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绝技产生在吉林市。吉林市古称船厂,当年那里就四通八答,水有水路,陆有陆路,旅店业也十分发达。旅店都是吃住一条龙,前屋吃饭,后屋住宿,大院里存车拴马,也叫客栈,一律是大院套。其中一家老板姓胡名宝,店号叫大德店。
大德店生意十分兴隆,每到八月节时,院子里早早晚晚车马不断。车老板子都是急性人,一坐下就嚷嚷:“上酒上菜,要快!。”大德店里上菜师傅就一个,一会儿烙饼,一会儿调火、炒菜,忙得汗流浃背,还是赶不上趟。
这天一伙老板子要十张大饼,灶上师傅擀完饼,放在擀面杖上正要往锅里放,就听后屋掌柜的胡宝喊:“糊了!糊了!谁的行李糊了?”原来,从早到晚烧火烤肉,烧得一铺大炕滚烫滚烫。行李被烙大劲了,糊了。
灶上师傅听到此话,顺手就把擀面杖和饼递给了烧火的小三子。这小三子那年也就十二、三岁,在大德店当个小打,大师傅让干啥就干啥。他接过饼,一动也不动的就端着。眼瞅着这饼在擀面杖上一点点往下垂,越来越长。小三子看到锅反正也热了,就放进去。饼刚翻了个,师傅就回来了,问“饼呢?”他往锅里一瞧,大吃一惊。
原来在锅里烙着的这张饼,又薄又软,又圆又匀。上到桌上,就见老板子们把土豆丝和炒鸡蛋倒在饼上一卷,大口一咬,皮薄菜多,连连叫香。从此,大德店的薄饼卷菜就出了名。
后来,小三子离开了大德店,自己开了个饼店,收个徒弟叫孙立荣。孙立荣把薄饼大加发展,他制作一张饼,在案子上只擀三下,往锅里一放,拿出来又薄又匀,放在书上能读出下面的字,真是绝透了,故称三杖饼。前来买三杖饼的人,说说唠唠,排着长队,从早到晚不断。直到太阳西沉,天一点点黑下来,庙里的和尚撞响了晚钟,才能逐渐寂静下来。
从那时起,三杖饼的绝技一直流传至今。(杨雨亭)
吉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