了集镇、驿站,以方便马帮和过往商贾行人买卖商品、住宿歇足。高城峒、江南古镇、永锡桥、洞市老街、唐家观、新化圳上、白溪、隆回滩头、宝庆这些老市镇,便是随“茶马古道”诞生、发展而来的。

茶马古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留印在茶马古道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对远古千丝万缕的记忆,将幻化成一股激奋人心的民族开拓、创业精神。

由茶马古道孕育而生的“马帮游”现在成为了国内知名的旅游品牌。高城及周边村,家家户户养马,马匹达数百。高城的马是典型的南方品种,不算高大,看上去很普通,骑上却能翻越崇山峻岭。那里的山道,本不能称为“道”,隔远看哪里有什么路?走近了才发现在树丛中间隐约着一条逶迤的羊肠小径,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有一个个的小石窝,那是马长期踩踏留下的痕迹。山道又窄又高,右靠山,左临峡谷,有的陡坡几近四五十度,连往峡谷底部看一眼,都需要足够的勇气。两马交汇时,一方的牵马人护住马头,过于狭窄的地方,甚至要将马匹拉上坡坎,腾出通道,以免对方和己方的马匹受惊。因为山道险峻,眼中情景就有了惊觫的意味,走一步,便有一步的惊心,留下的却绝对是难忘的印象。
骑马穿行在川岩江边的茶马古驿道上,清脆的马铃声在这诗情画意的山水中宛如一支动听的歌,随着山风悠悠传开,不绝于耳,真有一番“山外车鸣声不绝,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景象。
茶马古道已湮没在历史烟云中,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马铃声远去了,远古飘来的茶草芳香也消散了。然而,穿越历史与岁月,安化马帮在新时代却重放异彩,充当起了推介安化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角色。瞧,如今的安化马帮,正驮着安化的万千秀色,历史风云,人文底蕴,古朴民风,还有山月和星光,还有传奇和故事,飞蹄而来……

永锡桥----悠悠诉说着九乡百姓的故事

永锡桥位于安化八大茶业古镇之一的洞市,是安化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化旅游宣传中,永锡桥是不可或缺的一笔。在2011年上海世博会上,湖南黑茶馆展出了一块由可耐尔公司压制的世界上最大的黑茶砖,其正面是《桃花源记》,背面便是永锡桥的全景图。

永锡桥建于光绪年间,是安化县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木构风雨廊桥,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历史上,永锡桥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安化前乡通后乡、安化通新化的必经之路;在建筑技巧上,永锡桥主体廊桥为纯木结构,整桥却没有一钉一铆,不得不说永锡桥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又一个缩影。

永锡桥桥长83米,高13米,宽4.2米,有石墩5个,木桥亭34间。桥的两头飞檐翘角,画栋雕梁。正面两只木雕狮子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狮子中间是神态安详、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弥勒佛正上方则是金光灿灿的“永锡桥”桥名三字。从桥的上游或下游远望廊桥,但见廊桥如龙似虹横卧麻溪河上,心中快意腾腾而生。

永锡桥以本地善人陈五芝为首,由当时当地43家茶行及安化、新化两县九乡百姓捐资修建而成。今在桥亭内外存有彼时记载这一壮举的碑刻。碑刻主要记叙了修桥的原因、经过、主修、协修和捐赠者的姓名和募捐的款额,非常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

洞市老街----走过岁月,走过洞市老街

麻溪是资水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大熊山北麓,全长40公里。千百年来,古老的麻溪静静地流淌着,孕育了两岸厚重的人文历史。洞市,就坐落在蜿蜒曲折的麻溪河边,位于安化县东南部,距益阳城区约120公里。

从洞市溯麻溪南行,地势渐行渐高,两岸青山连绵起伏,一直融进远处的云天里,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泼墨山水画。

从某种意义来说,洞市像一位英雄的老人,在经历了青春流逝、悲欢离合、动乱与变革之后,依然悠闲地在向你问候,每一个笑容都因为亲切而令人感动。

洞市曾经是通往邵阳(原宝庆)、新化、溆浦的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据说,在以前的湖南地图上可以没有“安化”、“东坪”的标记,但一定会有“洞市”的地名。兴盛时期的洞市曾经商贾云集,绵延几里的青石板街巷商号林立,麻溪河的竹排蜿蜒数里。

洞市的老人举止朴实,讲起茶马古道,言语却娓娓动人。

岁月让古镇改变了模样,当年的鼎沸人场虽早已沉寂,但徜徉在残存的老街古巷中,仍能感受她那浓浓的古韵。黑里透黄的木板屋,被岁月打磨得坑坑洼洼的青石板街面,街口矗立的建于清同治年间的贺家祠堂……这一切,都会撩起人们对蹉跎岁月的喟叹唏嘘。在老街深处,一家老字号商铺招牌——“德胜隆粮油”的字迹依稀可辨。今天商铺已改作居家,但里面一米多高的大木柜台、靠墙放着的木制“称杆架”装有大秤,隐约透露出往日的兴盛。

在洞市附近的人文景观,还有深山宝刹钟灵寺、清代民居陈五芝花屋和经常成为影视拍摄地的贺氏宗祠。

电话:0737-7818888 传真:0737-4227666

景区:0737-6971926 酒店:0737-6975980

投诉:0737-6973429 咨询:0737-6021826

景区计调:15873729395

长沙驻外办:18975120590

常德驻外办:13875002800

益阳驻外办:15116767321

官方交流群:103337549 80303348

地址: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江南镇高城村落

邮编:413514

 

主办单位:益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