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兴义人

发布时间:2015-12-28 15:38:18

  猫猫洞蕴藏的文化遗存和科学研究价值都出乎意料,出土的骨器、角器,制作别致,个别类型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今天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设有“古代中国陈列”,其中的第一章“远古时期”,就有两柜展品出自兴义猫猫洞,一件是“鹿角铲”,一组为“尖状器”。其说明牌注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万~1万年),1975年贵州兴义猫猫洞出土。

  据古生物科普资料和相关考古资料记载,兴义这一区域在两亿四千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是不折不扣的泽国。那些贵州龙、海百合,以及鱼类的化石告诉人们,兴义从那时候起就有了生命的起源。可是人类的起源是在什么时候?其中有哪些实物可以证明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代大儒刘禹锡的这一名句,仿佛就是为兴义量身而写的。特别是闻名遐迩的万峰林,以及马岭河峡谷两岸的丘峰溶岩地貌之中,一座座喀斯特孤峰从平坝子里拔地而起,相对高度多数仅在几十米至两百米之间。或密集、或零散的山峰,历经数百万年风雨侵蚀,迎来送往数之不尽的大地精灵,甚至记录下远古人类的蹒跚步履。

  时光倒流,时针指向1974年。这一年的10月,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专家曹泽田先生来到兴义,经过调查及实地走访,将目光锁定兴义市顶效镇西南约1公里处的猫猫山。

  猫猫山就是一座小巧峻秀的喀斯特孤峰,东侧山腰两个溶洞并排等高,使得整座山峰就如一只匍匐着并睁开一双大眼的猫,形态极其逼真。猫猫山因之得名,其上的溶洞,也就被乡民们称之为猫猫洞了。

  猫猫洞洞口朝向东北,洞高3米,洞口宽4米有余,洞前一块台地,两侧为水田坝子,后倚山清水秀的木栊大寨,洞前是顶效河,猫猫洞高出顶效河水面约45米。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食物,人类需要抵抗外来的伤害,人类也一直在寻找能够遮风避雨、能够采光、干爽通风的舒适居所。遥想千万年前,这里有林有水,就有取之不尽的食物;有坡有洞,就是防御猛兽、遮风避雨之所。对于极度依赖自然条件、以穴居为主要生活方式的远古人类而言,自然是理想的聚居场所。

  据长期从事文物发掘与保护工作的退休老同志李志恩介绍,1975年10月,他就陪同省考古工作组的专家对猫猫洞进行试掘,有了重大发现后,在11月进行正式发掘。在那次发掘中,出土人类化石7件,打制石器4000多件,其中可供研究的石器有1211件。同时,还出土了10多种动物的化石。特别是发掘出土的人类化石,有下颌骨、有股骨,经专家研究,它们都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化石,非常有价值。特别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现人类化石的地点非常少,在全国范围内,猫猫洞可以算是首屈一指的。因此,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把人类化石命名为“兴义人”。1982年,猫猫洞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发掘工作的进行,在厚2.5米的完整堆积层中,又发现了珍贵的人类化石、石制品、骨器、角制品等器物,此外还发现一些动物化石和人类的用火遗迹。

  猫猫洞蕴藏的文化遗存和科学研究价值都出乎意料,出土的骨器、角器,制作别致,个别类型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今天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设有“古代中国陈列”,其中的第一章“远古时期”,就有两柜展品出自兴义猫猫洞,一件是“鹿角铲”,一组为“尖状器”。其说明牌注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万~1万年),1975年贵州兴义猫猫洞出土。

  更为重要的是,猫猫洞出土的7件珍贵的人类化石,其中一件下颌骨与北京山顶洞人101号下颌骨极为相似。出土的人类化石,股骨较粗壮,骨壁厚,髓腔小,与晚期“智人”化石相似,大致与山顶洞人、河套人、下草湾人接近,因此,被命名为“兴义人”。猫猫洞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代表了一种区域性的文化特征,根据其文化表现的特殊性,被定为“兴义猫猫洞文化类型”。兴义,从此享有古老人类文明的殊荣。

  发掘出这么多珍贵的石器与化石标本,在古人类科学研究界就如一夜之间,出现了璀璨而又耀眼的星星,大家都兴奋起来,纷纷前往兴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探访猫猫洞。

