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到底有多美?让光阴绣娘和岁月织女告诉你!

发布时间:2018-05-18 14:00:00

    摘要:走进望谟,就是走进布依族文化之源! 光阴绣娘、岁月织女 在望谟,处处可见光阴绣娘和岁月织女! 这块不为人知的热土,保存着全国布依族最多的绣娘和织女,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几十上百个绣娘和织女。在苗寨瑶家, ...

 

    走进望谟,就是走进布依族文化之源!  

 

    光阴绣娘、岁月织女

    在望谟,处处可见光阴绣娘和岁月织女! 

 

    这块不为人知的热土,保存着全国布依族最多的绣娘和织女,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几十上百个绣娘和织女。在苗寨瑶家,也是如此! 

    望谟绣娘和织女绣出来的不仅仅是服饰、艺术,更是光阴!那一针一线,绣的是布依人、苗家、瑶人过往的经历种种,丝丝入扣,是望谟人的恬淡生活。 

 

    望谟人踏实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守着纺车绣布让针线如流水淌过手上,是光阴一次次回眸! 

    苗家蜡染、瑶家织布、布依刺绣以及根雕、木艺、王母香品、竹篾、面塑、泥塑、剪纸——来望谟的闲暇时光随便找一个村寨停下脚步,一边听着轻快的民族古歌,一边搜寻民间艺人为你呈现的记忆碎片,梦幻般的锦绣民风带来如初吻般的回忆,才是您梦寐以求的……? 

 

    每个人生活的细微处都会“珍藏”或多或少的缺口,来到望谟,面对多姿多彩的民族工艺和技艺,你能做的是静静地看着绣针,和绣娘织女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好像在缝补你心灵的创伤和不易,不紧不慢地在你心里“绣”出一朵盛开的花! 

    十指不断、手艺不止 

    望谟的民族手工艺人,用匠心传承民族的血脉!是民族村落最后的守候!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必定镌刻在民族文化的无字碑上…… 

 

    望谟的民族手工艺人,将平民的光芒发挥到极致!他她们执着地坚持祖祖辈辈传承的技艺。在望谟村村寨寨,在街边有拉线糖的大妈,在房前有织网编竹的老伯,在门口有蒸剪粉的大姐,有树下捏泥的姨娘…… 

    在现在许多布依寨是钢筋水泥的楼房,布依人不会说布依话、不会唱布依歌、不会做布依活的今天,望谟把那些已经远去的记忆又拉近了,民族文化在红水河的岁月流淌中被打捞起来! 

 

    簸箕、筛子、提篮、席子、挎篮、谷篓——篾匠的手指头和指甲都变了形,而就是这么一双手,做出来的就是一件件绝美的艺术品。 

    塑艺人的脸上堆满微笑,手指一起一落,黄泥和米团开始新的生命,普普通通的泥巴和米团随着“弹奏”变出小鸟、菜果、家禽、走兽——取自农田的黄泥和大米需要艺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靠一捏一股一递一包一压,艺人看到世间万物,就此跃然手上。 

 

    酒匠采摘自家的粮食、寻找自家的水源,只为了能酿出能醉倒一生的酒,浓烈醇香…… 

    可能,只有在望谟才能完整地品尝甜蜜的食物,线糖、丝糖、麻糖、酥糖、片糖——糖匠手中,糖的颜色在不断变化,糖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糖的滋味更在不断变化,回味中蕴含着民族糖艺人的智慧,承载着望谟人的美好记忆。 

 

    还有豆腐坊、粉店、木雕、石刻、剪纸、蜡染…… 

    望谟民族手工艺的多情多姿,她的细腻柔美,她的手工艺传承,怕是今后再也见不到与这相似的天人合一美景! 

    圣境佳茗、紫鹃吐芳 

    在望谟县郊纳、乐旺的古驿道上,布依人因茶而交融在一起,演绎一段树叶的故事至今。 

 

    作为原生态的高山天然茗品,望谟布依寨的古茶有着它的“天生丽质”和独特魅力。茶山的自然奇观、神秘的制茶工艺、古驿道以及茶与人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在布依寨上演。 

    布依族人一年四季不熄的火塘边,总是少不了古茶的身影。他们把茶看成是生命的一部分来保护,他们视茶为祖先的恩赐,灵魂的盛宴,上天的赐予。 

 

    望谟的古茶山均位于1100多米之上,年平均温度18度,云雾常年缭绕,日照少。形成高山茶吐蕊时间长、茶花艳红、叶片紫红的独特生长规律,且山珍果树多,茶香基因好。在这特殊的原生态环境下成长八步古茶、铁炉紫鹃、王母铁红等高山珍茶,茶质特别优,茶品远胜过普通的山水茶。 

    品味郊纳古茶,只见佳茗的韵色,同它的“铁红”、“紫鹃”传奇故事一样韵致。看茶叶入杯,沸水冲下,其茶叶舒展,形如圆眼马眉,茶香浓久,闻之扑鼻;茶色紫红,鲜明透亮;茶味甘醇,清滑入喉,醒心凉爽。 

 

    茶是古茶香,水是山溪甜,清泉泡香茗,这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茶山的布依人的天堂生活。至于到如今,铁炉一个小山村,竟有80岁以上高龄老人16位,八步村王吴氏更以114岁高龄,领衔黔西南长寿之星“桂冠”,还有寨里的6对双胞胎等等奇观,这其中是否与古茶有着某种关联,不得而知,但是在村中与长寿老人的采访中,个个始终手不离茶碗、口不停茶汁确实事实。 

 

    望谟古茶,迎着山风,与翠山为伴;饮着山泉,与万物共存! 

