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台交流

特写:一次跨越海峡的“生命种子”速递

发布时间:2019-01-21 11:33:13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0日电(记者孙少雄 张啸诚)18日深夜,一辆救护车飞驰在乌鲁木齐市街头。车上,一袋当天凌晨从台湾采集、运出,刚刚落地新疆的“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正被送往自治区人民医院,随后将立即进行捐赠,回输进一名白血病患者体内。

  1月19日0点25分,救护车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门口,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主任杨国梁(左一)手提装有造血干细胞的箱子,走下救护车。新华社记者 孙少雄 摄

  这是自1997年台湾地区首次向大陆捐赠造血干细胞以来,宝岛同胞对新疆白血病患者的首例捐赠。

  救护车争分夺秒,窗外的霓虹、飘雪随之在眼前晃作一团。为避免低温和路途颠簸加大对医用箱内造血干细胞的损耗,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主任杨国梁小心翼翼地捧着箱子,并脱下羽绒服轻盖其上。

  杨国梁是此次行动的全程护送人员,从花莲到台北,经北京至乌鲁木齐,无论在高铁、飞机还是汽车上,七十多岁的他始终端坐,箱不离手。“跨越海峡,帮助践行两岸生命接力,这是我的使命。”

  2018年7月,42岁的新疆籍患者张某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被诊断出急性髓系白血病。

  1月19日0点35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主任杨国梁(右)与当地医生交接捐赠的造血干细胞。新华社记者 孙少雄 摄

  主治医师郎涛介绍,常规的化疗只能控制病情,且短期内病情极易复发,治疗的最佳方案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新疆的相关技术走在全国前列,移植双方的造血干细胞在配型中有一半吻合便可进行手术。

  然而经过比对,在患者亲属及中华骨髓库250多万人份的库容中,并未找到与患者细胞适合的配型,移植前提不成立。

  院方将目光投向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在对方积极配合下,很快发现一名与患者造血干细胞配型吻合度高达90%的台湾年轻男性,并于去年10月底确定其为捐赠者。

  2019年1月19日0点25分,救护车停稳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门口。从杨国梁手中接过造血干细胞并确定细胞状态稳定、品质优良后,郎涛长松一口气,“虽然后期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份跨越万水千山的爱心接力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1月19日凌晨1点21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病房内,主治医师郎涛(左一)检查患者张某(右一)的心律。此时,来自台湾的造血干细胞正回输进患者体内。新华社记者 孙少雄 摄

  封闭的无菌病房内,造血干细胞血袋像一枚醒目的旗帜,悬挂在挂杆高处,绛红色的液体顺流而下,缓缓流入患者体内,此时时间为1点21分,从供者体内取出到进入患者体内,全程未超过24小时,这是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最佳时间。

  经过前期10天大剂量的化疗预处理,患者张某面显疲惫,但口罩上方的眉眼却毫无意外地弯成新月状,凝视着头顶的血袋。

  “她是在盼新生。”患者的哥哥张国权透过探视窗,激动地向妹妹比划着关切,在得到回应后激动落泪,回想起这半年多,一家人常为妹妹病情未来发展的变数而无助,甚至感到恐慌,“现在不怕了,医院、台湾骨髓中心、捐献者、搭建生命快车道的两岸有关部门……大家众志成城,妹妹她不是一个人。”

  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关爱军说,此次捐献也是新疆白血病患者首次在本地接受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相关工作领域的里程碑和新起点,我院将与台湾方面继续深化医疗合作,为更多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拓宽供髓来源。

  19日上午,医院举办座谈会,相关医护人员和病患家属正式向杨国梁及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表达感谢。

  “在非血缘关系的人群中,找到与移植相关抗原几乎完全吻合的造血干细胞,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我们是何其幸运。”患者家属集体表示,介于国际造血干细胞捐赠坚持的“双盲原则”,未来他们见不到宝岛那位“血”缘相连的捐赠者,“但积极投身公益,回馈两岸社会,这是必然的”。

来源: 新华网
友情链接:新疆政府网 | 天山网 | 自治区文旅厅 |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最后一公里 | 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 | 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