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黔西南那些诗意栖息的乡村庭院

发布时间:2020-07-14 11:50:12

雨补鲁花海 桂 松 摄

徐大国家庭院

农家后院

庭院内小池塘 桂 松 摄

院子里的三角梅 桂 松 摄

大成农家客栈

见山民宿 桂 松 摄

张明礼家庭院

    编 者 按

    近年来,黔西南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庭院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各地乡村蓬勃发展。

    本期全媒周刊小编带大家走进黔西南部分乡村,看当地村民是如何布置自家的农家小院,如何通过生态乡村游致富,让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焕然一新。

    鱼龙村:

    初夏时节,漫步在兴义市万峰林街道的鱼龙村,高矮花木万紫千红,空气中散发着芬芳气息,沿着村路前行,透过农户低矮的围墙,一眼望向庭院,通透敞亮,院中景色一览无遗,此番景色,你很难与昔日破旧杂乱的民房、低矮简陋的牲畜圈舍联系起来。

    以旧青砖为主的低矮围墙,通过墙面镂空、上嵌文物展格,以老石板、旧瓦片、老石磨等作为点缀,以“打补丁”的形式,将怀旧物件与搭配的铝合金栏杆等现代元素有机结合,营造出全新的集古朴与时尚于一体的敞开式景墙。览山望水,村庄与山峰、稻田交相辉映,活生生的一幅美丽的农村风景画。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已成为鱼龙村不少农村小院的标配,“颜值爆表”的庭院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其中,徐大国家的后院格外引人注目,顺着院内的小路走,可以观赏到池鱼、假山和花鸟,院子虽不大,主人却精心构建了虚实相伴的景致。“建造一座美丽庭院的想法由来已久,过去的后院一直被荒废着,随着滨河步道的建成,我试着自己设计,现在整个院子大变样,以后还会不断完善。”徐大国说。

    院内干净整齐、草木繁盛,主人将废弃的石磨收集起来,组成了别致的大象造型,作为一种装饰,也是农耕文化的展现。待到花开时节,各种花儿争奇斗艳,满园花香四溢,一家人坐在一起欢声笑语,聊天饮茶,享受天伦,过着诗情画意的生活。

    往村子深处走,是鱼龙村正积极打造的“盆景一条街”,在美化亮化村容村貌的同时,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还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

    盆景观赏价值高,对环境生态质量又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发展盆景有利于搞活经济,增加收入。话说:“养花是银罐子,做盆景是金罐子。”指的就是做盆景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贺尔刚的父亲贺芝华,是村里有名的盆景种植“高手”。从小就对盆景感兴趣,后来研究盆景种植培育,30多年来积累了不少经验,他家是当地盆景种植最早的一家,种植规模高达8亩,共有1000多盆,在村里起到了带头作用。“村子里跟着父亲学技术的有18户人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6亩,800多盆,田成刚家规模小一点,有2亩,200多盆,种得少的也有100多盆。”贺尔刚说。

    田成刚是贺芝华学师队伍中的一员,他以前是泥水工,2016年开始跟着贺师傅学习盆景养护管理,庭院小道两侧,房屋前后摆满了盆景,远观近看,错落有致,千姿百态。“盆景种植不仅美化、绿化庭院,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如今他家的盆景事业也是如火如荼,前几天刚出售了一车盆景,价值45万左右。

    目前,村里的盆景主要通过微信平台销往浙江、广东、福建、等地,“我的微信群有上百个,平时把盆景拍下来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有兴趣的客户会主动联系,大多数都是老客户介绍新客户。”贺尔刚说,现在他家的潜在客户已有2000多位,老客户有100多位。

    另外,贺尔刚和村里几户人家为了方便资源整合和盆景素材的购买,在今年3月份完善了相关手续,各自成立了合作社。

    “将来,我们还要成立属于村集体的合作社,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点,为本地盆景外销搭建平台,探索不同形式的宣传方式,扩大盆景销售渠道。”鱼龙村村主任郑继良说,鱼龙村将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如庭院整治、绿化亮化、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等项目,让村庄靓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如今,鱼龙村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摆着几盆盆景,透过栅栏看小院,已然别有洞天,树桩盆景映入眼帘,有的盘根错节,亭亭如知盖;有的悬崖倒挂,凌空欲飞;有的枝展叶舒,婀娜多姿;有的花团锦簇,红艳欲流……

