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故事

“黄山茅篷”紫云庵

发布时间:2021-09-06 13:41:03

  □ 黄山 戴耕玖

  清乾隆七年(1742年)夏初,黄山慈光寺老住持悟千以简易仪式将方丈之位让于大弟子野云和尚后,匆匆带着当年祥符寺洪涛没顶时唯一幸存的小沙弥,将铺盖搬到了山下的汤泉边。自五年前的那场蛟水冲毁慈光寺下院祥符寺时起,老和尚就一刻也未放弃重建汤泉下院的念头。

  几日前,老和尚听说,有云游僧正谋划在汤泉一带建庵立庙。按理说,偌大的黄山,来个和尚建座庙,多个谈道论法人,该是件好事,但厚道宽容的老和尚悟千却不能不去劝阻云游僧,求其不要在汤泉一带建造庙宇,因为,这关系到慈光寺山场的完整,庙产的流失。

  老和尚记得,前任方丈半隐师傅曾郑重地将一本前朝万历年间的《天都同社规则》交给他。书中明确记载:开山祖师普门进山创建慈光寺时,歙县鲍正元买下莲花庵边的半座桃花峰,休宁丁自宣买下浮溪至汤泉一带的山地,无偿地施舍给了慈光寺。

  让老和尚最为警醒的是《天都同社规则》中的最后那句:这些山场土地是鲍、丁二家施舍,永远归慈光寺,不允许任何人分割侵占或据为己有,如有利己背公者,将被拒之佛门之外,受到严惩。

  老和尚匆忙下山,就是要保住已延续了一百三十多年的寺院的资产;他不能让云游僧侵占寺院的土地、山产;他不能对不起开山的祖师爷普门法师及诸位前辈徽商。

  老和尚知道,汤泉对岸的祥符寺旧址是不能再用了。那里仍是一处长宽高都近二十丈的透着阵阵煞气的巨大的豁口——五年前,暴雨三天,桃花溪中的洪涛夹杂着巨石,将祥符寺地基前的石磅撞塌;寺后桃花峰上水帘洞下来的洪水,就势将整个祥符寺推入桃花溪中,连寺对面的汤泉也因此被土石淤塞。不过,老和尚经过多年寻觅,早已成竹在胸。他看中了汤泉右上方的紫云岩。

  紫云岩形如臂弯:“大臂”隔开了北面的奔腾喧嚣的“人字瀑”;“小臂”则从西面挡住横冲直撞的桃花、白云、朱砂三溪的合流;南面斜坡上的原始森林将三溪之水远远隔开。在这高约二十丈的紫云岩下,有着一块长约二十丈、宽约八丈的半圆形的平地。这就是老和尚千挑万选的新庙址。这里坐北朝南,奇松罗列,翠竹环拥。老和尚在这里用竹篱茅草盖就了半间茅篷,并在半片楠竹上手刻庙名“黄山一茅篷”,意为仿效佛祖,把茅盖头,以简为足,精炼苦修。

  老和尚魅力无穷。他在这里随意搭建的半间茅篷,竟成为温泉一带的地名称谓,而且,一用就是二百多年,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都称这一带为“茅篷”。

  老和尚悟千实现了他下山的心愿:半间茅篷中,既能苦修精炼,又能保全慈光寺庙产。老和尚原在吴江磨豆腐为业,一日觉悟禅机,修成正果。他在茅篷独身静处,“游客至亦略晋接,客过辄忘,莳花而外,终日粗线戒珠而已”,但是,清心寡欲、忠于职守的老和尚悟千的初衷,很快就被一片好心改变了。

  就在他搭好茅篷,劝走云游僧,正在为清理修复被泥土淤塞的汤泉的资金犯愁时,歙县潭渡富商黄廷泗来山秋游。他见悟千犯难,便慨然解囊,助悟千修复了汤泉。安分守己的老和尚事毕,见资金余下不少,便趁着冬闲赴歙县潭渡,登门感谢并归还多余资金。黄廷泗坚辞不受,投资建庙。悟千返山后,将原先的半间茅篷,扩建成一厅三房的瓦房,并将黄廷泗修复汤泉等业绩记录在香案上的《福田广种功德簿》的首页。

  令老和尚始料不及的是,由于紫云庵的兴建兴盛,竟适得其反地造成原为一家的紫云庵与慈光寺分道扬镳,争产抢客,反目成仇——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完善的接待设施,前辈高僧的影响,以及众多徽商的资助,紫云庵到乾隆末年时,就在经济实力上渐渐超过了慈光寺,就已具备了与慈光寺各自为政、分庭抗礼的条件,不过,当时当家做主的是戒严和尚。他在师祖悟千、师傅野云的教诲下,坚持维护两庙一家,和睦相处。

  戒严和尚圆寂后,维系两庙的分支关系、师徒关系便很快淡泊并反目成仇了。有史料载:乾隆末年起,慈光、紫云两庙的僧人,就开始在虎头岩与小补桥分路处强争接客,闹得不可开交,持续了近百年。后来经过中间人多方调解,立碑指路,听客自主,才稍稍平息了争端。但两庙间明争暗斗的状况,直到民国时才得到解决——当时的慈光寺住持脱尘和尚趁时事纷乱,佛事衰微,将紫云庵管理权纳入慈光寺,自己兼任紫云庵方丈,但是,世道已变,沧海桑田。脱尘和尚此举,只是佛教业在黄山的最后的一个小小的回光返照而已——二十多年后的一九五五年,人民政府拆除紫云庵,在其基址上建起一座疗养院。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黄山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