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教育拔穷根。教育保障是脱贫攻坚的主要保障之一,而学生资助又是教育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是全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是兴义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胡林工作的目标。
胡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从脱贫攻坚工作开始,他在工作岗位尽心尽力,认真把关,确保每一名困难学生都能入学,用行动诠释一个党员的真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同等的教育。
放水到田 精准资助
2016年8月中旬,兴义市敬南镇拢岸村沙锅泥组精准扶贫户文忠友,带着女儿文良凤到兴义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顺利地办好了相关手续,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得到落实,压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当天,父女俩来到助学贷款办理大厅的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咨询点,这是兴义市教育局资助中心为方便大学生了解教育资助政策而专门设立的。父女俩领取学生教育资助宣传单并认真阅读后,又到学生资助中心主任胡林的办公室,进一步咨询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有关政策并详细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胡林耐心的为他们办理有关手续。
文忠友是兴义市敬南镇拢岸村沙锅泥组精准扶贫户,家里共5人,文忠友农闲时节就近打点临工,既照顾家里又可增加些收入。但前些年感觉头经常无故的疼,没力气和精神,无法胜任重体力活,只能在家务农。妻子张华美,身上多处长有囊肿,每年需花费几千余元医药费。长子在广东务工,大女就读南京邮电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小女就读贵阳电子工业学校。两个在读大学生,因病因学,收入单一,让这个住在喀斯特深山区的贫困家庭压力很大。
“国家助学金,贫困家庭学费生活费补助,让我们感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爱心,一家人更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更有了克服困难的规划和行动。”文忠友说。
“现在,全家人心怀感恩,各尽其力。我和妻子务农,收获玉米、油菜等农产品4000余公斤,养猪4头,计划年底可收入8000余元”。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文良凤坚持读书期间做兼职,利用假期打零工,每月有1000元左右收入,在学校努力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学校的表彰。
2018年8月,家住兴义市白碗窑镇大雨堵村扯甲二组的建档立卡户杨明洪在胡林的帮助下,顺利办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并得到圆梦计划的资助,9月份顺利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
……
这些是胡林工作中的一个个平凡故事,也是他日常工作的缩影。每天,他总是为了教育保障学生资助工作在不停地忙碌。
如今,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阶段,如何更好地发挥教育扶贫的重要作用,落实好各项教育资助政策,是胡林多年来工作努力的目标。
近年来,胡林带领学生资助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州市关于教育扶贫的各项政策,下功夫、聚合力,落实惠民政策,实现教育扶贫“精准滴灌,落地开花”的良好局面,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实现“放水到田,精准资助”。
健全体系 不漏一人
目前,兴义市已建立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和大学阶段一整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其中,每个阶段的资助政策都在向贫困户就学子女倾斜,确保不让建档立卡户家庭的孩子因贫失学。
在实际的工作推进中,胡林严格执行中央、省和州市关于学生资助补助的各项政策,并结合实际,实施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的免补政策和考入大学经济困难学生其它资助政策。同时,组织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学校在严格执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资助金额和资助对象进行扩面,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
2018年,来自兴义市鲁布格镇中寨村云贡山组的低保户家庭学生刘书建考上长春工程学院。他家虽家境贫困,但对5000余元的学费、住宿费却一点儿也不担心。原来,高考还未开始,助学贷款相关政策和详细资料就已经发放到他家里,他根据老师和村干部的指导,获得最大限额8000元的助学贷款,并得到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润雨计划1000元的新生入学资助。
“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是胡林工作的奋斗目标,教育保障学生资助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2016年至今,共下达学生资助资金39332余万元,518197名(人次)贫困学生享受资助政策,这些资金的下达保障每一位贫困学生顺利入学,真正做到贫困学生“应助尽助”不漏一人。
应贷尽贷 圆学子梦
在2016年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肖鹏被兴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录取,这个读完中职读大专的贫寒子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端起“金饭碗”。
“是12000元助学贷款圆了我的梦。”谈起考入社保局的事,家住敬南镇的肖鹏充满感激。父亲过早离世,留下年迈的爷爷、母亲和肖鹏兄弟。为了照顾家里,初中毕业后,懂事的肖鹏选择了就读职中,希望能尽早就业,帮助家里减轻负担。
职中毕业后,肖鹏申请12000元助学贷款,继续在黔西南职院就读,并实现成才梦。
肖鹏的圆梦只是全市受助学生的一个典型和缩影……
2016年以来,全市共有17786人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为11808余万元,保障每一位贫困学生顺利入学,确保贫困学生“应贷尽贷”,让不少寒门学子走上工作岗位,成就梦想。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难点是贷后管理,每年年底是已经毕业的贷款学生还款的日子,也是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最头痛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总有一些走出校门的学生无法如期还款,面临造成不良信誉记录的危险。而此时,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胡林同志总是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出点子、解难题。
李同学毕业三年了,工作一直不稳定,还款前夕正好失业,在交了房租后身上只有1000元的存款,但是当年需要偿还的助学贷款本息是2400多元,陷入困境的李同学做好逾期的准备,打算等以后攒够钱了再还。胡林在了解情况后,马上借1400多元给她还清本年度的本息,还语重心长地劝解李同学:度过这个难关后下一年要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做好长远打算。
正是有胡林主任的无私帮助和关爱,从开始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至今,兴义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累计回收24915笔合同,累计加收贷款金额为11171余万元,确保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精准回收,学生资助管理水平一直位于全省第一。
倾注心血 真情帮扶
2019年8月12日晚上23点,胡林手机突然响起,一看电话是帮扶对象潘叶飞从浙江打的,接电话后,才知道潘叶飞次子潘永德没有回家,由于潘叶飞远在浙江务工,家中只有年迈母亲,唯一能想到办法的就是请胡老师帮忙找潘永德。
胡林挂断电话后,立即开车赶到木贾派出所,请木贾派出所同志调监控,查询潘永德的活动轨迹,第二天中午11点30分才通过木贾商贸城物管处监控室找到潘永德,并将潘永德送到家中。同时,电话告知在浙江务工的潘叶飞,潘叶飞接到电话后非常感谢,感谢胡老师用了通宵时间找到儿子。
“有您的帮扶,能安心的在外务工,我一定努力工作,力争为社会多做贡献,早日奔小康。”潘叶飞在电话那头哽咽的对胡主任表达谢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胡林在2016年被省教育厅和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表彰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被省教育厅评为贵州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个人获赞誉的同时,在胡林的带领下,兴义市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在2016年2月被省教育厅和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表彰为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10月被省教育厅和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表彰为优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8年2月被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授予“推荐学习单位”;2018年4月被省教育厅表彰为学生资助工作表现突出单位;2018年5月被省教育厅和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表彰为优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特约记者 罗 振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