    乡愁集市: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走在万峰林街道乡愁集市,群山环抱、空气清新。集市里房屋均用土夯砖建造,干净整洁的院落,不同品种的花卉争奇斗艳,散发着清香,两侧绿意浓浓的树木让这些农家小院生机盎然。

    青石铺路、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引人驻足。踏着石子路,沿着青瓦白墙徒步而行,改造过的老屋拙朴大气,废旧坛子填上土变身别致花坛,满满的多肉,像胖嘟嘟的小熊掌,可爱极了。

    屋旁的瓜果蔬菜青翠欲滴,道路旁的田地里金灿灿的菜花盛开着,一条水渠绕田向远处蜿蜒,一阵风吹来,周围的花草随风摇摆,淡淡的幽香扑鼻而来。

    被雏菊环抱的农家小院令人如痴如醉。门前的桃树上结出粉嘟嘟的桃儿,散发着沁人的香气,让人沉浸在这恬静的氛围中。

    农家小院依托乡愁集市发展绿色生态、田园风光、多彩民风、旅游扶贫为一体的旅游文化项目。为游客提供合理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服务,满足游客对乡村游的想象和需求。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却也丰富多彩,暖意浓浓。

    万峰林“乡愁集市”作为我省首个打造的乡愁集市项目,分为生态湿地、小河水车、乡村集市、本心堂、八音坐唱区。涵盖了个性民宿、餐饮小吃、文创产品及手工体验。以“庭院经济”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做喜欢吃的食物,晒晒太阳散散步,如今的乡愁集市,留得住乡愁,留得住游客。

    下纳灰村

    近年来,乡村游似乎成为了一种新时尚,每逢节假日,许多人从喧嚣的城市逃离到郊区农村,一边欣赏着风光如画的田园景色,一边享受着美味的农家小吃,悠闲自在。

    五月,不燥的天。在万峰林处,簇聚盛开的三角梅姹紫嫣红,沿着花路我们向下纳灰村走去……

    都说去万峰林,寻求那里的淳朴与宁静,却也少不了“农家乐”民俗风情的氛围。到农村做农家活,看农家景,吃农家饭,无疑将成为市民的一种新风潮。

    下纳灰村,一个不大的村落,乡间景点古朴神韵,让人流连忘返。村里有百年榕树、有小桥流水,桥边是梁大成和王玉琴夫妻俩经营的“大成农家客栈”。青砖黛瓦,溪水环绕,清洁整齐的农舍院落,王玉琴正跟员工择着菜,不时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悠闲恬淡的农家生活映入眼前。

    “最近疫情得到稳定,我们刚复工不久,我想着夏天是旅游旺季,慢慢的游客多了,到时候就有得忙喽。”虽然近段时间游客不多,但王玉琴依然将房子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时刻准备迎接客人。

    其实,王玉琴夫妻俩经营农家乐已经10年了。2010年,万峰林街道在保留村民原有房屋、原有风格的基础上,突出农村特色,统一旧房改造,将村里几十户人家打造成“农家乐”模式。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

    “原本我们在城里就是开餐馆的,政策一出,我们立马回村发展。”王玉琴笑呵呵的说。凭着一身的好厨艺,夫妻俩把农家乐办得有声有色。每个礼拜至少要接待二三十人左右,生意算得上红火。“年收入大概有二、三十万吧。”丈夫梁大成在一旁盘算道。

    2018年,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村里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梁大成作为合作社一员,参与了开发生态观光农业项目。“这两年开发了种植、采摘农作物体验活动,市里几家中、小学的学生都来我家种大米、割稻子呢!”梁大成介绍道,体验场所就在他家院子旁的农田里。通过这样的务农采摘旅游,能让游客真正享受“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休闲乐趣……

    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梁大成还是跟村里农户们商量一起投资了几百万,在村里承包了七、八百亩农田,计划打造桃梅李果样样有的“金果林”。近期正是枇杷成熟时,他说:“希望游客在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水果。”

    不仅如此,为带动周边村民自主增收,从“金果林”的管理到农家乐的服务人员都是周边村民。“有事的时候他们就来帮忙做工,闲暇时可以回家干别的活。”梁大成说,村民由此尝到了甜头。

    如今,在万峰林这样的农舍院落已经增长到200多家,想要在其中脱颖而出,创新意识要超前。梁大成说,下一步,打算多多宣传,推介村里的旅游特色。研究、挖掘、突出特色,突出做好原生态农家乐旅游的“农”字特色,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作者:记 者 李 颖 权 利 实习记者 姚廷婷 唐蓉

来源:黔西南日报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