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晏金国
交乐全貌
位于南、北盘江腹地,地处兴仁、兴义、安龙、普安四县(市)交界处的雨樟镇交乐村,至少在东汉时期便不是偏居一隅的静默地方。放眼望去,交乐周围土地平旷、大道阡陌纵横、小山环拥、地下地面水源富足,足以发展成为政治、经济、文化重镇。
1975年至1987年,陆续清理发掘交乐汉墓19座,出土铜车马、摇钱树、连枝灯、铜俑、壶、洗、釜、镜、钵、碗、钱币、漆耳杯、盘、匜、案、盒、陶瓮、罐、井、灶、屋、俑、田园模型、鎏金铁剑、刀、金手镯、银指环以及印章、饰器等在内的金、银、铜、铁、陶、玉、漆木、琥珀质文物共四百余件,一级文物有铜车马、抚琴俑、连枝灯等。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巴郡守丞”鎏金铜印。交乐汉墓是贵州省一处考察汉代军事、政治、农耕、文化的重要处所,交乐汉墓大批精美文物是当时经济繁荣、文化先进的标志,是研究汉代黔西南州历史文化面貌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不可低估的考古价值。因为汉代厚葬成风,才让后人通过考古发现一睹了东汉边疆人们的生活面貌。
交乐汉墓时限约为东汉和帝(公元89~105年)前后,晚至桓帝(公元147~167年)、灵帝(公元168~189年)时期。远在公元前135年,西汉武帝便派遣唐蒙率人出使夜郎,将郡县制推行到“西南夷”的贵州。直至东汉时期,贵州地域文明方与中原文明实现同轨。交乐汉墓的发掘成果,说明东汉时的交乐已是驿道相通、车水马龙、农业发达、设官置守的地方。铜车马为了解汉代交通、车制、典章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交乐汉墓出土了精美文物铜车马、抚琴陶俑、陶质水塘稻田模型。交乐汉墓出土的铜车马,是贵州省出土的车马中最大的一套。车马均为青铜铸造,马通高116厘米,长85厘米。马系分段铸造后组装套合而成,分头、耳、颈、身、腿等共11个部件,尾不存。铜马体形雄健,肌肉饱满,昂首挺胸,怒目奋鬃,两耳竖立,张口露齿作嘶鸣状。其体态造型夸张合度,动感强烈,形象逼真。抚琴俑高34厘米,为空心立塑。左肩及头巾略残,俑双膝并拢跪坐于地。头戴平头巾帻,凤眼蚕眉,隆鼻大嘴,唇留短须,嘴角微翘,面露微笑作倾听状;身穿宽袖长袍,内衣为圆领衫。上身向右面前倾,身前双膝上置一古琴,琴长35厘米,琴身左斜一端着地,另一端放于右膝上边。两手袍袖上卷绾于肘上,右臂内弯,左臂前伸,用手掌、小指、无名指及中指触琴面,食指、拇指指面相对,正在拨动琴弦,俑面带微笑,似正沉迷于幽雅的琴声韵律之中。水塘稻田模型共2件,泥质灰陶,一圆一方。圆形者口径47厘米,底径43厘米,高5.5厘米,形似一浅底圆盘。盘中以泥条平分为二,一半为稻田,平分为6小块,每块中刻画禾苗,田与田之间有缺口,水可调节;另一半为水塘,与田有一涵洞相通,塘中塑有荷叶、莲蓬、田螺、鲤鱼、草鱼、菱角等水生动植物。另一件为长方形,四角略圆,长72厘米,宽56厘米,高4厘米。模型中一边为水塘,塘堤上设水闸,闸外水渠较宽,渠两边为水田,田内刻画层层波纹,似耕作后待种。渠中塑有鱼儿、田螺、青蛙。
东汉时期黔西南地属牂牁郡,郡治在且兰(今贵州贵定县东)。牂牁郡领16县,分别为:且兰、毋敛、鄨县、平夷、夜郎、谈稿、谈指、漏卧、漏江、同并、毋单、甸町、宛温、镡封、进乘、西随。查看中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谈指县标注于晴隆一带,结合当代地图考察,结合考古发现,古交乐疑为东汉时期的谈指县地。
出土文物还原了一幅真实的历史图景。作为边疆重镇的交乐,棋盘形城邑布局井然有序,城内房屋鳞次栉比,矿产开采、铜铁冶炼、制陶制铜、交通商贸、家畜家禽养殖等已较为发达。城外开河,院内掏井。普通人家用柴灶生火做饭,烧水或煮食物时火上放三脚架和焦斗,使用陶罐、陶壶、陶瓮、陶盆。官宦或大户人家乘车马,有专门厨房,使用铜釜、铜甑蒸饭,仆人用案端来食物摆放桌上,用提梁壶、樽盛酒,铜耳杯饮酒,梳洗使用铜洗、铜镜,交易使用铜钱。深宅大院的院门高耸,门上钉有铺首,居室布置有陶器、摇钱树、铜瓶等装饰物,照明采用梁上悬挂的提梁灯、地上摆放的连枝灯。衣着为宽袍大袖,使用带钩。少数民族服装为“左衽”衣。“衽”指衣襟。“左衽”衣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武官或有身份的人佩剑而行,官宦或富家人员佩戴银手镯、银指环、琥珀等装饰品。为驱鬼镇邪,特殊节庆,还举行傩仪活动。王姓富翁死了,亲人为了他冥府中也能享受富贵,还特意陪葬了一枚“巨王千万”印章。
