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平 文/摄
歙县北岸廊桥是徽州廊桥的代表作,建于清代中叶,石质,三孔。桥廊有33米长,4.7米宽,5米高,桥面用大石铺成,笔直坦荡。《歙县志》记载:“吴氏宗祠附近北溪河上有廊桥,石拱三洞,廊墙辟葫芦、书卷、叶片、花瓶等多形状漏窗,廊内设佛龛。”
桥廊是砖木结构,由廊桥隔成11间。几十根清一色的廊柱排列成阵,英姿勃勃,整个木结构空灵、潇洒而牢固。从廊内不见瓦顶,但见青砖的仰顶,这青砖仰顶等于天花板,使廊桥炎夏有隔热层,冬日连挤入瓦缝的雪珠也到不了桥内。
桥廊东西两面砖墙封顶,各辟八个桥窗。西墙是八个矩形窗。八窗大小一致,皆以青砖砌就窗框,远观,一派整齐之美;整齐之中又寓参差变化——各窗中砌以龟纹、梅花纹等不同的花格,飘逸出一种灵动之美。东墙是八个风洞窟,其状为花瓶、葫芦、桂叶、满月等,让人在凭窗观景、漫步廊桥时产生种种审美联想。东墙北端第二间匠心地辟一个大敞窗,敞窗外建靠椅;人们可以倚着靠椅沐清风、数游鱼、掬朝霞、揽明月,观四时佳景。这就是徽州楼、台、廊、桥常用的“美人靠”。桥北端门额曰“谦庵旧址”,南端门额为“乡贤里”。
据说,建桥资金是村里吴姓大族捐助的,解放以前桥上的茶水是免费供应的。
“北岸廊桥”1998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