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是国粹,是中华民族在与兽斗与人斗的长期生活搏斗中,逐步形成的。汉代以来叫“武艺”,到清代改称“武术”,民国时称“国术”,解放后统称“武术”。
武术体育化特点,是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适应人类健身强体的需要而逐步系统化、规范化、系列化、专门化的。由于中国武术技巧的全面性,技击的全能性,技法的多样性,使“中国功夫”随着中国崛起而成为世界上几十亿人口共同关注的内容。五大洲四大洋都在卷入“中国功夫”中。北京2008奥运会,不作为正式项目但首次列入表演内容。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界已“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而文化如此厚实、如此灿烂的徽州,武术事业也必定更加兴盛。当下之急,是挖掘整理有关历史资料。我也曾和市武术学校舒云泽校长及世强秘书长等人一起去绩溪、祁门、屯溪等处走访武术界传人,一方面组织传授、传承、传业、办班,一方面要组建组织,确定队伍,了解传人,弘扬传统。努力做点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因为,这也是徽州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补充与丰富。
徽州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与徽州的特殊环境有关。经商、考官是徽州人努力谋求的两条重要生活出路。当然,不是“只是”,而是“条条道路通北京”,“大路通天,各走一边”。徽州也有武状元,如程灵洗的后裔程鸣凤就是一个代表。还有更多的武举人。随着徽商的发展,像山西太谷祁县一样,大批富商,也聘用了大批拳师“护航”,甚至直接掌管“镖局”。到过内蒙古与张家口的人都了解晋商的镖局。而山西祁县的心意拳,太谷的形意拳最后形成了两大拳宗。徽商,首先到达的杭嘉湖及扬州两淮,也都可见到武术高强的徽州人,伴随徽商一起发展起来,起到护卫作用。在徽州本地也有一批人,持之以恒地从事武术活动,一个绩溪老乡,长年在上海滩担当保安工作,还能二指禅。前两年,走了。我才急于组织人下去调查徽州武术界现状。从中了解到:像祁门的王新华创立了适应徽州环境且具有徽州特色的“方式太极”;还有绩溪的“板凳花”,徽州广泛流行的柴挑、担柱,都有自己的特色。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太极创立人有四家:有明代说,如陈派;有清代说,如杨派;河北和派,是清末更晚。时间最早还是徽州的南朝篁墩程灵洗与唐代歙县的许宣平。他们创立太极拳之说,就更成老祖宗了。而武当派拳宗张三丰也死在齐云山。少林拳,特别是少林棒法,也是因程灵洗的后裔整理成套路而得到传扬的。中国拳法的集大成者,则是徽人兵部尚书胡宗宪领导下的戚继光完成的。可见徽州武术的影响,其源更远,其流更长,影响更大。而与徽商一样,都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徽州武术注意品行修养,注重德行,不夸耀、不声张,更不逞威。这方面,更值得认真研究、挖掘。
徽州武术历史悠久,而且很有特色,一般有四个特点:一、练武为了防身,因此招数突出后发制人。徽州人从山区走出去考官,尤其是经商,在动荡的社会中,为保自身安全的需要,都练几手,以防万一;二、因基于防身,一般不带武器。徽州人大多数不是讲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以宋代形成的棍棒手法为基础而形成的以“扁担”、“担柱”为主,练就防身本领。身上的粗布“腰带”,也是外人根本不注意的徽州人制胜的武器。只要爆发力强,沾水之后,很具威力。历史上有生动的例证:三个徽商走街串巷卖布,五个强人持刀劫布,规劝无效,领头徽商将布疋摔进路边水塘,强力拽回,打倒两人。强人傻了,见其他两人,已手持扁担、担柱,一看气势不好,只好乖乖逃跑了。徽州民间还练出一种特殊的可又常备不懈的手段,比如以家用长凳为武器,打击入室打劫强人,形成了颇有名气的“板凳花”。绩溪的陈仲圣与我们见面时,还耍了几手,动作熟练气势逼人。三、低打高。习武中,有强人从岭上冲下来的特点,先防冲击力,避强而击弱,避实而击虚,四两拨千斤。徽州人个子一般比较小,因此,还有小个子打大个子的特殊手法。四、强身健体。这个越来越成为习武练艺的主体追求与习武目的。徽州人在日常生活中,有系列练武多种方法,如抛石锁,举秤砣,双手攀竹竿,空中走竹林;耍钢叉,举头旗(注一),舞“担柱”,柴挑刺(注二)等等。这些,过去在民间相当普及。徽州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许多特殊性,生活使然,形成了一种有特色的徽州武术体系。
徽州武术有本源性、地域性、民间性的个性,是中华传统武术精华之一。愿徽州武术在徽州文化中占有她应该占有的地位,产生应有的影响,在全民健体中,在发展旅游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徽州武术界任重道远。
注一:徽州多种庙会中如送汪公大帝等,都有大旗手。一根完整长毛竹,单手、双手举起前行。平时练,用时举。旗约两层楼高,非一般臂力所及。这个旗手,往往是村里著名的习武高手。
注二:挑柴火用的挑竿。用时以尖穿柴火上肩。特点是两头尖,可两面向敌。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黄山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