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2月21日电(宋菲 李绍楠)由黑龙江出版集团所属黑龙江教育出版社、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跨越国界的大爱——日本遗孤与中国家庭的历史记忆》作品登陆《央视读书精选》节目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的一些专家学者看过本部作品后表示,作品以史为鉴,折射出彰显人性的善良,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作品。
“作品充分突出了出版人的担当,展现了和平外交的特殊功能。”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于逢春认为,这部作品最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朴实精髓之一——恕道,即宽恕之道。恕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心的和平通行证,恕道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来源。于逢春教授说,就电影和电视剧而言,目前国内仅有两三部作品反映中国老百姓如何养育侵略者遗孤,而发表的相关论文只有十几篇。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全国各地也推出许多研究、反映抗战的图书、影视作品,其中不乏一些有价值的作品,但是唯独缺少表现中国人民大善、恕道、以德报怨的作品。
于逢春表示,中国人民在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但中国人民作为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者,善待日本侨民和日本战俘,养育其遗孤,展示人类的光芒。如果我们不能发现先人留下的实实在在的美德,不能客观地传播祖先坚韧不拔、抵抗外来侵略的荣光,却徘徊在横店影视城寻求一些常常不着边际的幻想,实在愧对祖人。这部作品反映出当一个民族的恕道不单单对自己人,而且能宽恕自己的敌人,显现出了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辉,能达到至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笪志刚表示,这部作品用文化的视角去提升在日本的话语权,释放一种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这部作品也是一个宝贵的记忆,50年间有很多遗孤已经去世,健在的养父母已经很少,从这个角度来讲,不能因为时光的逝去,老人的离世,让这段历史被遗忘。
笪志刚说,202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社会各界也举办了各种活动,但是用这种口述史配上中日双语的作品体裁,再加上更重量级的音视频,这是一个独特的尝试。笪志刚称,感情的记忆是有温度的,人道主义光辉超越了国界的大爱。除了感情的记忆感外,这部作品还体现了历史的真实感。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历史回眸中,作品提醒了日本政要正视侵略及给中日两国民众带来的灾难,督促日本不断反省历史和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的中日稳定关系,两国共同塑造“战争不再,唯爱永恒”的和平主题。(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电话:0451-53642022 邮箱:hljstb@126.com
地址: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