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工人在贞丰县余记粽粑生产车间晾粽
工人将打包好的粽子上车,发往全国各地
岩鱼村黄生辉正在田间插秧
贞丰县胖四娘食品加工厂生产车间,工人搬运刚出锅的熟粽子
工人在洗粽子叶
“现在忙,算上晚上加班的话,一天能包1500个粽子,一天收入也将近300块,一个月包(粽子)下来工资也有好几千。”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在贞丰县轻工业园区贵州胖四娘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舀米、包裹、稻草捆扎,杨温娴熟地包着粽子。
这几天,在贞丰县各粽子加工厂,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完成包粽、煮粽、晾粽、装包、真空包装、灭菌、装箱打包等工序后,将粽子装车发货,发往全国各地。
2016年10月,中国饭店协会授予贞丰县“中国糯食之乡”称号。2017年,贞丰县委、县政府将糯食产业作为贞丰“一县一业”来发展,“小糯米”成为扶贫“大产业”,以此助力贞丰县决战脱贫攻坚。
一
一
“目前工厂里有工人60人,贫困户占三分之一,我们从4月初就开始大量接订单了,今年的整个销售比往年要来得早些,到目前为止已经接了150万个订单,现在都在陆续地发货。”胖四娘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俊说。
贵州胖四娘食品有限公司是目前贵州最大的特色米制品加工企业。
周俊介绍,贞丰粽子主打“灰粽”,生产可追溯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产品沿用祖传独家配方加上布依族传统制作工艺制作,是贞丰民族风味食品中的一绝,“胖四娘”牌粽子以色、香、味著名,糯而不腻、营养丰富,产品远销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北京、上海、浙江,还销往香港等地。
无糯不宴,无糯不欢。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低山丘陵过度地带的贞丰县,县内居住着汉、布依、苗、回、仡佬、壮、瑶、黎族等25个民族,在传承千年的布依古歌、八音古乐、“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六”等布依族苗族传统节日庆典活动,都有糯食作为重要元素参与其中。
“布依灰粽的原材料,围绕我们当地农户生产的原材料进行采购,糯米有专门的区域为我们种植,我们是订单式收购,包括粽叶、板栗这些香料都有老百姓和贫困户为我们栽种。”周俊说,同时,粽子销售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样,在贞丰县另一家灰粽生产公司“贵州省余记食品有限公司”粽子生产车间,工人们也在加班加点的生产。
“我们从五月份开始接订单线上线下都在接,今年的订单量,比去年都增加几倍,因为我们的生产车间有限,所以有些订单不能接,去年销售10多万个,今年大概能销售20万个。”贵州省余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学燕介绍,该公司目前有18个固定工人,贫困户居多。
毛阿干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勤快,上班一年半的他,现在成了车间主任,每月的工作主要是核查、验收货物质量。
“一开始来当普工,工资2000块钱,老板看我勤快,让我搞管理,一个月工资3500元,加班的话工资更高一些,端午节快到了,订单多,工作忙,每个环节我都要去看,要保证质量好,这个事情我们不能马虎。”毛阿干说。
而在包粽车间工作的贞丰县连环乡巧岩村的村民罗大英,到余记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了6年时间,不仅在县城买了房,现在工作稳定,每月工资最少都有了4000元。
“我来这上班有五六年,平时一个月4000元左右,旺季的时候得6000元,来做了几年工攒下点钱买房子在县城,将就小孩读书,一家人都搬到城里住。”罗大英说。
二
二
贞丰糯米搭上电商发展快车。端午临近,在位于贞丰县珉谷街道大碑社区的电商馆内,10多名工人正面对着电脑核实着数据,统计着每天的订单、销售额。
“现在马上到端午,粽子单量我们是从五月开始的,到月底线上有大概1万多单,线下采购由于政府的消费扶贫同比去年有所增长,增长的幅度比较大,感谢政府部门对消费扶贫的大力支持,预计端午期间从我们电商馆能销售出20万个粽子,产值差不多200万元。”贞丰电商馆负责人时涛说。
贞丰电商馆采取“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由贞丰一品县域运营中心运营管理,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和创业培训,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提升、行业引领、产业链优化等工作,促进电子商务产业的凝聚和贞丰县域品牌提升。
“目前已入驻12家贞丰本地电商企业,主要负责县内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线上销售形式将本地农特产品外销。”时涛介绍,今年1-5月底,从电商馆销售的糯食产品销售额达到了900多万元,线上仅灰粽订单已达1683单。
时涛说到,在过去,由于产量小,品种单一,贞丰县很多从事糯食经营的商家也都处于“小作坊”状态,规模效益并未形成。
“2016年8月,贞丰县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随后两个月,贞丰县又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糯食之乡’称号。”时涛介绍,贞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做大做强这两块金字招牌,用好这两块牌子,贞丰的各种农特产品很快因品质优良获得网友青睐,一时风靡网络。“在贵州大数据发展机遇下,农村电商开始迅速发展,基本实现贞丰83个村全覆盖。”
时涛表示,近年来,贞丰县着力打造“贞丰一品”县域品牌,搭载电商发展快车,持续壮大糯食全产业链发展,黔货出山之路越走越宽。
据介绍,“贞丰一品”中的“贞”,是“贞丰”的“贞”,也代表着“真正”的“真”,“一品”则代表着“独特”和“唯一”,这不仅表达了贞丰县对“原汁原味”的坚持,更寄托了贞丰县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待。
三
三
贞丰将糯食产业作为农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从源头建设糯食标准化种植、生产、加工基地,打通糯稻种植、糯米加工、草灰制作、板栗种植、有机黑猪养殖等糯食发展的全产业链条。
“我们岩鱼米名声在外,种植的糯米就可以卖给粽子厂。”贞丰县永丰街道岩鱼村村民黄生辉说,前几日村里田间地头处处一派农忙景象,村民们开始了新一年的水稻种植,或耕田施肥或移栽秧苗。
糯食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糯稻,在贞丰种植历史已有700多年,尤其是在“省级民族旅游村寨”岩鱼布依古寨,因该村特有的地下水源、无污染的肥沃土质、适宜的温暖光照等天然条件,以及传统、绿色的农法种植,岩鱼糯稻口感极佳,成为贞丰糯食产品用米的不二选择。“岩鱼糯米获第十四届中国粽子文化节全国粽子(糕团)技艺大赛指定用米优质奖,生产的大米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黄生辉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糯食相关产业已种植12.29万亩,生猪出栏9.59万头,肉牛出栏1.16万头,鸡出栏92.11万羽。
发展产业的同时,贞丰县委、县政府积极对外推广贞丰糯食。每年端午节期间,还到北京等地开展“糯食粽动员 贞品进京城”推介会,开拓市场。
“贞丰县现有糯食生产企业、小作坊90余家,其中获得SC(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粽子、糯食生产企业仅有7家。”贞丰县糯食产业部门负责人介绍,2019年,贞丰县糯食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
小糯食,实现大扶贫。3年时间,贞丰县规划实现“贞糯”连锁加盟餐饮门店向全国推广,达到“百城千店”的目标,让“糯食”成为助力贞丰脱贫攻坚的一大推手。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记者 肖 雄 通讯员 杨英贵
主办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