    圣境古茶,高山吐芳!阵阵茶香,知路何方。 

    “黔香出山、顽石生灵 

    望谟,黔香的故乡! “王母香”这一贵州珍木香料系列出名于明清,但是直到最近几年在山崩地裂散去,才为世人所重新发现。“王母香”结香于樟木、野橄榄、崖柏、楠木等珍木,由于树干被真菌侵入寄生,发生变化,经多年沉积形成的香脂,由此不仅成为非常名贵的木料,亦是工艺品最上乘的原材料。用香木雕刻的手串、摆件、雕件,会随着把玩时间而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香气会时而淡雅,时而妖娆,变化多端,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可醒脑怡神,起到怡情和保健的功效。 

 

    “王母香”,散发的是纯天然的宜人香料。是上天的恩赐,每一块都来之不易。而望谟的民族根雕传承者,正在通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手串、根雕、摆件、笔架、烟嘴、香包、挂饰等等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望谟县木雕根艺历史悠久,主要利用望谟山林区盛产的各种阔叶树、乔灌木,本地沉香木、花梨木等为根料,顺应自然形态,通过艺术构思和雕刻技艺的完美结合,创造出具有天然形质美和人工雕艺美的艺术作品,是一种奇巧结合、天人合一的造型艺术。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石。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望谟观赏石的魅力从古至今从未消退。在南北盘江、红水河畔—贵州望谟,玩石之人数不胜数,观石不仅丰富了望谟的文化,更是盘活了一方的资源与经济。 

 

    望谟的观赏石都是经过数万年的冲刷而形成的。目前,望谟县境内的奇石主要有王母玉石、盘江石和胆石。王母玉石,以色取胜,质硬,有黑、白、绿、红、草花等原色。盘江石,主要以形取胜,质软,在河流中经过很长时间的冲刷形成各种美轮美奂的佳作,一旦采集到不需要后期加工,与其自然美而让人心怡。大观胆石,分为含金属矿物质、不含矿物质两类、夹层胆石、颗粒胆石(又名石花生)。目前望谟县初步形成玉石的保护、开发、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周边许多玉石爱好者不断前来以石会友,甚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奇石爱好者都慕名而来。 

    望谟民族根雕和石艺,奇巧结合,天人同构。 

    山水餐桌、品味美食 

    汤是山泉水熬的! 

    肉禽是吃中草药长大的! 

    菜是现从地里摘来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望谟的好山好水,孕育出的是最优质的山野菜、最鲜嫩的河鲜、最清香的水果、最香甜的米酒、最回味的禽肉,有幸尝到,则是味蕾的福分!保证原汁原味的纯天然风味是望谟美食的最大特点。 

    望谟,从来与神秘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扯。或许是因为望谟地方偏远、丛林复杂,这就是一片充满原生态气息、富有野性美的广袤土地。当望谟被授予“贵州省民族美食文化之乡”时,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而当这些朋友来到望谟,走在山水间,品尝餐桌边生长的食物时,才恍然大悟! 

 

    众所周知,望谟的原始生态保存得很完好,很多动植物都保留着古老的基因,甚至很多当地人身上都保持这种古老而坚韧的基因,那就是生性。从望谟走出来的布依人都带有这种明显的特点,他们古朴踏实、沉着坚韧,永远保持一种乐观的向上的精神。 

    在最大程度上保持食材本质特色,是望谟原生态美食的“魂”!看着潺潺山溪流水,感受清凉的山风吹拂,一边摸着狗狗,一边看着鸭子与鸡争食,还可以慵懒地坐在江边、溪边垂钓,怎一番田园美景了得?到吃饭时间还可以享受最地道、土生土长的美味,这似乎是梦里的场景,只要动动身子从家里走出来,到“布依圣境”望谟去就行了。 

 

    望谟的绿色可能依赖了望谟大地血脉的巍巍大山,绿幽幽的座座群山的空气,是清新的、湿润的。而更魅力的,是生活在望谟的人们在树风水韵的日夜陪伴下,一出门便可以听见青山歌唱,绿水长鸣。这里的人能歌善舞,有着布依族原始的古歌和说唱艺术传承。 

    望谟人就生活在充满生机的绿色里,因此,这里的人幸福生活着,这里的花草树木便蒸蒸日上,这里的民族文化亦多彩灿烂! 

 

    这就是布依族民族文化之源——望谟!(张帆) 

来自:兴义之窗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