普通人家喂养畜类、禽类。当时家养的畜类主要有马、牛、羊、猪、狗,既有圈养,也有放牧。马、牛多用于生产、运输和战争,一般很少食用,多食用猪、羊、狗、家禽、禽蛋等,也通过渔猎活动获取食物。家畜宰杀方式特别,杀牛以椎击毙,杀猪以棒打死,杀狗以刀宰杀,杀羊以刀刺杀。
相对于郡(太)守官印来说,郡丞的印章出土稀少。汉代郡有丞,用以辅佐郡守,故《通典》说:“郡丞,秦置之以佐守,汉因而不改。”《汉旧仪》载:“边郡置长史一人,治兵马;丞一人,治民;当兵行,长史领。”边郡丞和长史并置。建武(东汉光武帝年号)十四年(38年),“罢边郡太守丞,长史领丞职。”说明边郡以前有丞也有长史,而后只有长史。而《百官志》称:“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说的就是东汉的情况。秦以右巴国、蜀国之地分置巴、蜀二郡,汉袭秦制,仍有巴郡领有其地,此时的巴郡辖境较宽,巴郡守丞印所指巴郡应是未削弱前的巴郡,“其地东连鱼腹(重庆奉节),西至僰道(四川宜宾),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大部在今重庆市。辖境相当于今四川旺苍、西充、永川、綦江以东地区。
由出土的“巴郡守丞印”可知,墓主为巴郡守丞,远调至交乐驻守,直至安葬至此,反映了交乐是一处行政和经济重地,因此受到中央王朝重视。是印为鎏金铜印,印面正方形,白文篆书“巴郡守丞”,右左循读。麒麟钮,印身中空,子母印,四壁阴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像。按《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卷十九:“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军马,秩皆六百石……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之记载,墓主为巴郡太守僚属,秩禄为六百石,与新任县令平级。交乐隶牂牁郡,与巴郡相隔万里之遥,巴郡官吏葬于此,且为夫妇合葬墓,应是死后归葬所致。因汉代官吏归葬,其生前所用官印按规定可以陪葬,故才能在墓葬中见到这枚鎏金铜印。
交乐汉墓及附近文化特征类似的万屯汉墓,出现于夜郎灭国后100年左右。从历史的延续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存在酝酿阶段的规律,可以推测,远至夜郎时期,交乐便得到了重视和建设。
目光由黔西南的交乐转到黔西北赫章可乐。“交乐”与“可乐”,除字音相近外,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呢?“交乐”与“可乐”皆为彝语,“可乐”即彝语柯洛、柯倮,是“中心”的意思,“交乐”意思也应相近。彝族文献称“可乐大城啊,军营广如云层,士兵多如羊群”。“交乐”想必在夜郎时期,也同“可乐”一样为边境重镇,一个在黔西北,一个在黔西南。
在今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可乐乡,自1961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发现并试掘汉墓至今,先后进行过9次发掘,共发掘古墓396座,出土文物24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0余件。2000年9月至10月,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在可乐发掘夜郎墓葬108座,出土文物547件。此次发掘,被评为2000至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誉为“贵州考古发掘的圣地、夜郎青铜文化的殷墟”。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公布可乐遗址(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乐”与“交乐”两地应当存在某种关联,“可乐”大概是“交乐”夜郎时期的发展状貌。两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也许存在差别。差别也许很大,也许很小。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