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地州情况

尼勒克89所农牧民夜校燃起“希望之光”

发布时间:2018-02-26 16:35:07

    为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争取凝聚人心的基础工程,切实激发贫困村民脱贫摘帽内生动力,去年开春以来,在尼勒克县委的号召下,全县68个驻村工作队在13个乡镇场89个村(居)开办农牧民夜校,大力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引导各族群众增强感恩意识。

    夜读党史、夜访民情、夜谈民生、夜办民事……热闹的夜校场景,从十九大精神宣讲到党史党性教育,从技能培训到法律知识普及,每一次都很热闹。如今,不只在吐鲁克买里村,尼勒克县13个乡镇场89个村(居)全部开办了农牧民夜校。

    与此同时,尼勒克县通过邀请第一书记、农技人员、党校教师、草根宣讲员、致富能人等作为夜校教师,结合开展“七包联一负责”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周”活动,定期听取村(居)党员干部、群众、宗教人士、“三老四类”人员、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意见建议,目前,共梳理群众反映意见建议600余条,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政策落实、干部作风等热点问题,宣传富民惠农政策、民族宗教政策,通过教育提高群众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把便民服务延伸到8小时之外。目前,已帮助群众办理民政、低保、社保、合作医疗、粮食直补、农资补助等各类手续20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百余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96件。

    尼勒克县自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17年是该县精准扶贫攻坚年,也是该县摘掉31年贫困县帽子的重要时间节点。“船上的人”不努力,“岸上的人”累断腰也不行。脱贫攻坚征程中,必须培养一支懂政策、知感恩、会技术、守法规、讲文明的新型农民。于是,农牧民夜校应运而生。

    三年前,胡吉尔台乡阿克塔斯村43岁的马学明还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自精准脱贫启动后,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柏油马路通村达户,家家吃上了自来水,这让马学明开始坐不住了。去年初,他在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搞起了大棚种植。“来上夜校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学习,把大棚种得更好。”马学明说。

    木合买提?依明是尼勒克镇多??布津村的养殖大户,以前“凭感觉”干,虽有收益,但效果不佳。听了夜校农技专家的讲课后,他信心满满,决定扩大规模,再贷款引进30头良种牛。

    距离县城近100公里的种蜂场蜂业队是一个典型的特色产业村,过去一到冬天,村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窝”在家里打打牌看看电视,如今,这一切开始发生变化。据种蜂场蜂业队访惠聚工作队长、县水利局干部王海东介绍,以前村里开会来的人很少,现在只要夜校一开课,村民都踊跃参加。自夜校开课以来,村里有30多人在这里学到了种养技术,尝到了甜头。

    如何让农牧民夜校持续“红火”?尼勒克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侯陶表示:一要采取“点菜+配菜”模式,丰富课堂内容,为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环境治理、乡风文明建设服务;二要创新学习形式,用微信群、短视频、知识竞赛等方式,不断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热情。三是综合运用庭院教学、实地操作、互动教学等方式,把夜校办到农户庭院、田间地头,把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力争把农牧民夜校建设成“党员党性教育的基地、宣传党的政策的阵地、致富能力提升的平台、群众感恩教育的学校”。

    农牧民夜校不仅满足了广大基层群众求知、求富、求乐的需求,更激活了大家精准脱贫的“内驱力”,为精准脱贫攻坚树立了信心、点亮了希望。截至去年底,尼勒克县共开办农牧民夜校89所,开展农牧民夜校培训5459班次33.98万人次,开展感党恩、民族团结、“去极端化”、法制宣传教育活动4879场次61.69万人次,协助发放各项惠民资金3178万元,有力营造了全民感党恩的浓厚氛围,农牧民夜校已逐渐成为当地基层干部群众间心贴心、手牵手的平台。

作者: 张伟民 来源: 新华网

友情链接:新疆政府网 | 天山网 | 自治区文旅厅 |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最后一公里 | 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 | 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