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耀华(1849~1925),原名江明恒,弱冠后取字耀华并以字行世;徽州歙县芳坑人。他出生于茶商世家,自小就聪明伶俐;同治二年(1863),年仅15岁时,父母不幸先后逝世,以致家族生意被迫停顿,只能靠变卖田园、抵押家产度日。然年少的江耀华凭借着精明、能干与自幼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商界教育,毅然走上了经商之路。
江耀华的经商之路,是以在一家茶号里当佣工为起点的;当时茶号内茶工人领取茶叶上板拣择,拣择完毕后交茶入库都要过秤,江耀华就是专司过秤的秤手。他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受到老板的称赞,忙碌之余又热心学习书算,苦练经商基本功,所以很快就升任为账房先生。当了几年管账,积攒了一些资本后,他遂离开茶号自立经商。起初他在苏州拙政园附近开了个小茶铺,零售徽州茶;不久即时来运转。据传,身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一日微服路过此店,江耀华察知是总督来到,忙殷勤接待,甚博李的欢心;于是在李鸿章的介绍下,江耀华与上海谦顺安茶栈老板唐尧卿拉上了关系。而为了开拓业务,唐尧卿也正需与徽州茶商建立密切的联系;因此,唐尧卿便把江耀华待为上宾并利用他替谦顺安茶栈在茶商中拉生意。江耀华对徽州茶商的情况比较熟悉,不仅成了谦顺安茶栈向茶商发放贷款事务的经办人,自然也成了茶商中的显要人物。而江耀华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并先后开办了多个茶号。当时徽州的茶号是随茶叶采摘收购而设的临时性商业机构,名称和地址并不固定,江耀华使用过的茶号招牌也是如此;先后有同治年间的“永盛怡记”、“张鼎盛”,光绪时期的“德裕隆”、“谦顺昌”、“谦恒泰”,宣统时期的“合兴祥”、“泰兴祥”以及民国初年的“德声和”、“启源”、“裕丰祥”等;为了便于茶叶收购、加工和外运,他的这些茶号大多设在茶叶集散中心的屯溪。
江耀华的茶号规模颇大,人员多时达数百余人,不仅有管号、茶司、司账、庄称、看拣、管锅、打印、保夫、押帮等长期雇员,而且有拣茶、焙茶、风掇等大批临时工;而且是收购、加工、运销的一条龙业务。江耀华的茶号收购网点遍布徽州各地,根据光绪二十八年的记载,这一年的收购庄点就有24处;而各年收购数量不同,多则20余万斤,少亦不下数万斤。在收购茶叶时,江耀华处处留神严格把关,在茶叶的形、色、香、味等方面,有一项不合格都不收购,因而他收购的茶叶一般都能达到价廉物美的要求。他也特别关心茶叶加工,曾撰写《做茶节略》一册,对茶叶加工的每一道工序要领都作了详细说明,并指出各种错误做法及其危害,以提醒茶工防止和纠正;同时对生产管理也作了许多规定。可以说这是一本茶叶加工技术或生产人员的岗位手册,它为茶号的茶叶质量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技术保证。
江耀华除撰写《做茶节略》外,还撰写有《买茶节略》、《行情节略》、《勤写免问》、《洋庄茶总誊清册》、《产业增添册》等;这些宝贵的徽商文化遗产,不仅是反映徽商途程观念、贸易活动的最直接的见证,也是徽州茶商在生产、技术与管理方面的真实记录。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作者:郑 毅(黄山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