  自被发现之日起,兴义猫猫洞就引起了古人类学研究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1980年,中国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人类画集》称:“在一个遗址内出土人类化石之多,石器材料之丰富,骨器数量之大,制作之精致,在华南旧石器时代晚期是首屈一指的,在全国也十分突出。”

  著名考古学家张森水先生通过研究,在其《贵州的新发现及其对我国旧石器考古学的意义》一文中指出:台湾省的“长滨文化”与猫猫洞文化类型有密切联系。《贵阳师院学报》1983年第三期载其文章称:“虽然我们还不能说猫猫洞文化类型是长滨文化的直系祖先,但至少可以说,猫猫洞文化类型为寻找台湾省远古文化之源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在兴义这个地方,除了猫猫洞这一古人类文化遗址而外,还有一处鲜为人知的类似于猫猫洞古人类文化类型的洞穴,那就是位于兴义市丰都街道办龙塘村境内的张口洞,其出土的器物,无论是打制方式,还是精美程度,都不输于猫猫洞。

  1985年4月,贵州省博物馆考古专家蔡回阳、王新金等一行,在兴义市文物工作者李志恩、刘嘉坤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兴义市桔山镇丰都村。根据当地村民提供的线索,了解到村旁有座营盘山,满布灌木丛的山腰有个“张口洞”。根据村民介绍的情况,结合营盘山处于宽广坝子边沿,山下有溪流穿越坝子等自然条件,经验丰富的蔡回阳、王新金判断,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合古人类生存。于是,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两位专家及兴义市的李志恩、刘嘉坤等人穿过灌木藤蔓,在没有路的岩壁之上艰难攀爬,终于进到张口洞中。

  张口洞位于营盘山南侧山腰,洞呈岩厦形式,洞口高约6米,宽12米,洞内面积100余平方米,就象一张张大的嘴。洞与山下的平坝,相对落差约20米。整体环境与顶效猫猫洞颇为相似。

  通过对张口洞洞内的地表搜索,蔡回阳、王新金两位专家惊喜地发现了古人类文化的遗迹现象。继顶效猫猫洞遗址之后,兴义市境内又一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张口洞遗址”被发现。

  李志恩介绍,在张口洞遗址原来的“文化层”上,如今依然保存着一些石器。当年发掘的时候,他们只发掘一半,另一半20平方米的地方,则有意识地保护下来。1985年4月的一天,他与刘嘉坤和省博物馆的王新金、蔡回阳等老师一路寻访,当走到桔山镇丰都村的时候,已到了下午时分,正当大家有些失望开始懈怠的时候,就听到村民说山脚有个洞。于是,所有的人都兴奋起来,加快脚步,赶到山脚,当天就采集到很多的打制石器。特别是有一件尖状器,即使到了现在,那也是很精美的。

  次年,贵州省博物馆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李炎贤带队,对张口洞遗址进行考古试掘。试掘工作中,张口洞残存厚度3米多的堆积物从下至上可分为12层,并且,各层都含有文化遗物。获石制品1000多件,骨角器20余件,包括骨锥、骨铲和角铲等。同时,发现了灰堆、炭屑、烧石、烧骨等用火遗迹。还采集到火候较低的红色、灰色夹砂陶片数块,饰绳纹、方格纹和刻画纹。发现的动物遗迹有龟、鸟、竹鼠、豪猪、猕猴、大熊猫等10多种。

  通过对张口洞遗址发现的碎骨样品进行专业的年代测定,其结果为:表层距今8000年左右,底层距今11000年以上。据1986年第一期《人类学报》载文:“……其打片和修理技术,大致与猫猫洞文化性质相类似。其文化时代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地质时代属更新世的后一阶段,距今约12000年左右。”

  如今的猫猫山,已经被城镇的喧嚣所掩映;张口洞也隐藏在满坡的灌藤杂草间。只有沿着那若有若无几近消失的曾经的山道攀爬,到了洞口,才能体会到远古人类在雷雨交加之时绻缩于洞穴之中的恐慌;阳光明媚之时暖晒于洞前台地之上的惬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万年之前,那暖晒于洞前台地之上,正在打制石器的古人可否知道,一个人类主宰的世界即将在他们对石头的打砸里延续。

罗 松  特约记者 高 雪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