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区 戴新彪 戴红莲
(四)、两地的古建筑
皖南古民居是我国七大民居类型之一,与其它民居类型相比较,拥有自己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民居密集众多。整个皖南不下万处,古村、古镇随处可见,古民居相当集中。二是年代相对久远,。其中明代民居相当多,绩溪、歙县、黟县、休宁、泾县居首,有的村镇甚至成片分布。三是特色显著。从村落布局到民居结构,都有自身特色,青山绿水之中的白壁灰瓦马头墙,特别惹人喜爱。四是文物艺术价值高。其建筑学价值之高固然勿庸置疑;其徽派本雕、砖雕、石雕,更是工艺精湛,文化内涵十分丰厚,保存了大量的哲学、美学、宗教、民俗、艺术等历史文化信息。五是由于上述诸多特点,其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十分巨大。
泾县的查济、茂林、章渡等地现仍保存众多古民居。而黄山区的古建筑类型基本与泾县一致。综述两地的建筑,其特点如下:泾县古民居建筑保存最为集中的是查济村,民居、店铺、作坊,紧密相连,依石板路而立,顺溪水而下,错落有致。外形虽然是徽派马头墙,但翘角平射,堂心宽大,显示北方人的心胸,又借鉴了徽州人的建筑特点。桃花潭的翟氏宗祠是翟氏一位将军领衔创建,故高而大,史称占地十亩,在全国占据第一,故被中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称为“中华第一祠”。考古专家称,此祠既参照徽派而建,同时又有吴越文化要素,显示地方特色。茂林的整体建筑气宇非凡,但又秀气,这与历史上出了多名高官,尤其是文官为主有很大关系。云岭,是西北乡古民居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当年新四军军部办公处“种墨园”和叶挺、项英等军部领导人的住处,都是地主庄园、官宦府第,所以都高大宏伟,但他们主要元素还是以徽派为主。黄山区(原太平县)古民居建筑与泾县基本相似,历史上同属一县,文化内涵基本一致。由于与徽州近邻,加之一些村庄姓氏就是从徽州迁入的,所以他们的建筑都是按徽派形式而建。但处于吴越文化区城,尤其是受泾县、青阳和沿江地区影响,同时渗入了这些地方建筑的要素,因此黄山区的古民居上下两层,楼上低矮局促,龙门乡与新明乡(已淹村庄)的古民居有很大部分楼上也高,作住房,像这类民居称为“跑马楼”。
泾、太(黄山区)两地民居与徽州古民居的差异是:徽州古居民,不仅在村落选址上讲究整体协调,而且其村落在居民中的建设中也特别重视整体规划、整体协调。比如呈坎古村、罗氏宗族分前罗族、后罗族,整个村庄建设在宗族祠堂的有效掌控之下,统一规划,井然有序。
徽州古居民根据皖南山区气候潮湿、山区地窄人稠寸土寸金的特点和山区木材充裕价廉的优势,采用砖木结构,木屋架梁都不用铁钉,主要防铁锈蚀。这是越文化的杆栏式结构,这一点,泾、太地区有杆栏式的也有不少地方采用了。徽州山区因地基珍贵,古民居几乎都二、三层楼屋,这一点,泾、太两地极为少见,因为这两地地基(除少数山区外)较为宽裕,只扩大地盘,间数增多,不向高层发展。
徽州建筑的装饰“三雕”(砖雕、木雕、石雕)在泾、太地区较为普遍,功能作用也极为突出。但有明显的差别是:徽州的马头墙有三叠式、四叠式,甚至五叠式,泾、太地区最多的只有三叠式,翘角也是平伸式,徽州翘角仰首式,显示徽州人的一种豪气。而泾、太两地为何只一、二叠式?经考证,原因是这里离长江较近,夏季狂风暴雨常光顾这里,多叠式墙容易被狂风刮倒,为安全起见,一般都不建三叠式以上翘角。但有的地方如祠堂、塔,翘角多层次,弯度大的都有。这些不是学习徽州模式,而是吴越建筑在皖南引用的表现,包括徽州地区和沿江地区。在徽州(包括整个皖南)还没有徽派建筑前,江苏无锡、苏州就有了翘角式建筑。比如:孙吴赤乌年间(238~249年)初建的“慈云寺塔”;西晋咸宁二年(276年)创建的“玄妙观”,是典型的江南道观建筑;六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建筑的“寒山寺”、“保圣寺”、“北寺塔”;唐代咸通二年(861年)建造的“双塔”;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建的“方塔”;元代(1271年)至明嘉庆靖年间(1522年)先后建成的“西园寺”等等。这些建筑的特点是翘角弯曲舒展,重檐复宇,翼角飞雉。楼阁砖木结构,外廊柔和,花纹图案,色彩瑰丽,顶层直刺云霄,整体雄伟庄严。吴越建筑始借于中原建筑形式,后根据苏南地区特点创造了吴越式建筑风格。而徽派建筑吸收吴越精华,结合皖南山区特点创造了徽派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实用、美观,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近几年来,黄山区、泾县大力推行建徽改徽工程取得了实质性效果,推动了旅游发展。这两个县(区)在322省道区域全部实行徽派建筑,对原建其他式祥的实行政府少量补贴,个人投资为主的方式进行改徽。据不完全统计,从泾县至黄山区322省道沿线,建徽改徽的房屋达1000余栋。除黄山市以外,其他市县也推行徽派建筑。如合肥市新建设的磨店一条街,全是古徽建筑。还有芜湖郊区、青阳、南陵、潜山等县等地在建设新农村示范点中,也有乡镇推行了徽派建筑。 (完)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黄山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