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3月24日电(王小军 丁梅)3月24日,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开发区”)与新疆工程学院共建准东现代产业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标志着准东开发区正式吹响了准东“政校企业牵手、产学研融合”大发展的号角。
当天的合作签约仪式上,昌吉州副州长王燕说,准东开发区管委会与新疆工程学院正式签约,共建准东现代产业学院,围绕准东重点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定制化培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深度产学研合作。这既是准东开发区解决突破招人、留人、用人难的短板和瓶颈,结合准东现状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创新举措;也是新疆工程学院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实行动。双方合作产生的能量,将会给准东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注入新的动力,为产业人才培养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要深刻认识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树立正确人才观,以产教融合大发展,推动准东开发区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担当作为。准东开发区要坚定不移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强化校企协同创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走出一条符合准东实际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之路。同时,昌吉州党委、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准东开发区发展产教融合事业,完善相关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实现政、校、企三方的合作共赢,为推动准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昌吉州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型地州提供重要支撑。
昌吉州人大副主任、准东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建彬介绍了准东开发区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和准东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园的投入运行情况。张建彬表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准东开发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呈现出优势资源大开发、基础设施大建设、能源产业大发展的良好态势。伴随准东优势产业不断壮大、经济总量不断攀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已成为产业项目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开发区抢抓机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准东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园于2021年建成投运,为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科技研发、技术攻关等搭建了服务平台。此次准东开发区与新疆工程学院进行产教融合合作签约,共建“准东现代产业学院”,正式吹响了准东“政校企牵手、产学研融合”大发展的号角,这是准东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史无前例、摸着石头过河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壮举,标志着准东职业教育事业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准东开发区将进一步加强与疆内外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探索校企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合作新路,汇聚合作院校和开发区企业资源,共同将准东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园打造成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人才培育的新高地。同时,他还希望以“准东开发区与新疆工程学院准东现代产业学院成立”作为新的契机,构筑更为紧密、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更加积极主动推进各项合作落地生根,培养出更多新型工业化领域的优秀人才。
新疆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玉鸿介绍了近些年新疆工程学院的发展情况。李玉鸿说,准东产业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要对人才的需求日益体现,加快培养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学校、政府和企业三方的共同愿望。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准东现代产业学院应运而生,合作目标就是通过准东现代产业学院建立与准东产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的统一,为准东经济发展培养符合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新疆工程学院作为首批百所应用型试点高校,以加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提高站位,加强沟通,主动服务。在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工作理念中,切实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把产教融合作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结合准东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聚焦煤炭煤电煤化工等主导产业和企业用人需求,支持建设与准东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院系及专业,大力开展以订单班、协议班、委培班为主的多层次学历教育,打造具有准东特色的新型产教深度融合型人才教育体系和继续教育基地,持续稳定地为准东提供教育服务和人才支撑。完善机制,多元合作,拓展广度。积极对接准东开发区和辖区企业,共同努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创新方式,提升内涵,探索深度。主动从人才培养方案、企业管理及生产各环节入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产教融合新模式、新途径。随着推进产教深度不断融合,在有效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的同时,还将有力推动自治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昌吉州政协副主席、准东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任建品在签约仪式上与新疆工程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冯波签定了合作协议,李玉鸿、张建彬、王燕、任建品为准东现代产业学院揭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