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吉林要闻

告别“磨破嘴、跑断腿”,吉林市民政局开创社会救助便民利民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06-23 15:15:39

  移动端自主申请、远程身份认证、在线公示查询、实时微信客服……近年来,吉林省吉林市民政局聚焦群众烦心事、闹心事、难心事,通过灵活运用微信小程序、企业微信政务版、服务热线等数字工具,探索出一套社会救助经办服务新模式,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向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在提升各项社会救助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为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了极大便利。

  从“磨破嘴”到微信直达

  手机完成社会救助全流程

  家住吉林市船营区南京街道的杨女士因做胆囊手术划伤了胆道,在今年疫情期间多次住院。在生活陷入困难之际,杨女士通过“吉林市社会救助公众服务”小程序上的微信客服咨询了社会救助事宜,街道民政科工作人员则迅速在企业微信接到了杨女士的求助申请。

  与此同时,杨女士医疗支出异常等相关信息也被动态监测预警平台发现,并推送至船营区社会救助事业中心、南京街道低保中心,以及社区网格员。

  在了解到杨女士的家庭情况和现实遭遇后,吉林市民政局高度重视,通过多次沟通协调,在疫情防控期间首先为她办理了临时救助,发放临时救助金1500元,解决杨女士一家燃眉之急。

  其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的家计调查机构迅速以“线上走访”的形式对杨女士进行家计调查,救助系统内完善信息后,实施信息核对等必要手续,以最快速度帮她办理了低保。

  过去,吉林的困难群众想要申请社会救助,需要申请、审核、调查、取证多个环节,流程最长需要60个工作日。现在,所有的材料在“吉林市社会救助公众服务”微信小程序中就能上传提交,用一部手机即可自主完成身份认证、本地和远程授权、声明承诺、进度公示查询等救助申办事项,办结后还可按月自行完成生存认证和实时进行救助金查询,并对申请人提供待遇试算、政策指南、热线电话和人工客服等服务,审核确认周期减少到现在最短3天。

  今年以来,吉林市民政局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逾27000户,开展一次性临时救助近40000人,所有的社会求助信息都是通过微信小程序、企业微信政务版、963961服务热线和动态监测预警平台获得,并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在线完成救助办理。

  五级联动,信息直达

  保障社会救助及时准确

  除此之外,吉林市民政局还依托企业微信政务版,在吉林市城区范围内全面搭建了社会救助信息化服务管理体系。

  目前,吉林市市县乡三级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村(社区)专职人员、承担政府委托专业机构、审计部门等共4000余人可全部通过企业微信政务版联系,利用其构建的全市经办机构服务管理群,实现了市、县、乡、村和困难群众五级联动、信息直达。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困难群众提交的社会救助申请信息。今年以来,吉林市民政局收到的求助信息都是从小程序、企业微信政务版、服务热线和动态监测预警平台等渠道获取。工作人员正在审核困难群众提交的社会救助申请信息。今年以来,吉林市民政局收到的求助信息都是从小程序、企业微信政务版、服务热线和动态监测预警平台等渠道获取。

  吉林市民政局不仅运用企业微信开展线上业务培训,还通过微信客服功能接待各类咨询,回答群众问题、转送求助信息。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微信更在“不见面”的线上业务办理模式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平台每天都会把预警信息推送至具体工作人员的企业微信,便于各级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快速了解、掌握辖区内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社会救助的实效性和精准度得到有力保障。

  借助小程序、企业微信政务版等数字化工具,吉林市民政局将社会救助申办关口前移、触角下延,切实解决了基层经办机构“事多人少”的实际难题,补齐了民政部门“专业化”不足的短板,打通了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及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提效升级。

  据介绍,接下来吉林市民政局将继续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的智慧化建设进程,拓展救助过程中企业微信政务版等数字工具应用场景和功能,建立便捷、高效、通畅的社会救助移动办公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效率,规范社会救助工作管理,拉近各层级工作人员之间以及各层级工作人员与困难群众之间的距离,让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更亲民、更便民、更利民,助力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和智慧救助的目标。(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